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压铸工艺(时间:2次课,4学时)第4章压铸工艺压铸工艺是把压铸合金、压铸模和压铸机这三个压铸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和运用的过程。压铸时,影响金属液充填成型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压射压力、压射速度、充填时间和压铸模温度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调整一个因素会引起相应的工艺因素变化,因此,正确选择与控制工艺参数至关重要。第4章压铸工艺4.1压力4.2速度4.3温度4.4时间4.5压室充满度4.6压铸用涂料4.7压铸件的整修和处理4.1压力4.1.1压射力4.1.2比压及其选择4.1.3胀模力4.1压力压力是使压铸件获得致密组织和清晰轮廓的重要因素,压铸压力有压射力和压射比压两种形式。4.1.1压射力压射力是指压射冲头作用于金属液上的力,来源于高压泵,压铸时它推动金属液充填到模具型腔中。在压铸过程中,作用在金属液上的压力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不同阶段而变化。图4.1所示为压射各阶段压射力与压射冲头运动速度的变化。图中所示压射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τ1),此时压射冲头低速前进,封住加料口,推动金属液前进,压室内压力平稳上升,空气慢慢排出。高压泵作用的压力P1主要是克服压室与压射冲头及液压缸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其值很小。第二阶段(τ2),压射冲头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将金属液推至压室前端,充满压室并堆积在浇口前沿。由于内浇口在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积最小,因此阻力最大,压力升高到P2以突破内浇口阻力。此阶段后期,由于内浇口阻力使金属液堆积,瞬时压力升高,产生压力冲击而出现第一个压力峰。第三阶段(τ3),压射冲头按要求的最大速度前进,金属液突破内浇口阻力充填型腔,并迅速充满,压力升至P3。在此阶段结束前,金属液会产生水锤作用,压力升高,产生第二个压力峰并出现波动。第四阶段(τ4),压射冲头稍有前进,但这段距离实际上很小。铸件在这一阶段凝固,由于P4的保压作用,铸件被进一步压实,消除或减少内部缩松,提高了压铸件密度。上述过程称为四级压射。但目前压铸机大多是三级压射,一般将第一、二级压射阶段作为一级压射,第三、四阶段则分别作为第二、三级压射。其中,P3、P4对铸件质量影响最大。P3越大,充填速度越大,金属液越容易及时充满型腔。P4越大,则越容易得到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和组织致密的压铸件。最终压力P4与合金种类、压铸件质量要求有关,一般为30~500MPa。4.1.1压射力4.1.1压射力4.1.2比压及其选择4.1.2比压及其选择由式(4.3)可见,比压与压铸机的压射力成正比,与压射冲头直径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比压可以通过改变压射力和压射冲头直径来调整。在制订压铸工艺时,正确选择比压的大小对铸件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首先,选择合适的比压可以改善压铸件的力学性能。随着比压的增大,压铸件的强度亦增加。这是由于金属液在较高比压下凝固,其内部微小孔隙或气泡被压缩,孔隙率减小,致密度提高。随着比压增大,压铸件的塑性降低。比压增加有一定限度,过高时不但使延伸率减小,而且强度也会下降,使压铸件的力学性能恶化。此外,提高压射比压还可以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获得轮廓清晰的压铸件。选择比压时,应根据压铸件的结构、合金特性、温度及浇注系统等确定,一般在保证压铸件成型和使用要求前提下,选用较低的比压。选择比压时应考虑的因素见表4.1。各种压铸合金的计算压射比压见表4.2。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机性能、浇注系统尺寸等因素对比压都有一定影响。所以,实际选用的比压应等于计算比压乘以压力损失折算系数。压力损失折算系数K值见表4.3。