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秦汉服饰祝江宇历史回顾•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秦。•秦始皇统治期间,统一了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度量衡、历法等多种文化,多项制度;其中包括服饰文化与制度。秦时文化既丰富多彩又完整统一,促进了汉代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秦代历史短暂,在服饰上仅融合调整七国的服饰,没有形成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秦人尚黑色,百官也皆着黑色朝服,显得素雅整体。同时由于秦亲法灭儒,自秦时起不用周礼,废除冕服制服,如祭祀活动,只穿冕服末等的玄冕。在朝中等级标志也仅限冠式和佩玉,这都是秦的思想在服饰上的反映。•“汉承秦制”,汉代除了将刘式冠、深衣定位祭祀大典的通用服饰,其余的基本沿袭秦制。皇帝、皇后均以深衣为礼服,官员则穿较短的禅衣,戴刘氏冠。•一、首服•1.冠•汉时的冠帽是区分等级的基本标志。a长冠:一般以竹皮作成骨架,冠顶的造型扁而细长。相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故称“刘氏冠”。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b武冠:也叫鹖(he二声)冠。原为赵武灵王所戴,秦灭赵后,将此冠颁赐近臣,汉代袭用,一般用于武官。其制以漆纱为之,形如簸箕,使用时加着于帻之上。因其形高大如弁biàn,又称“大冠”,“武弁”或“繁冠”。官宦近臣都可戴,但必须在冠上加黄金珰,并插以貂尾,以示区别。•c法冠:汉代用于法官,为执法者所戴。也称“柱后”,“獬豸xièzhì冠”。原为楚人所戴。以铁为柱,隐喻坚定不移,威武不屈。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d梁冠:也叫进贤冠,是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种礼冠。用铁丝和细纱制成,冠上缀梁,以梁以示身份等差,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以三梁为贵。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介帻上。•2、幅巾•是指一种方形巾帕。一般被裁成三尺见方的一块,用于裹头,所以又称头巾。•秦汉男子的首服,与古制有明显不同。古代男子多不裹头,单用冠帽约发。至秦朝,将幅巾颁赐武将,与冠帽同用,但只限于军旅,不曾施于民间。•后,幅巾一度成为庶民首服。《释名·释衣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东汉末年,幅巾成为一种时髦装束,连身居要职的官吏也喜欢用此约发。《傅子》:“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帻zé:也是一种包髻之巾。开始也是为庶民所用,后为身份显贵者用,一般用法是先戴巾帻,后加冠饰。职官平时燕居,可单独戴帻。•帻分为“介帻”和“平巾帻”。•“介帻”是巾顶端隆起,造型似夹角的屋顶。“平巾帻”是指顶部平坦的巾帻。按照规定,文官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必须衬平巾帻。•二、男子服饰•1.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那个时期的袍服,只是一种纳有絮棉的内衣,所以穿着时必须加罩外衣。至汉代,逐渐演变为一种外衣。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在汉四百年间,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袖口紧窄部分名叫“袪”,袖身宽大部分名称“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对这种宽大衣袖的形容。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开的很低,大襟斜领,穿时露出内衣。领口袖口处绣虁kuí纹或方格纹。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有曲裾和直据两种。•汉代官吏袍服(图)•汉代官吏袍服灰地菱纹袍服图。文吏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裹以巾帻,并在帻上加戴进贤冠。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1.1曲裾袍:承袭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1.2直裾袍:直裾又称“襜褕”(chānyú),西汉已经出现,但并不作为正式礼服,《史记·武安侯传》有“衣襜褕入宫,不敬”。•至东汉以后,直裾的襜褕逐渐普及,并且替代了深衣,除祭祀朝会之外,各种场合都可穿着。汉代男子曲裾袍服(图)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左图为戴帽、穿曲裾服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右图为穿曲裾身衣的男子(陕西出土西汉陶俑)。秦汉服饰(图)秦汉服饰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官吏袍服本图为汉代观看百戏的戴冕冠的官员(山东济南出土加彩陶俑)。