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期末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在管道纵断面图上,横坐标表示(管线长度)、纵坐标表示(高程)。3、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运输量大)、(运输距离短)、(密闭安全)。4、五大运输方式是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5、管道输送中所遇到的流态一般为:热输含蜡原油管道为(水力光滑区)、小直径的轻质成品油管道为(混合摩擦区)、高粘原油和燃料油管道为(层流)。6、“旁接油罐”工作的输油系统的优缺点是(便于操作,对自动化水平要求不高)、(增加投资、产生生油品的蒸发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剩余压力不能被应用)。7、“旁接油罐”工作的输油系统的工作特点是(各泵站的排量在短时间内可能不相等)、(各泵站的进出口压力在短时间内相互没有直接影响)、()。8、“从泵到泵”工作的输油系统的优点是(统一的水力系统,可以利用剩余压力)、(对自动化水平要求较高)、()。9、“从泵到泵”工作的输油系统的工作特点是(各站的输油量必然相等)、(各站的进出站压力相互直接影响)、()。10、翻越点可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方法判别。11、解决动水压力超压的方法有(设立减压站)、()。12、解决静水压力超压的方法有(增加壁厚)、(自控阀(或减压站)自动截断管道)。13、翻越点后管道存在不满流的危害有(浪费能量)、(增大水击压力)。14、解决翻越点后管道不满流的措施有(换用小管径管路)、(终点或中途设减压站节流)。15、线路上存在翻越点时,全线所需总压头应按(起点与翻越点)的高程差及(起点与翻越点)的距离计算。16、选择输油泵机组的原则是()、()、()、()。17、串联泵的优点是()、()、()、()、()。18、长输管道工况变化的原因分为()、()。19、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全线输量(减小),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增大),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减小)。20、当管道某处发生堵塞时,全线输量(减小),堵塞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增大),堵塞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减小)。21、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2小),泄漏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泄漏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22、当管道系统的工况发生变化时,调节措施可以从(改变管道的能量供应)和(改变管道的能量消耗)两方面考虑。23、改变离心泵特性的主要方法有(转速调节)、(叶轮切割)、()。24、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主要方法有(改变泵站工作特性)、(改变管道工作特性)、()。25、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有(泵站调节)、(阀调节)、()。26、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流量)、(粘度)、(管径)和(流态)。27、热油管不同于等温管的特点就在于(输送过程中存在摩阻损失和散热损失)、()、()。28、热油管道摩阻计算的特点是(热油管道的水力坡降不是定值)、(热油管道的摩阻损失按一个加热站间距来计算)。29、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流量)、(温度)、(粘度)和(管径)。30、影响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主要因素是(输油量)、(加热温度)、(环境条件)、(管道散热条件)。31、轴向温降公式的用途有(确定加热站、泵站的数目和位置)、()、()、()。32、热油管道摩阻计算的方法有(按平均油温的粘度作计算粘度)、(根据粘温关系式)、()。33、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是(分子扩散、剪切弥散、布朗扩散、重力沉降)、()、()。34、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是(油温、原油与管壁的温差、流速、原油的组成、管壁材质运行时间)、()、()、()。35、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36、热油管路当u(TR-T0)>3时,管路特性曲线出现不稳定区,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37、当发现热油管道进入不稳定区时,要尽快使其回到稳定区。可采取的措施有()、()、()。38、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39、长输管道停输的原因分为()、()。40、热油管道的启动投产方法主要有(冷管直接启动)、(预热启动)、(加稀释剂或降凝剂启动)。41、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泵机组的动力费)和(加热用的燃料费)。42、顺序输送一般用于输送(成品油)和(原油)。343、沿程混油的机理是(对流传递)、(扩散传递)、()。44、一般来说,层流时,(管道截面上油流流速分布不均匀)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紊流时,(扩散传递过程)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45、影响管路终点纯A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油量的主要因素是(两种油品的性质)、(、油品的质量)、(油罐的容量)。46、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两种油品的性质比较接近,允许的混油浓度较高,或二者的储罐容量较大,允许混入的另一种油品较多)。47、顺序输送中的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时的平面,它以()流速向前移动。48、混油段在管道终点的切割方法有(两段切割、三段切割、四段切割、五段切割)和()。49、顺序输送中混油在管道终点的处理方法有(送回炼厂重新加工)、(掺混后供用户使用或降级处理)、()。二、简答题1、简述热泵站上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2、简述热油管道运行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不稳定工作区。