4.1.2比压及其选择4.1.2比压及其选择4.1.2比压及其选择4.1.2比压及其选择4.1.2比压及其选择4.1.3胀模力4.2速度4.2.1压射速度4.2.2内浇口速度4.2.3内浇口速度与压射速度和压力的关系4.2速度压铸过程中,速度受压力的直接影响,又与压力共同对内部质量、表面轮廓清晰度等起着重要作用。速度有压射速度和内浇口速度两种形式。4.2.1压射速度4.2.1压射速度4.2.1压射速度4.2.2内浇口速度金属液通过内浇口处的线速度称内浇口速度,又称充型速度,它是压铸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选用内浇口速度时,参考如下:(1)铸件形状复杂或薄壁时,内浇口速度应高些;(2)合金浇入温度低时,内浇口速度可高些;(3)合金和模具材料导热性能好时,内浇口速度应高些;(4)内浇口厚度较厚时,内浇口速度应高些。内浇口速度过高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容易包卷气体形成气孔。此外,也会加速模具的磨损。推荐的内浇口速度见表4.5。4.2.3内浇口速度与压射速度和压力的关系4.2.3内浇口速度与压射速度和压力的关系4.3温度4.3.1合金浇注温度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温度压铸过程中,温度规范对充填成型、凝固过程以及压铸模寿命和稳定生产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压铸的温度规范主要是指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4.3.1合金浇注温度合金浇注温度是指金属液自压室进入型腔的平均温度。由于对压室内的金属液温度测量不方便,通常用保温炉内的金属液温度表示。由于金属液从保温炉取出到浇入压室一般要降温15℃~20℃,所以金属液的熔化温度要高于浇注温度。但过热温度不宜过高,因为金属液中气体溶解度和氧化程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浇注温度高,能提高金属液流动性和压铸件表面质量。但浇注温度过高,会使压铸件结晶组织粗大,凝固收缩增大,产生缩孔缩松的倾向也增大,使压铸件力学性能下降。并且还会造成粘模严重,模具寿命降低等后果。因此,压铸过程中金属液的流动性主要靠压力和压射速度来保证。图4.2和图4.3所示为浇注温度对压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选择浇注温度时,还应综合考虑压射压力、压射速度和模具温度。通常在保证成型和所要求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低的浇注温度。甚至可以在合金呈黏稠“粥”状时进行压铸。一般浇注温度高于合金液相线温度20℃~30℃。但对硅含量高的铝合金不宜采用“粥状”压铸,因为硅将大量析出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压铸件内,使加工性能恶化。各种压铸合金的浇注温度见表4.6。4.3.1合金浇注温度4.3.1合金浇注温度4.3.1合金浇注温度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模具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铸件质量和模具寿命,因此,压铸模在压铸生产前应预热到一定温度,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一温度范围就是压铸模的工作温度。1.模具温度预热压铸模可以避免金属液在模具中因激冷而使流动性迅速降低,导致铸件不能顺利成型。即使成型也因激冷而增大线收缩,使压铸件产生裂纹或表面粗糙度增加。此外,预热可以避免金属液对低温压铸模的热冲击,延长模具寿命。连续生产中,模具吸收金属液的热量若大于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其温度会不断升高,尤其压铸高熔点合金时,模具升温很快。模具温度过高,使压铸件因冷却缓慢而晶粒粗大,并且带来金属粘模;压铸件因顶出温度过高而变形,模具局部卡死或损坏,延长开模时间,降低生产率等问题。为使模具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采取冷却措施,使模具保持热平衡。压铸模的工作温度可以按经验公式(4.9)计算或由表4.7查得。压铸模温度对压铸件力学性能影响如图4.4和图4.5所示。