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现阶段乡村规划与建设概况2.1乡村发展的基本情况2000年以来,乡村地区经济积弱、持续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异地非农化趋势,对农村地区发展影响进一步加深,造成了目前我国乡村普遍衰败破旧的面貌,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导致乡村经济水平低下,农村经济总体缺乏活力。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一直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乡村的倾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乡村经济几十年进展缓慢,农民底子薄、收入少,是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2)乡村地区集体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载体弱化,社会空间破碎化,生产组织和社区组织能力减弱。3)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既存在发达地区人口高流入郊区农民工现象,也存在中西部地区人口高流出现象。4)一些地区乡村衰落现象严重。亲年人大量流失,空心化现象普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走向城市,尤其是年轻人通过拼搏,在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位置,纷纷把家安到了城里。农村更多的是成为了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园。5)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乡村在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中,住宅布局、道路、供排水系统都是分散和混乱的状态,村庄越来越不能为乡民提供理想的生产生活场所。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基础教育布局和服务水平与分散的农村分布形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活环境难以改观。2.3乡村规划的困惑2.3乡村规划的难点乡村规划除了与城镇规划具有相似研究路径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文化延续、生态保护等内容外,乡村规划独特的难点主要有:发展动力机制乡村发展动力也就是如何寻找、激发和保持乡村发展的活力。目前的乡村规划通常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动力来源,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美丽乡村成功的典范确实具有发展这两大产业的资源和优势,二是“城市视角”所形成的局限。产权制度突围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和集体经营性土地的流转制度一旦确立,将有效促进乡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一方面可极大释放农村土地的价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可真正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组织模式选择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激励下,已经有部分企业进入现代化农业开发领域,这为乡村发展的组织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如新型的农村合作社(农户+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的合资型农业公司(企业+农户),以集体土地入股的合资公司(企业+集体),在不同的模式下,农民的角色与收入方式也有所不同,对其居住形态和生产形态也有影响。国家&理论国情及理论背景阶段特点具体措施借鉴之处英国乡村发展与保护规划乡村中心居民点规划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乡村衰败,人口下降,基础设施发展不足。1、发展规划.集中农村地区人口,加强新型农村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服务设施使用率,发挥规模效应。3.结构规划,转变单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呈现多元化政策,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或者限制3.集镇政策,选择具有支持乡村腹地潜力的村庄规划为集镇,农民职业转换。1.确立长期村庄更新目标,将现存乡村居民点分类为发展型、静止型和衰落型,并制定不同的规划政策区别引导;2.逐步把大部分乡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体系中,同时在较大的村庄中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标准;3.利用规划手段控制住宅、生产建筑的无序建设,节约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管理成本。以公共服务的经济规模效益为导向的中心乡村居民点规划方式,改善了诸多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提高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美国生态村规划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促进了乡村地区的发展1.随逆城市化现象,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促进和引导投资向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扩张。2.农村集镇发展,由自由散乱向严谨而有序方向发展,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3.美化环境,选择性发展产业,维护小镇和村落特色。1.完善交通绿化、市政管线、商业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2.针对空间布局、建筑尺度样式呼应当地文化习俗进行设计改造。3.完善绿化系统,保留古树,保护自然环境,完善休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4.以传统街区开发(TND)和步行者区(PP)模式在郊区规划开发新村,采取紧凑、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将居住、工作、购物、娱乐融为一体。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空间规划,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对原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2.重视公众参与,考虑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分歧性,强调规划师担起社会利益代言人的责任。3.强调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重视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土壤、水、火和空气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的保护德国乡村更新规划1.历史原因使得德意志地区空间生产力分布均匀,城镇体系分布合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乡村地区建设主要体现在小城镇上。2.城市化进程后期,充裕的财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高新技术为德国村镇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二战后至1970年代,伴随城市化进程,村庄规划与建设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为主。2.1980年代,“我们的乡村更美丽”规划行动,保护乡村特色,注重乡村景观建设,注重在空间形态、环节设计、古建筑保护,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3.1990年以来,侧重乡村整体更新与发展,重视村民的全程参与,形成了一整套严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1.完备详细的现状调查与评价,针对不同村落,得出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阻碍发展的消极因素。2.问题定义。将亟待解决的问题按重要性分类,找出涉及公众利益或影响村镇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3.制定村落发展的样板规划。依据公众参与原则,制定出理想的未来村镇发展模式。4.更行的具体措施。