3、简述原油析蜡和管壁结蜡对轴向温降和摩阻的影响。4、简述等温输油管道设计计算的步骤。5、如果一条长输管道存在翻越点但设计中没有考虑,投产后管道的输量会怎样变化?为什么?6、热油管道摩阻计算时,为什么要按一个加热站间距计算?。7、简述热油管道为什么会存在最优运行温度?8、确定加热站的进出站温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运行中反算总传热系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根据总传热系数的变化判断管道散热和结蜡情况?10、维持进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管道会不会出现不稳定区,为什么?11、简述热油管道出现不稳定工作区的条件。当发现管道进入不稳定区时,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回到稳定工作区?12、在热油管道预热启动过程中,为了减少混油和保证管道投产的安全,管道投油后应注意哪些问题?13、简述热油管道的启动投产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4、简述热油管道停输后管内油温的变化过程。15、简述输油管道工况变化原因及运行工况分析方法。16、简述输油站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17、简述热泵站上站内循环流程的应用范围。18、简述热泵站上反输流程的应用范围。19、简述泵站上压力越站流程的应用范围。20、简述加热站上热力越站流程的应用范围。421、简述热泵站上全越站流程的应用范围。22、简述热油管道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23、简述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24、简述顺序输送中减少混油的主要措施。25、简述顺序输送中为什么会存在最优循环周期?26、简述架空热含蜡油管线停输后管内油温的变化过程。三、等温输油管道分析题1、某等温输油管,全线地形平坦。全线共设6座泵站,等间距布置。正常运行时,每站三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工作,输量为Q。如果管道输量减少1/3,请给出最佳的调节措施(开泵方案),使全线能耗最小(已知管道流态为水力光滑区)。2、某等温输油管道,四个泵站等间距布置,每站四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从泵到泵”方式工作,第二站与第三站之间有一分支管路间歇分油,管道布置如图。不分油时,各站三台泵运行,输量为270m3/h,分油时,分油量为90m3/h,输往末站180m3/h。问分油时,应对运行的泵组合及泵站出口阀进行哪些调节?哪种方案最好?说明理由(已知管道流态为水力光滑区)。3、某等温输油管,沿线设有三座离心泵站,采用“从泵到泵”方式工作,管道纵断面及稳定时的水力坡降线如图示。首站进站压力不变。如果2-3站间A点发生泄漏,泄漏量为q。试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分析泄漏后,全线输量及各站进、出站压力的变化趋势,并示意画出稳定后全线的水力坡降线?A1#站2#站3#站4#站末站支线5四、等温输油管道计算题1、某φ325×7的等温输油管,全线建有两座泵站,采用“密闭输油”方式工作,每个站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工作,管道纵断面数据见下表。管道全长82km,计算该管道输量可达多少?已知全线流态为水力光滑区,每台泵的特性方程为:H=270.5-10280Q1.75m(Q:m3/s)。首站进站压头为20米油柱,油品计算粘度υ=4.2×10-6m2/s,站内阻力忽略不计。纵断面图数据如下:测点12345里程(km)020407082高程(m)2027.53082.330.42、某φ325×7的等温输油管道,全线只有一座泵站,管道全长60km。管路纵断面数据见下表。计算该管道输量可达多少?里程(km)020405060高程(m)0482115562己知:全线为水力光滑区,站内阻力忽略不计。油品计算粘度6102.2−×=νm2/s首站进站压力201=∆H米油柱首站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工作,每台泵的特性方程为:75.120602.290QH−=米(Q单位为m3/s)3、某φ325×7等温输油管,原设计为一座泵站,全线里程高程见下表。为了提高输送能力,拟铺设一段30km长的φ325×7的副管。问①铺副管后管道输量可达多少?②副管段铺在什么位置最好?已知:全线在水力光滑区。首站两台离心泵串联,每台泵的特性方程为:H=290.2-2060Q1.75m(Q:m3/s)首站进站压力△H1=20m油柱,油品计算粘度ν=2.2×10-6m2/s,站内阻力忽略不计。测点12345里程(km)030527485高程(m)0482115562五、热油管道计算题1、一条φ426×7的埋地热油管道,年输量600万吨,加热站间距50km,维持进站油温Tz=35℃运行,正常运行时,K=2.2w/m2℃(以钢管外径计),原油比热C6=2100J/kg℃,T0=10℃。如果距进站20km范围内管道的总传热系数上升一倍,其他参数不变,求加热站出站油温应为多少?并分析能耗(燃料、动力)的变化特点。2、某φ426×7的热油管道,全线设有4个热泵站,管道允许的最高、最低输油温度分别为65℃、30℃,全线地温T0=2℃,所输油品比热为C=2100J/kg℃,平均密度为852kg/m3,油品65℃时的运动粘度为5.3×10-6m2/s,粘温指数为0.036,热泵站间距及管路总传热系数(以钢管外径计)见下表,全线各站维持Tz=30℃不变运行。站间编号1234站检举(km)42.03938.245.0K(w/m2℃)1.952.202.401.80①求该管路的允许最小输量Gmin;②在输量Gmin下,哪个加热站的热负荷最大?最大热负荷是多少?③在输量Gmin下,哪个加热站间的摩阻最大?最大摩阻是多少(已知流态为水力光滑区)?3、某φ529×7的热油管道,加热站间距55km,管道输量为950t/h,维持进站油温35℃不变运行,全线地温T0=2℃,所输油品平均比热为C=2200J/kg℃,平均密度为860kg/m3,油品65℃时的运动粘度为10.5×10-6m2/s,粘温指数为0.036,管道总传热系数为1.8W/m2℃(以钢管外径计)。已知管道内流态为水力光滑区,摩擦升温忽略不计。①用轴向温降公式计算加热站的出站温度;②用平均温度法计算加热站间的摩阻损失。4、一条φ610×8的埋地热油管道,年输量为850万吨(一年按350天计算),加热站间距为50km,维持进站油温TZ=35℃不变运行。站间管道根据总传热系数的不同分为3段,在出站25km的范围内,总传热系数为1.9w/m2℃;在进站15km的范围内,总传热系数为2.1w/m2℃,在中间10km长的管段上,总传热系数为3.2w/m2℃(总传热系数按钢管外径计算),管道中心埋深处的自然地温为7℃,计算温度范围内原油平均比热为2200J/kg℃、平均密度为860kg/m3,原油60℃时的运动粘度为15×10-6m2/s,粘温指数为0.038(原油粘度按粘温指数公式计算),摩擦升温忽略不计。①根据进站油温计算该站间的出站油温TR;②用平均温度法计算该站间的摩阻损失(已知流态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