汉代百戏中的杂技节目十分丰富,山东济南出土的加彩陶俑,是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展示了乐舞杂技的热闹场面。右侧观看演出的,为戴冕冠,穿袍服的官员。汉代直裾•2.禅衣:禅衣即单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唯不用衬里,是一种内服衬衣。•3普通男子,则穿布襦短衣。大多紧身,袖口窄小,以便劳动从役。盛夏之日,也有不著上衣,单穿一条短裤者,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出土的画像石中,都有具体描绘。左1图为穿襦裙的侍者(内蒙古包头孟家梁汉墓出土的陶俑)。左2图为束巾、穿袍服的侍者(河北邯郸彭家寨出土的彩绘陶俑)。左3图为戴帽、穿袍服的男子。左4图为头上簪花、穿襦裙的侍女(四川重庆出土汉代陶俑)。左5图为束巾、赤膊、赤足、穿禈的杂技艺人(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拓片)。右图为穿袍服的侍者(陕西西安出土陶俑)。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汉代平民百姓服饰•三、妇女衣着•1深衣: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绕襟的层数有所增加,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汉代妇女宽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复原绘制)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参考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木俑复原绘制)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本图为穿三重深衣的妇女(陕西西安红庆村出土加彩陶俑)•2袿衣:汉代妇女所穿的华丽的衣服,服式似深衣,底部由衣襟曲转盘绕而成两个尖角。•《释名·释衣服》:“妇女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3、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但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汉裙多以素绢四幅,连接拼合,上窄下宽,一般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汉代妇女的襦裙图(参考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复原绘制)•4.裤:穿着于袍内•a.袴kù古代裤子皆无裆,仅以两只裤管套在膝部,用带子系子腰间这种裤子只能遮护胫部,膝盖以上完全赤露,所以只能穿在裳里面,如不用外衣将它掩住,是被视作“不恭不敬”的。衣、裳、袴三者并用,虽能将全身掩住,但在活动中不注意,仍有可能露出下体。因此,古人在行、卧、坐、跪时都有规矩。《礼记·曲礼》:“暑毋褰裳”。古代没有椅、凳,一般席地而坐,为了不让下裳散开,人们往往采取跪坐的姿式,若是将腿伸直而坐,叫“箕踞”,则是大不敬。•b.穷袴•穷袴将袴身接长,上连于腰,并在两股之间连缀一裆,有裆但不缝合,用带系缚•c.裈kūn是合裆之裤。最早是西域居民所穿,便于骑射。战国以后,汉族人也广为采用。但受传统习惯影响,上流社会不着于外,只有军人及农夫仆役为活动方便,才单独穿裈。•四、佩绶shòu汉代是封建社会成熟时期,职官品级,除了在衣服冠巾上有严格区别外,在腰间系束的带子上,也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挂佩组绶制度也是汉代服饰中的一大特点。“组、绶”都是用丝带编成的饰物,“组”用来系腰,实际上是一条较狭窄的丝绦;“绶”是一条较宽并织有丙丁纹的丝绦tāo,以绶带的颜色和头绪多少来区分官职大小。绶带和官印都由朝廷统一发放,因为是系在官印钮上的,所以也叫“印绶”,或称“玺绶”。“印”的质料有玉、金、银、铜等;绶的长短、颜色和织法也明显不同,使人一望便知佩绶人的身份。•六、妇女的发式汉代妇女发式考究,有“迎春髻”、“垂云髻”、“飞仙髻”、“瑶台髻”、“盤桓髻”、“同心髻”、“倭堕髻”、“百合分髾髻”,最有名的应属“堕马髻”了。a、堕马髻:产生于汉代。多认为是梁冀(桓帝皇后之兄)之妻孙寿所创。垂于脑后一侧的下垂式髻,形如人将从马上堕落。梳堕马髻的妇女(陕西西安红庆村出土加彩陶俑)•b垂髾shāo:也叫“分髾”,是汉代妇女的另一流行发式。特点是将头发梳成各种发髻后,在髻后垂下一绺头发。梳分髾髻、穿深衣的妇女(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镀金长信宫灯铜人)•c步摇:步摇是妇女的重要首饰之一。其制以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随着行走时步履的颤动,下垂的珠玉便不停地摇曳,故名“步摇”。d巾帼:是妇女的一种假发。其制用金属做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头上,再绾以簪钗。因只用于妇女,所以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汉墓出土头戴巾帼的哺乳妇女陶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