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基本框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基本框架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内涵历史条件性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产生性质物质与实践、联系矛盾社会的结构、动力、主体认识的本质、过程、真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绪论部分试题不多,题型为客观性试题。考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内涵:主体、性质、对象、内容、广狭二义(此考点本身理论内涵丰富,但对于公共课考生而言属纯记忆性内容)2.历史条件(重点考点理解记忆型)表层: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三大工人运动马恩革命实践深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3.理论来源(重点考点理解记忆型)表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深层:意识形态的继承性4.性质: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属难点,但非高频命题点)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主要记忆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多重含义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及主要代表人物唯物论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前提性问题哲学的定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表述——谁明确提出几方面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性同一性含义——功能——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可知论唯心主义可知论彻底的可知论不彻底的可知论二、辩证唯物论反作用反作用决定1.物质观考点群(1)核心概念物质范畴(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重点考点①物质的存在形态:自然存在物(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宇观天体、场、反物质)及其运动形式;社会存在物及其运动形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物质性的社会关系,物质性的社会活动)。②列宁物质定义的定义方式——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来把握物质(3)难点考点①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一维性)、空间(三维性),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③物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4)次重点考点①物质的特性: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独立性(外在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依赖性(可反映性):依靠意识所反映、被意识所指导的实践所改造。②时空无限性原理: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这一原理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和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5)命题热点①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唯物,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②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唯物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质性——“半截子”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观定义方式——根本特性——存在形态意识观实践观实践的本质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语言外壳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虚假映像意识的能动作用——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生理调控性——能动作用的条件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唯意志论——机械论——宿命论大发现之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世界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它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及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也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2.意识观考点群(1)核心概念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性的同时,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重点考点①虚假映像的客观“原型”②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和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控性。(3)难点考点①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②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③意识主观性的不同主体表现(4)次重点考点①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近似感觉特性②意识从自然界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③意识能动作用发挥的条件: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5)命题热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承认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运用客观规律的条件。反对唯意志论、机械论、宿命论。3.实践观考点群(1)核心概念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重点考点①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感性物质活动)、自觉能动性(理性思维指导)、社会历史性(客观条件制约)。②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和精神文化创造活动)。(3)难点考点①实践的地位: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将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性的社会性);实践在不断的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实践对物质世界改造的物质性活动),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②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命题热点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对人进行报复”、“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承认矛盾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否认矛盾普遍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方法论意义永恒发展——运动变化发展——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过程论两大特征量变质变规律-质、量、度。适度原则-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三大规律普遍性特殊性矛盾范畴——矛盾对立面——矛盾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内容矛盾主要方面矛盾非主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原因和结果——特性:时序性、反馈、多样性必然性和偶然性——两种趋势——二者关系——方法论意义本质和现象——假象与错觉——方法论意义可能和现实——现实的含义——可能的复杂性形式和内容——方法论意义五对范畴归纳和演绎——概括一般,推论个别分析和综合——分解和整合认识对象具体和抽象——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主观对丰富复杂客观的把握与说明四个方法矛盾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辩证的否定观——三段式——方法论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二者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原理(一)两大特征1.普遍联系考点群(1)核心概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重点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承认世界物质统一性):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整体联系,实践联系。(3)次重点考点①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之一。②联系的客观性(坚持唯物论的体现):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③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4)命题热点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在动态中考察事物出发点;普遍联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普遍联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2.永恒发展考点群(1)核心概念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难点考点①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发生变化。②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3)重点考点过程论原理: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4)次重点考点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之一。(5)命题热点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形态新);对旧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内容新);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前途新)。(二)三大规律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它即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规律是一般规律或称普遍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考点群(1)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2)重点难点热点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促进事物的量变,最终实现事物的质变。要全面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③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原理: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其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指每一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又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不同于一般,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全面地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次重点考点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外因关系原理性质根据决定发展方向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加速、促进条件影响延缓、阻碍2.量变质变规律考点群(1)重点考点①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②适度原则: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2)次重点考点①质(区分不同的事物):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③量(区分相同的事物):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发展原因内因外因通过影响过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合上的可量化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