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3.2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4.4时间4.4.1充填时间和增压建压时间4.4.2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4.4时间压铸工艺中的时间是指充填时间、增压建压时间、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4.4.1充填时间和增压建压时间金属液从开始进入模具型腔到充满型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充填时间。充填时间长短取决于压铸件的大小、复杂程度、内浇口截面积和内浇口速度等。体积大形状简单的压铸件,充填时间要长些,体积小形状复杂的压铸件,充填时短些。当压铸件体积确定后,充填时间与内浇口速度和内浇口截面积之乘积成反比。即选用较大内浇口速度时,也可能因内浇口截面积很小而仍需要较长的充填时间。反之,当内浇口截面积较大时,即使用较小的内浇口速度,也可能缩短充填时间。因此,不能孤立地认为内浇口速度越大,其所需的充填时间越短。在考虑内浇口截面积对充填时间的影响时,还要与内浇口的厚度联系起来。如内浇口截面积虽大,但很薄,由于压铸金属呈黏稠的“粥状”,黏度较大,通过薄的内浇口时受到很大阻力,则将使充填时间延长。而且会使动能过多地损失,转变成热能,导致内浇口处局部过热,可能造成粘模。压铸时,不论合金种类和铸件的复杂程度如何,一般充填时间都是很短的,中小型压铸件仅0.03~0.20s,或更短。但充填时间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充填时间长,慢速充填,金属液内卷入的气体少,但铸件表面粗糙度高。充填时间短,快速充填,则情况相反。充填时间与压铸件平均壁厚及内浇口速度的关系见表4.5。充填时间对压铸件质量影响如图4.6所示。增压建压时间是指从金属液充满型腔瞬间开始,至达到预定增压压力所需时间,也就是增压阶段比压由压射比压上升到增压比压所需的时间。从压铸工艺角度来说,这一时间越短越好。但压铸机压射系统的增压装置所能提供的增压建压时间是有限度的,性能较好的机器最短建压时间也不少于0.01s。增压建压时间取决于型腔中金属液的凝固时间。凝固时间长的合金,增压建压时间可长些,但必须在浇口凝固之前达到增压比压,因为合金一旦凝固,压力无法传递,即使增压也起不了压实作用。因此压铸机增压装置上,增压建压时间的可调性十分重要。4.4.1充填时间和增压建压时间4.4.2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从金属液充满型腔到内浇口完全凝固,冲头压力作用在金属液上所持续的时间称持压时间。增压压力建立起来后,要保持一定时间,使压射冲头有足够时间将压力传递给未凝固金属,使之在压力下结晶,以便获得组织致密的压铸件。持压时间内的压力是通过比铸件凝固得更慢的余料、浇道、内浇口等处的金属液传递给铸件的,所以持压效果与余料、浇道的厚度及浇口厚度与铸件厚度的比值有关。如持压时间不足,虽然内浇口处金属尚未完全凝固,但由于冲头已不再对余料施加压力,铸件最后凝固的厚壁处因得不到补缩而会产生缩孔、缩松缺陷,内浇口与铸件连接处出现孔穴。但若持压时间过长,铸件已经凝固冲头还在施压,这时的压力对铸件的质量不再起作用。持压时间的长短与合金及铸件壁厚等因素有关。熔点高、结晶温度范围大或厚壁的铸件,持压时间需长些。反之,则可短些。通常金属液充满至完全凝固的时间很短,压射冲头持压时间只需用1~2s。生产中常用持压时间见表4.10。留模时间是指持压结束到开模这段时间。若留模时间过短,由于铸件温度高,强度尚低,铸件脱模时易引起变形或开裂,强度差的合金还可能由于内部气体膨胀而使铸件表面鼓泡。但留模时间过长,不但影响生产率,还会因铸件温度过低收缩大,导致抽芯及推出铸件的阻力增大,使脱模困难,热脆性合金还会引起铸件开裂。若合金收缩率大、强度高,铸件壁薄,模具热容量大,散热快时,铸件留模时间短些。反之,则需长些。原则上以推出铸件不变形、不开裂的最短时间为宜。各种合金常用的留模时间可参考表4.11。4.4.2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4.4.2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4.5压室充满度4.6压铸用涂料4.6.1涂料的作用和对涂料的要求4.6.2涂料的种类和使用4.6压铸用涂料压铸过程中,需要在模具型腔、型芯、冲头和压室等工作表面,以及滑块、推出元件等运动零件的摩擦部位喷涂润滑材料与稀释剂的混合物,此混合物统称为压铸涂料。4.6.1涂料的作用和对涂料的要求涂料的作用是:(1)避免金属液直接冲刷型腔、型芯表面,改善模具工作条件。(2)防止粘模(特别是铝合金),提高铸件表面质量。(3)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