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红墙茶室项目信息项目名称:紫禁城红墙茶室地点:北京紫禁城内太庙年份:2012–2014年建成时间:2014建筑师:张弘、张赫天设计团队:张诚、潘弘彬、连晨、刘子玥、安鹏浩、孙际华、经杰,韩晓伟建筑面积:280m2摄影:王祎、陈溯、张赫天建材供应:大庄、汇丽、华丽联合等设计说明阶段1: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墙内是原来皇家的圣地,墙外则是北京古城的基本背景肌理——老百姓居住的胡同。阶段2: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这段东围墙截止到了这里,在墙东外侧的地下排水涵沟上盖起了泵房、库房和临时宿舍,遮蔽住了这段宫墙的末端,墙内也成了劳动人民自由出入休闲息憩的地方。阶段3:通过对宫墙内外景观肌理的重新梳理,我们掀掉了遮蔽宫墙的屋盖,将周边的景观以院落的形式介入到建筑中来,造就了建筑中的院落,同时也是院落中的建筑。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接续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边界与空间、宏伟与质朴、神圣与世俗、隐蔽与开放、严肃与荒谬之间交流的桥梁,以引发人们重新思考空间、景观与设计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价值所在。城墙茶室由七个独特且独立的房间组成。像城市中的细胞,虽然微小,却能在城市中留下印记。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我们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过程。我们基本上保留了现有建筑的形态,利用原有门窗洞口向内生长,形成房子中的房子,作为更为私密的茶室,仿佛是新生的蘑菇;又如建筑下面暗河中飞起的精灵,环绕着游走于两座建筑周边,留下的水痕,由门窗渗入建筑,便形成了这些茶室。在建筑内部的每一个茶室以及消毒间等功能用房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建筑屋顶脱开,有独立的墙壁和顶棚,作为第二层表皮,自成一体,私密安静,互不干扰。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建筑之间的‘缝隙’便形成了交通和展示空间,这便使建筑内部空间被极大丰富,产生了很多可以探索的角落,在狭小的空间中通过围合界面获取更多的空间感受,所谓小中见大。Q:项目地点具有特殊性和文化意义,是如何看待和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呼应?张A: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有机体,除了主体功能建筑和公共空间,在各个重要的功能场所之间还存在着非常丰富的边界、间隙和缓冲地带,它们是城市文化中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一方面有可能衰落、颓败而无人问津,甚至成为危险的符号,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籍由偶然的机会而悄然生发、欣欣向荣。紫禁城作为曾经的封建皇权的象征,一直与周边的胡同民居有着清晰的边界和明确的隔离,高耸、宽厚、坚固的宫墙直观的表达了这样的态度。然而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原有的清晰整肃的旧秩序被打破了、消解了,原先的皇家禁地变成了博物馆、公园,人民可以自由的出入。胡同的蔓延、临时搭建的库房及保安宿舍侵占了原来宫墙边廓畅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这个局部变得纠结、模糊、浑在一起了。这个项目的新功能是要在宫墙的邻边设置一处幽静的内部办公场所,主人可以在这里接待宾客,用品茶、赏画、禅思等轻松内敛的方式增进沟通、筹划事业。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却因主观的理解而千差万别。我们在这里想做的是尽量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并不是在这里做考古式的保护,也不想把黄瓦高墙封闭起来成为私有领地,我们只是希望还原作为宫城边界的在这个具体空间里的特殊性格。稍稍的脱离、轻轻的并置,给予一个重新观看、思考历史的视角和机会,从历史与空间的断裂处探索城市与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我们设计所依据的非常现实的出发点。Q:请详细表达一下方案本身的空间构成。张A:设计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场地狭窄和封闭性,如何在狭小的空间中满足业主多样性的需求,并清晰的规划出与宫墙内外复杂环境的呼应,包括边界胡同居民日照采光和视觉景观等客观需求。大家既要相安无事互不干扰,又要互通有无、共享独特的景观环境,同时不破坏历史遗迹的完整性。我们坚决避免在这里出现国内旧区改造中流行的那种制造假古董、混淆历史的庸俗作法,也没走中庸讨巧的竹帘画扇的装饰主义,更不想在历史遗迹上乱搞奇形怪状的所谓现代风。我们希望的是创造一种平和、质朴的空间并置,追求厚重历史下生活的怡然常态,怀着清晰的自省去发现那些可以会心一笑的小小惊喜。景观是我们切入本项目的关键,景观作为媒介,把分离的两个区域,以及皇家园林、宫墙、毗邻胡同和茶室的单元空间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进而将历史和现代隔空并置。景观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人们的感官功能的。在此狭窄的范围内,看似随意的空间留白,反而更加能够引导人们去探寻深邃丰富的空间体验,引发静谧安详的悠远冥思。我们希望景观在这里可以真正做到以少胜多。Q:这个项目对建材的选取和应用很有特色,请具体就这方面谈一谈。张A:在本项目中我们使用了很多种材质,这是一次有趣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对现今流行的所谓“极简风格”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里既有自然材质(如石材、竹材、木材等),也有半人工材质(如金属热轧钢板、不锈钢板、黄铜与青铜和粘土砖),还有合成材质(如玻璃、亚克力管、阳光板、盲沟、水泥复合板等),其实我们还借用了宫墙的深沉的红赫色涂料和墙脊上灿烂的明黄的琉璃瓦,以及胡同卷棚顶的灰瓦和院墙斑驳的杂色。我们尝试去发掘这些材料的陌生的用法,探讨如何让它们出现在陌生的地方,如何能在同一场景中幻化出别致而多样的感受,就像我们突然面对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宫墙一样,仿佛是第一次认识它们,并且是在如此多元背景的当代重新认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