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介绍主讲教师:杨桂英联系方式:河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楼512电话:13462461776,3986563(办)Email:ygy@hpu.edu.cn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年,中国的近代史1949---2010年,中国的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内容“三个选择”中国共产党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三个了解”: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驳“告别革命论”:近年来,出现了否定革命、赞颂改良的错误思想倾向。有人提出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常常是一种情感激流,缺少各种理性准备”,“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性”。他们扬言,要“告别革命”。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二)怎样学?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刻苦努力: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毛泽东的「五不怕」精神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课堂学习纪律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记分公式: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作业+听课笔记+课堂小测验。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准缺勤、迟到、早退。缺勤达5次以上者,本课程记0分。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认识。(二)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视频:中华文明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文明比较,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文明国家。其在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文化整体。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一,源远流长。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甲骨文(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二,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或被世人至今奉为圭臬的思想和理论。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世界奇观—秦始皇兵马俑四大发明雕塑图(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三,影响深远。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等。(2)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有极大的辐射力,许多的亚洲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鉴真渡东洋、唐僧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鉴真像(1)古代的物质文明中国地处世界东方,亚洲东部。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如,早在黄帝、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具有高度的文明。此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古老的物质文明走在世界前列。2.中华文明的具体表现秦始皇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药学等领域,作出过许多卓越成就。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祖冲之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古代中国文明史上的奇迹国外学者评价: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在公元3世纪到4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罗伯特·坦普尔:中国是“发现与发明的摇篮”。(2)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神秘精美的石窟雕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还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等。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精致优美的青铜艺术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中国戏剧史上三颗明珠中国戏剧史上三颗明珠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所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主旋律。历史评价: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完整(领土完整)、独立(主权独立)、纯粹(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有如下特征:(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结合在一起,常常从事地租剥削、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的生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发展和社会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滞。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基本生产结构:小农经济个体家庭家庭手工业结合经济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历代皇帝都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统治;隋唐以后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比欧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要早好几百年),使官僚阶层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这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云南贡院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政治特征: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突出父权、夫权、君权,以三纲五常为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稳定性,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镇压异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封建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字狱的书籍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本是孔子倡导的民间私学,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文化特征:以儒家思想为正统(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和君权。这样的制度在封建社会的早、中期起到了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到后期保守性逐渐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跪拜与礼仪都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服务的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社会特征: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历史评价:(1)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率”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用在封建王朝的兴替上是恰当不过的。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黄炎培(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统治者此时没有采取过把中国社会导入近代化轨道的任何措施,相反,乾隆末年起,社会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清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潜伏着许多危机。所以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英国人马嘎尔尼1793年到访北京,提出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等要求,遭到乾隆拒绝。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文化专制,控制思想3、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国防国防废驰,军队腐朽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课堂论剑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的贫困化;3.西方列强的侵略;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16世纪到19世纪初,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和发展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中西历史发展的这种不同趋向,也就成为中西近代史开端的不同契机。(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前提。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16世纪至18世纪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此创造了条件。1.西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