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广东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纲呈现目标导航1.环境与环境问题2.环境污染与防治1.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应采取的对策,并掌握环境问题的实质2.分析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指出防治与合理利用的措施考点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矛盾冲突主要表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引发一些地区争端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沉重的代价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污染物的越境转移扩大了污染范围和危害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会影响了大众的利益2.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典例1】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21-1-1),回答(1)~(2)题。图21-1-1(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F表示资源开发C.H表示废物排放B.F表示废物排放D.H表示产品消费提取信息:①E:环境→资源;②F:资源→人口;③H:人口→资源。思路整理:①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过程→资源开发;②F为人类利用资源的过程→产业活动;③H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过程→废物排放。答案:C(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资源开采一定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思路整理:资源开采过程→不合理的开采会导致环境破坏→并非一定出现环境破坏,排除D项→B项为废物排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C项为产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答案:A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结合全国酸雨分布图(图21-1-2),回答1~3题。图21-1-21.材料所列省市中,处于重酸雨区的是()A.上海C.河北B.河南D.山东提取信息:图示重酸雨区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思路整理: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结合图中重酸雨区分布位置→河南、河北、山东为轻度酸雨区。答案:A2.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B.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环保化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D.会导致企业恶性竞争思路整理:排污权交易机制→高污染企业买排污权→增加企业的排污成本→促进企业工艺改革,降低污染,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改善。答案:B3.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②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降水较多④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提取信息:南方地区:①有色冶金工业发达;②降水较多;③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不利于大气流通。思路整理:重酸雨的形成→污染源多、气候湿热;地形有利→冶金工业、降水、特殊地形。答案:A问题成因危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CH4等,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植被减少,造成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强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考点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成因危害措施臭氧层破坏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氯氟烃,造成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平流层中)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从而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此外还会扰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造成一些生物灭绝,并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①减少氯氟烃的排放量;②发展技术,寻找氯氟烃的替代品;③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酸雨蔓延酸雨是指pH5.6的各种降水,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酸雨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漠、建筑物遭到腐蚀,被称为“空中死神”。(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50~60年代扩展到欧洲和北美洲。我国也是酸雨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量;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发展脱硫技术;④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续表)【典例2】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图21-1-3),回答下列问题。图21-1-3(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信息: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②动植物死亡后,经过地质作用可以形成煤、石油等矿物能源;③CO2大量排放会使全球气温升高。思路整理:根据碳元素循环原理→分析CO2增多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光合作用沉积作用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增加(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提取信息:图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因:①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②人类开发使用煤、石油等矿物能源。思路整理:据图碳元素循环原理→分析CO2增多的人为原因→破坏植物,燃烧矿物燃料。答案: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取信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CO2排放。思路整理:根据CO2增多的人为原因→发展低碳经济采用的措施→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答案: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4.图21-1-4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1-1-5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1-4图21-1-5(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4)酸雨的危害有哪些?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2)煤炭消费量(3)降水(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考点3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续表)【典例3】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21-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21-1-6(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提取信息:①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②图中水质污染曲线在下降;③工业用地面积减少,城市绿地的增加,污染源减少。思路整理:根据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分析水质污染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苏州河水质得到了改善→原因是污染源减少。答案: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提取信息:结合图中信息,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可以从河流的污染源头进行治理,清理污染物,禁止新的污染等对症措施。思路整理:根据提取信息→结合水污染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分析其防治措施。答案: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等。5.(2013年新课标I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21-1-7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图21-1-7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1.(2012年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2013年广东珠海模拟)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时发布。完成第2题。2.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①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③加快汽车油品质量的转换升级④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矿石能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21-1-8),完成3~4题。图21-1-83.图中①②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A.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C.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答案:C4.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答案:C(2011年湖北武汉调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读丹麦轮廓图和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图21-1-9),回答5~6题。图21-1-95.有关丹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领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③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位于中欧平原,地势平坦④西临北海,东临亚得里亚海B.②③D.①③④A.①③C.①②④答案:A6.有关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B.积极开发北海石油,减少能源对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