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刘鸿文编《材料力学》授课教案绪论介绍材料力学的对象、任务、内容及工程应用等,完成本内容需2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材料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对象,内容,目的及基本假设等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明确材料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2.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条件及其意义。3.明确内力的概念、初步掌握用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4.建立正应力、剪应力、线应变、角应变及单元体的基本概念。5.了解杆件基本变形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三.教学基本内容1.构件:2.强度、刚度、稳定性。3.材料力学的任务。4.变形固体及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5.外力及分类。6.基本变形。四.重点与难点1.材料力学的任务(1)基本概念:1)构件:机械中的零件,工程上的杆件。特点:可用固体材料制成。2)工程上对构件的要求:三个方面要求(a)强度方面的要求构件对破坏的抵抗能力(b)刚度方面的要求构件对变形的抵抗能力(c)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构件对干扰的抵抗能力(2)材料力学的任务:保证上述三方面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材料,即为构件既安全又经济地使用提供理论基础。2.变形固体及基本假设变形固体:一切固体在受力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变形,统称为变形固体。基本假设:在材料力学中,以材料宏观上的性质为基础提出以下假设1)材料连续性假设材料毫无空隙地充满整个空间。2)材料均匀性假设在有效的范围内材料处处均匀。3)各向同性假设材料沿各方向具有相同的性质。4)小变形假设应变比较小,远小于1(线性弹性规律,平面假设,圣维南原理)3.外力与内力的概念外力:是反映施加到构件上的外部载荷(包括支座反力)。内力: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内部两部分间的附加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即由于抵抗外力作用导致变形而产生的附加的部分才称为内力。内力是成对出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构件的两部分上,只有把构件剖开,内力才“暴露”出来。4.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应力:在外力作用下,根据连续性的假设,构件上任一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截面上任一点的内力的密集程度(内力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如上图(a)所示,m-m截面上作一点C处的应力用p表示plimPdPA0AdA,ΔP为微面积ΔA上的合内力。图1-1(a)(b)正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应力分量,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用符号σ表示。剪应力:和截面相切的分量称为剪应力,用τ表示。如图1-1(b)5.截面法是求内力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材料力学”课程的始终。利用截面法求内力的四字口诀为:切、抛、代、平。一切:在欲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把构件切为两部分。二抛:抛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至于抛去哪一部分,视计算的简便与否而定。三代:用内力代替抛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力。四平:原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研究的保留部分在外力与内力共同作用下也应平衡,可建立平衡方程,由已知外力求出各内力分量。6.小变形条件在解决材料力学问题时的应用在材料力学中,利用小变形(变形的数量远小于构件的原始尺寸)的概念,可使问题简化;一些很重要的公式,也是在小变形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具体如下:(1)在研究构件受力时,可不考虑构件的变形,根据变形前的位置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原始尺寸原理)(2)利用小变形条件,可使构件的变形计算得以简化。(3)小变形条件使所研究的问题按线性加以对待。7.变形,线应变和角应变变形:构件受力以后,物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和任意两条线段的夹角都会改变,统称为变形。变形种类: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线应变:1)平均线应变:如果在物体内A点附近取出一个微小单元体(边长为微量的微小的正六面体),它的一个边AB,变形前平行坐标轴x,且长度为△x,变形后长度变为△x+△u,△u为AB的变形量,如AB上各点的变形程度相同,则比值称为AB线段的平均线应变。uxlimudux2)线应变:极限x0xdx定义为A点沿x方向的线应变。角应变:变形前AB、AC两线段夹角为直角,变形后夹角发生改变,其改变量γ称为角应变或剪应变,如图1-2所示。图1-2线应变和角应变都没有量纲。角应变γ用弧度表示。线应变ε和角应变γ是度量构件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不同方向的线应变是不同的,不同平面的角应变也是不同的,它们都是坐标的函数。因此,在描述物体的线应变和角应变时,应明确应变发生在哪一个点,哪一个方向或者哪一个平面里。8.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平面弯曲。五.教学手段采用CAI教学六.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加上适当形象具体的工程例子,生动的图片及动画等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本章包含有5大部分内容:轴向拉压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时的变形,简单静不定问题求解及应力集中的概念;剪切及强度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低碳钢及铸铁的力学性能(实验);并安排一次习题讨论课(2学时),完成本章共需14学时。第一讲轴向拉压时的应力(2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接受材料力学考虑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理解通过一点不同方位上应力的大小及方向是不一样的。二.教学要求:1.建立轴力的概念,熟练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绘制的方法。2.理解拉伸正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3.了解应力随所在截面方位变化规律。三.基本概念:1.内力:内力的概念、,内力的确定、内力的符号。2.内力图:内力图的概念、内力图的作法、作内力图应注意的方面。3.应力:应力的概念、应力的计算、应力的符号、应力的单位、正应力及剪应力。四.基本方法:1.截面法:求内力的普遍方法,口决:一切、二抛、三代、四平。2.