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整改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23页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方案一、土方工程1、挖方边坡塌方:现象: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原因:1)开挖顺序不合理;2)地表水、地下水作用;3)边坡顶存在堆重或振动荷载等。预防:1)在斜坡等地段开挖时,制定有效的开挖措施;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3)应避免在开挖好的坡顶上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禁止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2、填方边坡塌方:现象:填方边坡塌陷,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原因:1)边坡坡度过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等未清理干净;3)边坡未按要求回填夯实;4)未做好排水工作。预防: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有关资料按设计规定放坡;2)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3)在边坡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3、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现象:填土受夯打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击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种颤动感觉。原因:1)回填土质差,含水量高2)原状土物理性能变化;预防:1)采用优质土回填,并控制其控制含水量;2)填方区有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3)暂停一段时间回填,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4、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将使填土场地地基在荷载下变形增大,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或导致不均匀下沉。原因: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有垃圾等;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3)填土过厚,夯实遍数不够;4)夯实机具能力不够预防:1)控制土料质量;2)控制土的含水率;3)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夯实机具能量及夯实第2页共23页遍数5、房心回填土下沉:现象: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平垫层面层空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原因:1)填土土料含有有机杂质或大土块等;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夯实;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各类地下坑穴;4)冬期回填土含有冰块。预防:1)选用土质好的土料回填2)回填土前,应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3)根据回填高度,制定有效的回填方案6、场地积水:现象: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洼不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原因:1)回填土未分层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够,致使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无排水沟或场地没有排水坡度;3)测量错误预防:1)土方回填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如分层夯实等)2)场地面积较大时,应考虑排水的问题;3)测量工作必须到位,复核数据。7、边坡超挖:现象: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造成积水,使边坡坡度加大,影响边坡稳定。原因:1)采用了机械开挖,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存在松软土层;3)测量放线错误。预防:1)机械开挖应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2)对松软土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外界车辆的振动;3)加强测量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8、基坑(槽)泡水: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软,承载力降低,地基下沉。原因:1)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表水流入基坑;2)未采取降排水措施,未连续降水预防:1)合理设置排水沟或挡水堤;2)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时,根据水位高度,确定降水方式及设置排水沟;3)施工中保持连续性降水,直至基坑(槽)回填完毕。9、基土扰动: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出现松动、浸泡等现象,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第3页共23页原因:1)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机械或车辆行走造成的扰动;2)地基长时间爆晒、失水;3)冬季地基表层受冻胀;4)被水浸泡。预防:1)开挖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边坡堆重;2)机械开挖时注意开挖顺序;3)做好降水措施。土方工程仍有诸多质量通病,如冲沟、落水洞、边坡滑坡、基坑(槽)开挖遇流砂、填方基底处理不当、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回填土渗透水引起地基下沉、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等。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他们,在施工中才有用可能避免二、基础工程(一)基础降排水1、排水沟的水流入集水井(坑),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原因:1)抽水泵功率不够;2)集水井布置距离大;3)集水井深度和大小不能满足要求。预防:1)根据涌水量选择水泵的型号及数量;2)合理布置井的数量,科学确定井的深度及大小;3)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壁坍塌的措施,并且要有过虑层;4)经常清理井内的淤泥及垃圾。2、地面沉陷过多:现象:在降低地下水的范围内,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临近的建筑物发生沉降,引起不同程度的倾斜、裂缝,甚至断裂、倒塌。原因:1)降水的深度过大,时间过长,扩大了降水的影响范围,加剧了土的压缩与泥沙流失,使地面沉陷增大。2)采用了不同的降水方法,不同的物理作用使地面沉陷。预防:1)降水前,考虑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并在降水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沉降观测;2)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降水方式、设备、深度等;3)尽可能缩短基坑开挖、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三、砌体工程1、砂浆强度不稳定:现象:砂浆强度的波动性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第4页共23页原因:1)计量不准确;2)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的掺量不准确、材质不好;3)砂浆搅拌不匀;4)砂浆试块制作、养护合强度取值不标准,缺乏代表性预防:1)根据材质情况进行试配确定砂浆的配合比;2)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3)严格控制无机掺料的使用;4)砂浆搅拌时,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加料。