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一、常见证候要点3•(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一、常见证候要点4•(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5•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6•(二)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7•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8•(三)心悸气短•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9•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0•(四)呕吐痰涎•1.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1•3.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5.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如生姜枇杷叶粥或生姜陈皮饮,忌食生冷、肥甘、甜腻生痰之品。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2•(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3•2.注射给药•(1)静脉滴注扩血管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并监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变化,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平卧。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4•(二)五音疗法•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音乐,如肝火亢盛者,可给予有商调式音乐,有良好制约愤怒和稳定血压作用,如《江河水》、《汉宫秋月》等;如阴虚阳亢者,可给予羽调的音乐,其柔和清润的特点可有助滋阴潜阳的作用,如《二泉映月》、《寒江残雪》等。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5•(三)中药药枕: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息风化痰之功效。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6•(四)特色技术•1.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3.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7•(一)生活起居•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四、健康指导18•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四、健康指导19•(二)饮食指导•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3.痰瘀互结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四、健康指导20•4.肝火亢盛证: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5.阴虚阳亢证: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可配合菊花泡水代茶饮。四、健康指导21•(三)情志调理•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2.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四、健康指导22•3.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减少探视人群,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空间,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4.多与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四、健康指导23•(四)功能锻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在医师指导下可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等进行功能锻炼,在眩晕缓解期,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眩晕康复操进行功能锻炼(详见附件)。四、健康指导24•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较差•解决思路:•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对眩晕患者的宣教,普及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知识。•2.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降压治疗是长期的,而且是终身的,因为降压治疗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因此,让患者了解到规律服药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五、护理难点25•3.指导长期服用降压药者服从医师的安排,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可以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4.讲解药膳饮食及调摄护理方面的知识。•5.建立眩晕病患者信息系统,对出院患者定期随访,增强患者对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能力。五、护理难点26•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六、护理效果评价272829•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3.按摩百会穴: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降压操30•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降压操31•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降压操32•1.第一节伸舌运动:舌向口外缓慢用力伸出。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2.第二节卷舌运动:舌尖抵上犬齿龈,沿着硬腭用力向后卷舌。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舌操33•3.第三节顶腮运动:舌尖用力顶在左腮部,主要锻炼左侧舌内肌群及其舌横肌和颊部各肌群等。复位后同法锻炼右侧各肌群。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8次。•4.第四节咬舌运动:用上、下齿轻咬舌面,边咬边向外伸,同法缩回口内,咬一下发一声“da”。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部分舌外肌和口轮匝肌等。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舌操34•5.第五节弹舌运动:舌尖抵至硬腭后快速在口内上下弹动。主要缎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下纵肌部分舌外肌。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8次。舌操35•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1.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2.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30次,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眩晕康复操36•4.旋臂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5.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10次。•6.摇头晃脑:头向左一前一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眩晕康复操37•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应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8.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钟。•9.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10.放眼观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劳宫穴相叠,虚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钟,收操。眩晕康复操38•一、内服汤剂•1.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39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40•3.服药剂量•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1,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以少些。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41•二、内服中成药•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42•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43•三、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144•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

1 / 10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