“三关系法”:求应力的一般方法。即: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平衡静力关系。五.重点与难点:1.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FN方向:外法向为正(拉为正,压为负)2.内力图的作法要求:载荷图与内力图等比例对齐。3.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应力及其应用条件(1)“三关系法”求应力:A)由实验观察变形,得到轴向拉压时横截面同步变形,提出平面假设,得到变形几何规律为----横截面上各点具有相同的变形,即各点的ε相同;B)由小变形假设,在弹性范围内,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得到物理关系E;图1C)由研究部份(一般为左部份)的平衡得到平衡静力等效关系,内力FN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则FN正应力:A(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应用条件:A)外力(或其合力)通过横截面形心,且沿杆件轴线作用。B)可适用于弹性及塑性范围。C)适用于锥角200,横截面连续变化的直杆。D)在外力作用下点附近或杆件面积突然变化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不能应用此公式,稍离开一些的横截面上仍能应用。(圣维南原理)4.轴向拉压斜截面上的应力,由静力等效关系得:cos2cossin如图2所示。图2六.例题例1:如图3所示,已知P1=10KN,P2=30KN,作出横截面上轴力的变化图。例2:作出图4所示杆件的轴力图,并求出1-1,2-2,3-3截面上的应力,杆件直径d=10mm。图3图4七.教学手段采用CAI教学八.教学方法:细讲基本概念,细讲横截面上点的应力确定的方法及过程,细讲内力图的作法,并与习题讨论相结合。九.作业2-12-22-4第二讲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2学时)一.基本要求:明确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与压缩变形中的力学行为,熟练掌握σs(σ0.2),σb,δ和ψ等指标的意义和测试方法。二.基本内容:以低碳钢为例的塑性材料的拉伸性能,以铸铁为例的脆性材料的压缩性能。三.重点与难点:1.低碳钢的拉伸试验(1)记录P—ΔL图(2)作出应力应变图:PALL式中:A为原始截面的面积,L为原长。(3)分析σ-ε图的典型的几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4)重要的性能指标:强度指标σp,σs,σb。弹性指标σp,E塑性指标δ,ψ(5)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2.其他的塑性材料的拉伸试验共同特点:δ5%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存在3.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共同特点:δ5%看不到变形时已破坏4.铸铁轴向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性能指标:强度指标σb,弹性指标σ0。2破坏现象:断面与轴线约为450—500倾角。抗压能力远大于抗拉能力四.教学手段采用CAI教学五.教学方法:精讲内容,并重在分析如何获取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五.作业预习实验内容第三讲轴向拉压强度计算轴向拉压时的变形(2学时)一.教学目的sb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强度与刚度的计算问题。二.教学要求4.了解温度、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5.熟练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和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6.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时的变形量的计算(绝对变形ΔL与相对变形ε=ΔL/L)。7.明确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和截面抗拉压刚度EA的概念。8.掌握“用切线代替圆弧”求简单桁架节点位移的方法。9.建立变形能和比能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工作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工作应力:构件工作时的应力σ=FN/A极限应力:杆件发生失效时的应力σs,σb许用应力:构件工作时所许可的应力[σ]安全系数:为了构件工作时的安全对极限应力所打的折扣,使杆件设计既安全又经济,用n表示。2.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等直杆轴向拉压时的强度条件为maxmax(FN(x))[]A(x)0[]其中nσo称为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塑性材料为σ,对于脆性材料为σ,n为安全系数。强度问题的三方面计算:1)强度校核:已知外力P,杆件横截面面积A,以及材料的许用应力[σ],校核该杆件是否安全2)设计截面:已知外力P,材料许用应力[σ],设计杆件截面AAFN[]3)确定许可载荷:已知杆件横截面面积A及材料许用应力[σ],求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FNmaxA[]3.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lFNL轴向应变:绝对伸长EAl相对变形LldlFN(x)dxEAb横向应变:b应用条件:p4.变形能及变形比能UW1PLE变形能变形比能四.教学手段2u12采用CAI教学五.教学方法讲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配合图片,重点讲解强度与变形的计算。钢拉杆1122六.例题例题1简易吊车,如图示,钢木结构,AB—木杆,BC—钢杆。AB杆:A=100cm2[σ]=7MpaBC杆:A=100cm2[σ]=160Mpa问:1)构架能否安全工作?2)吊车所能允许的最大起吊重量P。3)当P=[P]时,钢杆的截面应为多大?例题2已知三铰屋架如图,承受竖向均布载荷,载荷的分布集度为:q=4.2kN/m,屋架中的钢拉杆直径d=16mm,许用应力[s]=170MPa。试校核刚拉杆的强度。q4.2m七.作业:2.82.92.118.5m第四讲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计算,静不定问题(2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拉压超静定问题,并能掌握简单静不定拉压问题的解法。二.教学要求10.了解静不定杆系的一般解法,熟练掌握一次静不定杆系(包括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解法。11.了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12.了解应力集中现象和应力集中系数的意义。三.重点与难点5.简单轴向拉压静不定问题1)静不定问题概念:未知力的数目比能列出的平衡方程数目要多,必须根据变形和物理条件列出与多余约束数相同的补充方程。2)解静不定问题的步骤:(1)根据约束性质,正确分析约束力,确定静不定次数。(2)列出全部独立的平衡方程。(3)解除多余约束,使结构变为静定的,根据变形几何关系,列出变形谐调方程。(4)将物理关系代入变形谐调方程,将其与平衡方程联立,求出全部未知力。6.温度应力与装配应力静不定结构,温度变化时,杆件的变形受到全部的或部分的约束,杆件的内部就有附加的内力产生————温度应力或热应力静不定结构,加工工件时,尺寸上的一些微小的误差引起构件内部产生内力——————装配应力。7.应力集中的概念在构件尺寸突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