5)试块制作要规范、标准。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现象:砌筑困难,减弱砂浆与砖的粘结力;灰槽中的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原因:1)沙子过细,水泥量少;2)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杂质等;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4)砂浆存放时间久,使砂浆沉底结硬。预防:1)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塑水泥和中沙拌制砂浆;2)严格控制砂浆中的塑化材料;3)砂浆搅拌后,要尽快使用完毕。3、砖砌体组砌混乱:现象:混水墙面出现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风,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原因:1)操作人员忽视或缺乏基本技能;2)砌筑砖柱需用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的要求打制七分砖灰增加工程量,影响砌筑效率,而且砖损耗量大当操作人员不重视,又缺乏严格检查时,三七砖柱习惯用包心砌筑法预防:1)对操作员进行技能培训考核2)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砖柱的砌筑方式;3)砖缝砂浆要饱满4、清水墙面游丁走缝:现象: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原因:1)砖的尺寸不合格;2)开始砌墙时摆砖错误;3)砌筑时未经常校核。预防:1)选用优质砖;2)根据摆砖,确定合理的组砌方法;3)砌筑时,必须强调丁砖的中线与下层顺转的中线重合。4)校核5、“螺丝”墙现象: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时,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交圈。原因: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在砌同一层砖时,误将负偏差标高当作正偏第5页共23页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杆时,与相邻墙正好差一皮砖,形成“螺丝”墙。预防:1)严格按照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2)在墙体一步架砌完前,应进行抄平弹半米线;3)调整同一墙面标高误差时,可采用提(压)缝的办法;4)根据标高误差,调整灰缝厚度等6、清水墙面勾缝不符合要求:现象:清水墙面勾缝深浅不一致,竖缝不实,十字缝搭接不平,墙缝内残浆未扫净,墙面被砂浆严重污染;脚手眼处堵塞不严、不平,留有永久痕迹(堵孔砖与原墙面色泽不一致);勾缝砂浆开裂、脱落。原因:1)勾缝前未经开缝;2)脚手眼堵塞不严,补缝砂浆补饱满;3)勾缝前对墙面浇水湿润程度不够;4)采取加浆勾缝时,脱灰板接触墙面,造成污染、留下痕迹等。预防:仔细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预防!7、墙体裂缝:现象: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及重载作用下引起的墙体开裂(竖缝、横缝、斜缝等)原因:1)地基不均匀;2)温度变化引起;3)受载过大或局部压强过大;4)施工质量差等。预防:1)加大地基处理力度;2)合理设置沉降缝;3)选择科学的砌筑方法及方式;4)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5)按规定留置伸缩缝;6)根据荷载情况设计墙体厚度;7)对于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7)严格控制施工质量8、砖砌体仍然存在如下通病:1)砖基础轴线偏移;2)砖基础标高偏差;3)砖基础的防潮层失效;4)墙体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5)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6)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7)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腐蚀;8)住宅工程附墙烟道堵塞、窜烟9)楼板伸入墙体长度不足或搁置不平第6页共23页四、砌块砌体工程1、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不良现象: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处出现裂缝,严重时受撞击倒塌原因:1)砼柱、梁、墙未按规定预埋拉接筋,或偏位.规格不符2)砌填充墙时,未将拉接筋调直或未放入灰缝中,影响钢筋的拉接力;3)钢筋砼梁、板与填充墙之间未楔紧,或未填实预防:1)砼结构中按规定要求合理留置墙体拉接筋,并在墙体砌筑时将其凿出调直砌在墙体内。2)砌筑砂浆要饱满,将墙体与砼结构根据有关规定楔紧2、墙片整体性差:现象:墙体沿灰缝产生裂缝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墙片损坏,影响墙片的整体性。原因:1)砌块含水率大;2)砌块砌筑排列混乱砌块强度低,承受剧烈碰撞能力差;3)砌块体大,竖缝砂浆不易饱满;4)随意凿墙破坏墙体整体性;5)大载荷处未用砼填实,造成压碎预防:1)砌筑前绘制砌块排列图;提前湿润砌块;2)砌筑时采用同样干密度及强度的砌块3)灰缝横平竖直;4)不得随意凿墙五、钢筋混凝土工程(一)模板工程1、轴线位移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原因:1)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模板支撑不牢固,加固不到位;4)模板刚度差;5)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预防:1)认真翻样配板;2)轴线确认无误后再支模;3)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4)根据砼结构的特点,专门设计模板,确保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5)砼浇筑前,认真检查2、标高偏差现象:测量时,发现砼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第7页共23页原因: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少,控制网无法闭合;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多,累计误差大;4)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预防:1)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2)每次引测标高时都应从±0.000引起;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砼浇筑前要复测。3、结构变形: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梁、墙出现鼓凸、缩径或翘曲现象。原因: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支撑不好,刚度差;2)模板整体性差;3)模板加固补牢固;4)对拉螺栓使用过少。预防:1)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2)模板加固时,要找到稳定的落脚点。4、接缝不严:现象:由于模板接缝不严有间隙,砼浇筑时产生漏浆,砼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原因:1)模板翻样不认真或有误2)木模板使用次数过多;3)模模板制作粗糙;4)钢模板变形未修整;5)浇筑砼时,木模板未浇水湿润,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等。预防:1)合理编制模板的施工措施;2)施工中严格认真操作;3)预防以上通病原因。5、脱模剂使用不当或未使用:现象:模板表面使用废机油涂刷造成砼污染,或砼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砼表面出现麻面等现象。原因:1)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2)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砼,有影响了砼表面装饰质量;3)模板拆除后,未得到及时清理预防:1)拆模后,及时清理砼残浆;2)严禁使用废机油;3)脱模剂刷完后,应及时浇筑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