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ppt课件全解-通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阶段特征:1、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垄断组织形成,大企业时代到来,以科技为依据、以提高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经济模式基本成熟,标志着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3、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以欧美工业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具体表现:一、经济上:1、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③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④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型工业出现:电力、汽车、电器产品、石油工业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③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也引发了列强重新分配世界的激烈斗争④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⑤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注意可持续发展。2、垄断组织(大企业)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厂的纷纷建立,工厂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均归资本家所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力、煤炭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大企业即垄断组织(国内财阀、国际联合公司、跨国公司等)。与中小企业相比,垄断组织的特点是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由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信条,政府与垄断组织联系密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成就工业动力蒸汽动力电力和内燃机动力动力机器蒸汽机内燃机工业布局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世界工业带形成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是资本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人类进入了垄断(大企业)时代。大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现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组织形式。巨大影响生产力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兴起,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考: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政治: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太平天国运动。②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③思想:向西方学习、中体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政治: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②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③思想: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3、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3)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影响:(1)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2)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3)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1)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3)工业革命后,到19C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狂潮,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二、政治1、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成熟:议会民主、公民自由、政党政治2、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3、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经济:美德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核心地位动摇。2)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德意日资本主义制度不成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严重;成为战争策源地4)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三、思想文化领域1、思想:自由主义盛行,但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2、科技:1)电的应用和发明:2)相对论和量子论:3、文艺: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2)艺术:后印象派绘画;4、电影与电视。(上海单科)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上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问题:(15分)(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或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美国世纪:“金元帝国”的形成,或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13分)1.1)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一流强国,一战前的扩军备战影响到英国经济的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日不落帝国”逐渐走向衰落:2、1)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2).垄断组织托拉斯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3).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4).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新战争,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5).二战后美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6).(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金元帝国;7).二战后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8).通过冷战,美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深人到欧洲等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西方文明史》(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1分)答案: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分)材料二:1500年~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表材料二中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4分)国家数量(艘)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合计77031616661答案:16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2分)早期殖民扩张中实力的变化(荷兰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等)(2分)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3)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3分)答案:英国。(1分)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3分)(如写出海军力量强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也可适当给1分,但此处总分不超过3分。)材料四: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12%,德国l3%,法国10%。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材料五:世界贸易总额(4)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答案:英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1分)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1分)国际分工加强;(1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分)(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或殖民体系形成)(4分)材料六: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6)经济全球化是不是“馅饼”和“陷阱”?请说明你的观点。(3分)答案: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危机四伏的“陷阱”。(1分)理由: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掌握这主动权;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等。另一方面,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2分)•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泰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当时泰国面临哪些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一、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变革时代•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大变革:•⑴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⑵阶级关系的变化:•①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⑶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①表现:儒道法墨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B.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反映平民阶层利益。•C.法家:“以法为本”,主张除国君外,都要受法律约束。•②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1、历史作用:•⑴政治上:•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的转变,使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⑵军事上:•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⑶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土地私有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国实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基础。•⑷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⑴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压迫:如:刑法严酷。连坐法。•⑵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⑶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⑷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5)对忠孝、诚信、仁义、贞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