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办法个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结构安排按照贷款流程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受理与调查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第四章:合同签订第五章:发放和支付第六章:贷后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3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从本条明确了《办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基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等目的制定本《办法》。同时,明确了《办法》的立法依据。第一章总则(一):4第一章总则(一):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从法理上界定了《办法》规定的“贷款人”的范畴,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合作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和外资银行,暂不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5第一章总则(二):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借款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三类。就流动资金贷款而言,其用途限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即用来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根据《办法》规定,不管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所命名的贷款品种、称谓如何,只要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的,均需纳入“流动资金贷款”范畴。6第一章总则(三):第五条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本条对贷款人有关制度、机制建立健全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突出了“全流程”管理、“制衡”机制和“考核与问责”,旨在全面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过渡,切实增强贷款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7第一章总则(四):第六条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本条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的纲领性要求。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的业务规模、经营特点等,合理确定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和实际缺口,并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在客户层面合理确定本机构可以对借款人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总和,即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在具体发放每笔贷款的时候,还要审核该笔贷款是否确为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贷款涉及面广,它可以在借款人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或时点介入。根据不同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规模、生产周期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业务品种,不同业务品种有着不同的风险审查、回款控制要求,从而实现对流动资金贷款的精细化管理。8第一章总则(五):第七条贷款人应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本条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要求贷款人建立健全两大管理制度:一是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制度,二是风险限额管理制度。9第一章总则(六):第八条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等,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考虑到《办法》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经营理念的创新,为让信贷从业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办法要求,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各种资源协同配合。10第一章总则(七):第九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流动资金贷款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本条作为总则中的一条,重申《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突出强调了贷款人必须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与借款人约定贷款的用途,并且确保贷款用途明确、合法、真实,不被挪用。同时,也内在要求贷款人须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获得检查、监督贷款使用情况的权利和义务,切实加强贷后管理。这些规定是《办法》的基本要求,是支付管理的法理基础,也是实施贷后管理有关措施的法理依据。11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一):第十一条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借款人依法设立;(二)借款用途明确、合法;(三)借款人生产经营合法、合规;(四)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12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一):第(一)款是用以说明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办理年检手续,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能承担经济责任,并有偿还能力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二)款主要是指流动资金贷款应有明确对应的、符合国家政策的用途;第(三)款主要指借款人在依法设立的基础上,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且经营范围应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第(四)款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的借款人而言,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这是贷款可以安全回收的基本保障。其次,借款人要具有合法的收入和还款来源。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的还款来源而言无论是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后产生的收益,还是借款人其他的收益或综合收益,或者是财政拨款、补贴,均应在申请贷款时明确。第(五)款可以从以下情况加以说明:(1)连续3年无亏损,或连续3年净经营现金流量为正;(2)向贷款人如实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告;(3)无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文禁止或严重有损于社会公益和道德的产品或项目;在进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已经清偿、落实原有债务或已对其清偿债务提供足额担保。第(六)款由贷款人根据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偏好,在内部制度中进一步提出的要求。13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二):第十二条贷款人应对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贷款人应结合不同贷款品种的特点对借款人以何种方式提供材料、需要提供何种材料以及材料的具体标准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应体现在贷款人的内部制度中。强调了诚实守信原则,要求贷款人通过要求借款人做出承诺的手段,从借款人处获得真实、完整、有效的材料,为后续的尽职调查、风险评价和审批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4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三):第十三条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资信等情况;(二)借款人的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经营、贷款期内经营规划和重大投资计划等情况;(三)借款人所在行业状况;(四)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真实财务状况;(五)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和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六)借款人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情况;(七)贷款具体用途及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手资金占用等情况;(八)还款来源情况,包括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等;(九)对有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还需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或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能力等情况。15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三):贷款尽职调查主要是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重点在于:借款人情况是否深入全面;流动资金贷款是否符合银行的信贷政策导向;业务部门所做的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合理;业务部门所报的基础资料和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是否真实、深入;行业分析是否合理;法律方面分析、财务方面分析、采用的风险评级参数取值是否合理等。第(一)款:首先从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角度了解公司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治理结构是否健全以及内部控制是否严谨;其次了解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资信等情况,判断实际操作企业运转的主体诚信状况。第(二)款:主要了解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经营、贷款期内经营规划和重大投资计划等情况。第(三)款:对借款人所在行业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包括行业生命周期处于什么阶段,行业中企业的集中度情况,以及借款人在行业中的地位等。第(四)款:调查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具体科目所包含的内容,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方针。16第二章受理和审查(三):第(五)款:针对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和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用以判断其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是否合理以及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第(六)款:要求了解借款人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情况,包括借款人股东情况、股东投资其他企业情况,以及各企业之间账务往来情况等。第(七)款:要求调查阶段必须确切地知道贷款具体用途;突出强调了贷款人必须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与借款人约定贷款的用途,并且确保贷款用途明确、合法、真实,不被挪用。其次要了解贷款用途相关交易对手资金占用等情况,通过分析客户财务报表相关科目、结算方式、历史结算记录以及实地调查存货占用情况、客户生产情况或与交易对手交谈等获取相关信息。第(八)款:要求了解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从借款人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等角度进行分析掌握。第(九)款:对担保贷款要了解贷款担保情况,比如抵(质)押物的权属是否清晰、抵(质)押物是否足值以及变现难易程度、担保人的担保能力等。17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一):第十四条贷款人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机制,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全面审查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因素。强调风险评价的全面性。按照相关性原则,根据信贷业务的本质要求,凡影响贷款按时回收的相关因素均应纳入评价范围。对于流动资金贷款而言应重点分析评价借款人的综合还款能力。对影响贷款按时回收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本条要求须有“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负责风险评价,贷款人应从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的角度出发,建立一支专业、专注从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评价的人员队伍,将贷款风险评价部门与经营部门分离,并明确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价人员的职责分工,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现制衡因素。18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二):第十五条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评级和授信方法,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建立客户资信记录。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评级制度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办法》要求贷款应建立起内部评级制度。对已建立内部评级制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业务实践不断完善方法和手段,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级和授信方法。客户的评级授信一般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9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三):第十六条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资金循环周期等要素测算其营运资金需求(测算方法参考附件),综合考虑借款人现金流、负债、还款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结构,包括金额、期限、利率、担保和还款方式等。本条主要说明测算流动资金贷款各要素如何确定,总的思路是首先考虑借款人用于日常经营营运资金需求量,再扣除其现有融资和能够投入到日常经营的自有资金,缺口即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详细情况见附件所附的测算方法。对于期限和还款方式,则应从借款人的结算周期、结算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周期、货物运输时间等多方面进行确定。利率与担保方式则主要依据客户自身的资信实力、偿债能力以及以往贷款执行情况、银行在客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