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对孤独感的研究始于1970年,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孤独感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孤独感的内涵、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关键词]小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孤独是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国内外许多研究共同表明:孤独感的影响渗透到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个体社会化的方方面面。国外对孤独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3年Robest-Weiss发表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拉开了对孤独感研究的序幕。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也开始了对孤独感的系统探讨,创制了UCLA孤独量表,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近几十年,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国内对孤独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儿童的心理还不成熟,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感,其孤独感主要受同伴关系、人格因素、归因方式、家庭教养等因素的影响。一、孤独感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对孤独有不同的理解。Peplau、Perlman认为,孤独是一个人想拥有的人际关系与现有的人际关系间存在差异时所体验到的令人厌恶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孤独的情感特征,特别是他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但同时它也强调认知因素,因为孤独是个体的社交关系达不到其所期望的社交关系的感知。Weiss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和体验。Jones表示,一个人的朋友的数量不能很好预测其孤独感。事实上,Parker和Seal发现,至少对孩子来说,依据一个人朋友的数量可预测其孤独感,只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不比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孤独感多,但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孤独感少。研究表明,孤独是一个基本的生活事实,它没有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健康状况的界限。因此,孤独是一种广泛的体验,是全人类归属需要的结果。一般认为孤独感有三个方面的的特征: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二、儿童孤独感的产生及影响因素儿童孤独感受其同伴关系、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归因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状况密切相关,同伴关系差的儿童孤独水平高。儿童的同伴关系指相互关系的体验水平,一方面指同伴接纳,即在班级中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及在这些同伴中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高,被同伴接纳水就高;另一方面是儿童的友谊。尽管对友谊的概念各不相同,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友谊是一种主观的评定,是自愿的、两人之间的人际相互作用。已往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在班级受欢迎的程度。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情感困难与儿童经历的同伴拒绝有关。众多研究表明:被同伴拒绝的儿童在将来可能有更多的社会心理问题。另有研究发现,退缩拒绝的儿童容易受到更严重的同伴拒绝,拥有最少的好朋友、最多的孤独感。友谊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根据Asher和Parker的观点,友谊能提供心理安全感、自我支持和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共同爱好、指导和帮助、交往和相互激励,能满足归属感和发展儿童的社会能力。友谊关系的良好发展可防止儿童将来的社会适应困难,减少孤独感。2.儿童孤独感与人格因素。人格因素影响人们对其社交情境或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觉与评价,影响人们对其自身处境的理解,也影响其孤独感。Stokes探讨了孤独感与外向、神经质、及自我袒露的相关,结果发现这三个变量都与UCLA孤独量表得分显著相关,其中神经质与孤独感的相关最为显著。他认为,神经质的人往往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害怕被拒绝,使用过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因而常有孤独感。Erlman和Peplau的研究结果发现,经常有孤独感的人往往是较内向的,人际角色被动,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可见,孤独感与人格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样的环境,由于人格因素的差异,对环境的理解将会有很大的区别,如当个体的人际关系缺乏时,有的人将其视为一种挑战,试图改变,也有的人感到孤独。3.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邹鸿在“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价值肯定、指导性和情感支持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低其孤独感越强;在陪伴与亲密度维度中,感知到的同性朋友和父母的陪伴与亲密感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其孤独感越强;同性朋友、父母和教师的满意度越低,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孤独感越强;来自母亲和同性朋友的惩罚越多,越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与父亲和同性朋友的冲突越多,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越低,孤独感越强。Stokes考察了社交网络变量与孤独感的相关。他将个体的社交网络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网络大小,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关系的数量和经常交往的人数。第二是网络中与之关系密切的可以信赖的人数,他们能在个体需要帮助时给予全力支持。第三是网络中亲属的比例;第四是网络的密度,它涉及的是个体在网络中与其他人交往的频度。结果发现四个维度中,第二个维度与孤独感的相关最显著。4.儿童孤独感与归因方式。研究表明,具有孤独感的成人倾向于将社会行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不受欢迎的儿童对社会行为的失败倾向于自我责备。在同伴中不受欢迎并将社会责难做内部稳定归因的儿童有高的孤独感和社会不满意感。美国心理学家Asher归纳出了关于孤独感的模型。他指出,退缩的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水平低、少或没有朋友和内部稳定的归因风格可增加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困难与孤独感的产生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此外,许多有关青少年抑郁、压抑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对消极事件和积极事件的不正确归因会导致高水平的抑郁,进而引发高孤独感。参考文献[1]吴剑,蒋威宜.孤独感及我国小学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7-8).[2]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3]杨雪梅.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5).[4]王宏伟.浅析青少年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1).[5]周宗奎,赵冬梅,陈晶等.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70-74.[6]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2):216-221.[7]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8]周宗奎,范翠英.小学生社交焦虑抑郁孤独研究[J].心理科学,2002(4).[9]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CassidyJ,AsherS.R.Lonelinessandpeerrelationsinyoungchildren.ChildDevelopment,1992(63).[11]LieslM.Heinrich,EleonoraGullon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loneliness:Aliteraturereview[J].ClinicalPsychologyReview,2006(26)695-718.[12]HadasWisemana,OfraMayselessa,RuthSharabanyb.Whyaretheylonely?Perceivedqualityofearlyrelationshipswithparents,attachment,personalitypredispositionsandlonelinessinfirst-yearuniversitystudent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6(40):237-248.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