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调研题目:农村基础设施(房、水、路、电、讯)建设调查调研时间:2012.7.12——2012.8.20调研地点:邯郸县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调研人员: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备注:(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律手写,用300字的信纸)为响应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周围邻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农村电力和通讯设备展开了调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等各乡的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一)、农村住房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住房面貌出现了历史性改变,绝大多数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农村居民的住房很早就基本实现了土坯变砖瓦、砖房变平房、平方变楼房的新面貌。农村居民里约有90%以上的百姓住进了旧房翻新,新基建房的平房或楼房,有将近30%的农民住进了自己新盖的楼房,农村住房情况展现了明显的改善变化。农村住房大多数以传统的平房居住为主,各家房屋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沿着一条两米宽的巷道整齐排开,纵向是房屋一户对着一户,横向是隔着巷道房屋一户挨着一户。主街道和各个小巷道分布于错落有致的农民住房外部,农村整体面貌呈现整齐划一的外观。每户农民住房面积平均占地约是200——300平方米之间。各家房屋建筑设计大都采用传统模式:一个主客厅以及客厅两侧附带的两个卧室,然后在另一个卧室同侧再建一个厨房,几间屋舍再加一个农家小院就构成了一个农民的住房。农村的二层小楼住房在设计上外观看起来比较简单,是一个砖砌起的四方高大房屋,但是房屋内部设计不简单。楼层内部根据家里人口需要设有不同空间大小的套间,楼上设为卧室,楼下设有客厅。农村的住房设计模式越来越向城市居民住房靠近,有部分农村居民也在自家辟设了卫生间、洗澡间、车库等。农民的住房条件还有其他方面很大的变化,例如,沼气进厨房、电话进客厅、太阳能进浴室、互联网进书房、垃圾桶进村庄,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再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使农民看得起买不起。农村住房条件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水利设施水是生命之源,对农民百姓来说,水有两大重要用处:一是灌溉;二是饮用。1、农田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农村的根本,我区历来重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正所谓“民以食为天”,2农田水利自然是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关系到农村本源的发展以及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必须切切实实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才会进一步优化。我的家乡邵庄村,还有东扶仁和贾口的农田都靠近滏阳河这一带,滏阳河常年水流,稀有间断,因而她是十里八乡的母亲河,每到灌溉季节,我们都用滏阳河的水浇灌农田,农业旱涝保收。早在十几年前,政府就出资修起了浇灌农田的主水渠,用石灰水泥修筑的水渠防止水流失,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如今农业灌溉又添加了浇灌的新机器,提高了农民浇地的效率,加快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一些农民种有蔬菜,需要时常灌溉,开大机器引河水浇灌不现实,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村民们自己出钱打了一口适于小片农田浇灌的小井,方便了一些菜农,解决了农民浇地难得问题。2、农民用水饮水问题关系着各家各户的生存问题,我区居民饮用的都是来自地下的淡水。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人力井,如果要吃水,必须用手使力打出水,才能有水吃,每次汲水很是费力不方便。之后村里建了一个小型水库,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缓解了农民吃水难用水难得问题。住进新盖房屋的居民户,从自身方便出发,多数在自家里打了的电力井,方便农民饮水用水、小院菜园子的浇灌、太阳能蓄水和家畜的饮水。(三)、农村公路交通随着农产品的外销和内收,农村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村里村外大都是沙石土路,晴天走在路上便是尘土飞扬,雨天或是下雪天的路上便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在农村只有偶尔几个比较富裕的大的村落才会在主要街道上铺上水泥路。像我的家乡邵庄村和东扶仁这些偏落后的贫穷小村庄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这些年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村里投入资金进行道路建设,在村里的主干街道上修铺水泥路。合理规划布局,村村联合,实施村村通延伸道路,逐步实现村与村之间通柏油路或者水泥路,形成了完善通畅的农村道路体系。而且贾口作为高开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其公路交通投资建设力度更是加大,短短四五年间,贾口村外已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蜿蜒四方,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并且也沟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这条柏油路宽广实用,直通到人流聚集的邯郸市中心,同时方便的道路交通吸引了公交公司的目光,公路带动公交车入驻我区,方便了百姓进入市区购物、孩子上下学,以及在城市每天上下班的农民工,也给一些生意人买卖进货带来实惠。村里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流的流动,刺激消费,从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我区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很好地促进了农村与尘世的统一和调和。(四)、农村电力设施在几年前农村电力供应一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相关部门经常对农村电力供应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当用电紧张时,农村用电居民首当其冲,在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拉闸限电的状况,村民们不得不离开电风扇前面,使用蒲扇降温,农民怨声载道也是无可奈何。连着几个村庄在夜色里因为断电而呈现一片漆黑黑的黯然3情景,甚至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也会不时地一两个小时或者一整晚,这些时常停电现象不但给农村用电带来了诸多困扰,还让农民的心情无比懊恼和沮丧。最近几年农村用电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供电顺畅,居民用电得到保障。村里各组都安装了独立变压器,各户安装了独立电表,不再像从前几个邻村公用一台变压器,如果电网出现故障,寻找范围会减少。而现如今,改造后的一个变压器只供给10户至20户村民,故障点也容易确定,如此一来,出现问题也可及时得到检修。现在我区居民电力使用得到保障,除检修电路或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外,一般无拉闸限电情况。(五)、农村通讯设备近些年来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随着通讯收费的下调,农村固定电话和手机的普及率也很快提高。我上大学之前,农村居民持有手机的人大多数是用于工作联系或生意联系。没过几年就会发现每个村落附近的田地里都会矗立几座联通信号塔或是移动信号塔,手机使用率和信号塔的分布密集程度成正比,现在的年轻人手机使用率基本达到100%,部分小学生、初、高中生也在使用手机,就连年逾七十的老头儿老太太使用手机的也大有人在。农村固定电话的入户率也呈现每年逐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宽带的入户,村民购置电脑与外界的通讯达到新的高度。电脑出现问题后,电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维修,工作态度较好。尤其在2012年,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农村,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时尚,多彩缤纷。二、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我区乡村公路等级差,虽然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面状况差,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很早时期修建的,现有的大部分使用年限已经很长,水渠有一定的损坏程度,没有及时修补或重建,新水渠的修建速度比较低。另外,多数农村村庄无消防基础设施,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村庄生活环境差。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村里缺乏没有图书室、文化室等等。三、我的几个意见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修补已有的公路道路和桥梁,修建村与村之间还未直接连接的道路。二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努力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四是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移动基站、电信基站建设工程和电信网络光缆建设项目。六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引导,但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民心,成为民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