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三十七)——中国地理【十四】第四部分中国地理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Ⅰ.中国海岛概况:我国是海洋大国,岛屿8.6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6500多个岛。海岛分布特点:近岸海岛多,远海海岛少,小岛多。绝大多数海岛面积小,常住人口少。·海岛开发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①海岛海域有丰富渔业、港湾和矿产等资源;②海岛是划分国土的重要依据,开发海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Ⅰ.中国海岛概况:·开发海岛:应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从解决交通、能源和淡水供应着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包括:海南岛及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海南岛为经济特区。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Ⅱ.海南岛的开发:A.海南岛的优势条件:(1)地理区位优势:地处祖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背靠祖国大陆,与雷州半岛间隔琼州海峡,区位优势明显。①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②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Ⅱ.海南岛的开发:A.海南岛的优势条件:③位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读图要求:填出图中数字、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④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欧洲的海上通道。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Ⅱ.海南岛的开发:A.海南岛的优势条件:⑵政策优势:1988年设立海南省,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开放窗口,最大的经济特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海南岛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Ⅱ.海南岛的开发:A.海南岛的优势条件:⑶热带资源优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热带宝岛。地形中高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土地类型多样。光照充足,夏长冬暖。丰富的光热资源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农田终年可种,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受季风影响,热带作物在冬春季节需要注意低温危害,夏秋季节要注意台风的影响。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⑷海洋资源优势: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管辖海域面积占全国的2/3。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①生物资源:有鱼藻虾贝螺等,有红树林、珊瑚礁、河口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②渔业资源:南海是热带海洋渔业基地,其品种多、生长快、渔汛期长。浅海、滩涂广大,宜养殖。③油气资源:南海油气资源较丰富,可与波斯湾媲美。近期勘探在海南岛近海。④旅游资源:海南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域环境良好。珊瑚礁、椰林风光、红树林、热带雨林。⑤海岛的空间资源:可能成为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及热带海洋科研基地。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B.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⑴合理布局产业:其自然环境环带状分布,环带资源特色各异,应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协调发展。①位于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是重点开发地带:∵这里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好,城市集中,既是促进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前进基地。大力建设港口,∵港口建设有利于就近建设工业加工区,方便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同时可以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较快地改善投资环境,进而带动全岛经济向外向型发展。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B.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②丘陵和台地环带是海南岛面积最大的环带,最适宜发展热带农业。土地平坦、土壤较好,可建成蔗糖、粮食、牧业和城郊等农业基地。海南岛是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优势北方省育种基地。③山地丘陵带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里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河流多发源于此,是全岛的水源区。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其次是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还可以适当配置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B.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⑵发展特色经济:①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逐步形成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化纤纺织、医药、纸浆、建材等为支柱的现代大工业体系,逐步建成一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②发挥海南岛“大温室”作用,建设具有市场需求的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继续抓好橡胶生产基地,农业经济全面发展。B.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③开发旅游资源,突出海南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建生态旅游区。重点吸引东亚、东南亚旅游市场,建成避暑、冬泳、观光、度假、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疗养和购物胜地。海南旅游胜地有: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鹿回头、琼州东郊椰林、大东海等。总之: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海南岛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已经成为开发和建设海南岛的方向。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⑶海洋环境保护:·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减少和杜绝人为破坏环境问题(禁止开采沿海珊珊礁,保护并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建设环保防护林带);·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227.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Ⅰ.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发展迅速,大城市人口合用地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需求之间矛盾很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建设城市新区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之路。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Ⅱ.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A.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条件:①便捷的交通:上海位于长江航线的出海处,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联系全国。②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位于我国沿海、沿江两个经济最发达地带的交叉点上,是中国最大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的核心城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Ⅱ.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A.上海市的发展:③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④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农业基地之一。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Ⅱ.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城市规模的扩大:上海城市特点: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商业贸易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最大交通枢纽。还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上海市区范围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方延伸,还在郊区兴建了一大批卫星城。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道路狭窄、交通阻塞;②居住拥挤;③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B.浦东新区的开发:(浦东新区位上海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⑴浦东新区的开发作用:①解决上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②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⑵开发条件:①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②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⑶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总特点——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①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注:开发后修改成绿化块区与灰色块区相间并存);②城区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③形成五纵五横10条快速干道,四纵四横8条骨干河道,通过内环线、外环线、桥梁、隧道把浦东和浦西联系起来。④绿化覆盖率达35%,使浦东成为花园式新城。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⑷浦东新区的发展:①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②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③浦东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扩展】:天津滨海新区。⑴天津滨海新区地理位置: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面积2270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53公里。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以及海河下游工业区。常住人口135万,建成区面积183平方公里。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扩展】:天津滨海新区。⑵发展条件:①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三北”(华北、西北、东北)辽阔的辐射空间。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扩展】:天津滨海新区。②交通优势: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同时拥有跻身世界20强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③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大量(1199平方公里)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易于开发。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扩展】:天津滨海新区。④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⑤体制创新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228.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知识扩展】:天津滨海新区。⑶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祝愿所有的同学们金榜题名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