从立项、申报到批准后的规划设计、施工招标、建设管理等全过程,都是由公众主导的。成立理事会,负责组织、协调和决策规划方案的施工投标、土地调整等事宜。1.以《农业法》为基础,保护农用地,提升农产品价格,健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2.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并对基础设施、公用建筑、住宅建设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补贴(农民自费30%)。3.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设置和操作流程,重视村民对自身乡村发展的思考和价值观。法国在20世纪上半叶,1960年代初期,发布振兴农业农村政策使1.通过在广大乡村地区建设新城来吸引人1.乡村规划作为国土规划的一部分乡村整治规划分区规划法国城市化速度较慢,直至20世纪中期才跨越城镇化率50%的门槛,乡村地区发展相当落后。乡村社区重获生命力。2.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乡村人口的数量不再呈下降趋势。启动了“乡村整治规划”。3.1980年代以后,针对发展较落后地区的乡村启动了乡村发展规划和设施优化规划,乡村人口回升。4.1990年代中期,城镇化率达到80%时,颁布了《空间规划和发展法》,设立“乡村复兴规划区”的区划类型,基于分区规划推行以减税奖励为核心的新乡村复兴政策。5.2005年颁布《乡村建设法案》,重点发展资助中心村落和集镇。气,疏解大城市压力,同时带动周边乡村建设。2.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乡村空间。3.为遭遇人口密度过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等特殊困难的乡村地区的手工业、分销贸易、制造、研究、设计和工程等领域的创业活动提供长期税收优惠。4.为拥有丰富自然和文化遗产、但均衡发展相对脆弱的地区提供经济资助,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纳入统一的国土开发政策框架。2.从国家到地方,对乡村地区划分不同类型和区域制定不同政策。乡村开发的政策与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在统一的政策框架下通力合作。3.空间规划作为国土开发政策的具体表达,应注重实施性,成为乡村开发建设的依据。4.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开发的空间体现,应依据乡村规划进行系统严格的城乡规划管理。国家或地方国情背景阶段特点具体措施借鉴之处日本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13.6%1.1956—1962年间,主要通过加大村庄建设资金扶持力度、整治零散土地、促进公共设施建设来推进农村基本建设与环境改善。但由于没有将村庄建设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乡村地区没有造血功能,最终未能有效化解农村衰败的问题。2.1967年,在“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加大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通过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和村庄整治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质量。3.1970年代起,实施了“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以重新振兴农村为目标,鼓励农村自发展开,后期影响最大的是“一村一品”运动。1.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付大量投资,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地区的保护与管理。重点加强城乡之间的物质信息联系。2.大力发展农村的工商业——一类是大都市周边的大企业伞下型工业,另一类为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与农村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商业,推动农村工业化。3.建立较为完善的针对农民的融资制度,政府在财政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重视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5.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立法促进以土地买卖和土地租借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流动,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5.调整土地政策二战后,《国土综合开发计划》,《自耕农创设措施特别法案》和《农地调整法修改方案》,①对不居住在村中的地主,其土地全部由国家征购;②居住在村中的地主的自耕地最多保留3ha;③超过保留标准的土地由国家强制收买,优先出售土地的原有佃农;④佃耕地租全部改为货币制,地租分别为水田收获物的25%和旱地收获物的15%;⑤保障农民的耕作权,土地的买卖和借贷须得到市町农地委员会的认可1.政府农民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强调自主自立发挥自主性,并在政策与信息服务、市场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2.充分发挥农业协同组合的作用。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集农业、农村、农户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它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由农民自愿结合而成的。农业协同组合构成遍布各地的综合服务网,为农民提供快速、周到、高效的服务。3.重视法律法规及各种制度建设——日本政府依据不同时期农村发展情况及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影响深远的扶农政策,为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支持。《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持续农业法》等等4.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国家财政用于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的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改变农村的面貌,同时保持山川秀美的农村特色。1.促进农村多产业发展4.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韩国新村运动120世纪60年代末期,韩国经济依靠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工业原始积累初具规模,但农业落后,韩国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矛盾加剧;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其原有的传统文化、秩序也不断受到冲击;农民收入低,意识消极懒惰。1970年,新村运动以政府职员、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自发地参与家乡建设。初期是基础建设阶段,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包括改善厨房、屋顶、厕所,修筑围墙、公路、公用洗衣场,改良作物、蔬果、畜禽品种等。1974年至1976年,新村运动向城镇扩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包括修建村民会馆、自来水设施、生产公用设施、新建住房、发展多种经营;同时,政府加强了新村教育,为卓有成效的农村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中期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支援农村文化住宅和农工开发区建设,从政府主导的下乡式运动转变为民间自发、注重社会实效的群众活动。1981年至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农村运动的民间组织,政府主要制定规划、协调,提供财政、技术支持,着重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而宣传工作主要由民间组织承担。90年代开始着重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及民主与法制教育,初期启动的政府机构活动内容逐步弱化,一些农村科技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流通等具有客观生存与发展规律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民间组织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