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教学评价马华这是一节精心设计得很成功的展示课,给了我许多许多的启示:第一:有清晰地流程。从李老师设计的简案,可看出这节课流程清晰,重点突出。第二:重视诵读,让生在诵读中真正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老师对朗读指导细致具体。如:读第一节一共读了4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第三:精妙的问题设计,促进教学对话的纵深推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好一堂课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使教学目标真正通过学生的思考来解决。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良好的课堂提问更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破解疑难”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主问题木兰的形象,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子问题:1、提起花木兰,可以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木兰在人们心中是个什么形象?2、今天我们来学习《木兰诗》,看看我们感受到的木兰的形象和诗中的形象有什么差距?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木兰诗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诗歌内容。3、木兰是“英雄”,体现在哪儿?4、再找找看,木兰的这种英雄精神应该表现在战场上,诗中哪儿写她打战?5、这样的环境有没有衬托出木兰的英雄形象?怎样把这首诗歌读出木兰的那种豪气来?6、下面看看老师改的这首诗和《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有什么差别?7、同学们能从诗中感受到她是个女的吗?好,我们先从出征前的前三段来感受一下,木兰有没有出征前女性的情怀?8、这首诗的开头和本首诗的开头有什么区别?这首诗的开头木兰在干什么?9、她不但在织布,还在叹息。根据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木兰边织布,边停下来叹息,如果你是木兰,心里在想什么?10、太忧愁了,那木兰一味地叹息,一味地忧愁,她还会去做什么?如果你是木兰,除了担心,你还会去做什么呢?11、你还从别的地方看出木兰是个女性吗?12、这个木兰从征十年,身经百战后回到家乡,能不能从她回家的描写中看出木兰是个女儿?无论是久久凝视着自己房间的木兰,还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木兰,这个时候木兰的心情你用哪个词来形容?13、老师找到了两幅画,这个是工笔画中的木兰,这个是连环画中的木兰。哪一张更切合诗中木兰的形象?我再问你木兰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环紧扣一环,为引导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逐步深入,对木兰形象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新型的课堂交往方式,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只有真正进行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对话,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以及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和谐与高效”,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份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只有培养出学生对语文持久的热情,才能培养出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第四:大胆改写《木兰诗》,为学生和我们提供了示范。第五:教态亲切自然,全神贯注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调动了学生愿意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知识得到提升,生命得到成长。总之: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语文课前紧后松,也是我最大的毛病,以后努力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当做我们教师的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