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商朝时治理国家靠占卜靠祭祀,说明了王权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祀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外战争也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祭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是否最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3.在传统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这一建筑特点主要反映了A.天人合一的思想B.长尊幼卑的观念C.敬天法祖的传统※-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D.阴阳流转的理念【答案】B【解析】从材料“……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可以看出当时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制下长尊幼卑的等级观念,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点睛:材料“……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是解题的关键。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B.皇权至上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宗法制的条件下,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基础分配政治权力是其基本特征,嫡长子继承则是其核心要素。因此,立嫡成为了皇位继承最正统的标准,而继承者本身是否有贤能、才干则并不重要,因而导致了大量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授民授疆土。与材料强调皇权至上的弊端不符,排除A。郡县制是地方的行政制度,与材料强调皇权至上的弊端不符,排除C。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与材料强调皇权至上的弊端不符,排除D。5.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一般而言,古人避讳是有一定规则的。皇帝的避讳自然是为了体现皇权的独尊和至高无上,以加强皇权。所以选择D。AB与皇帝制度不符,C虽然是皇帝制度的特点,但是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6.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锦衣卫D.刺史【答案】B【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是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官职,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尉负责掌管军事,不具有监察职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锦衣卫、刺史具有监察职能但不是最早的,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甚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B.“以至万世而为君”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D.“功过五帝,地广三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秦始皇每天要批阅很多的奏章,很晚才休息,这是因为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下,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事无大小,都由皇帝决策,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权至上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决策的失误,因此B符合题意。而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关系,排除A;中央机构各官员进行商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大权集中在皇帝,C错误。D项在专制体制下,民主观念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的形成9.宋太宗(939一997)诏:“国家若无外优,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亊,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灌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B.内乱頻仍国势衰弱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答案】A【解析】据材料“宋太宗……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了防止分裂割据,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过度集权的政策,导致国家积贫积弱,故A项正确;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没有内乱频仍的现象,故B项错误;宋代也没有外戚宦官横行不法的现象,故C项错误;宋太宗时期也没有变法改革,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学生应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理解,这反映了地方分裂割据的背景,据此可以联系出重文轻武、过度集权的政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0.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A.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B.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C.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D.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行政区划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地方官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A项符合题意;B项并未说明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D项材料并未体现。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1.《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答案】B※-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1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御史弹劾丞相,并非是争夺相位,也并非有意挑战丞相的权威而是行驶检察权;因此A.B两项错误;D项错误,检察权和宰相行政大权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无法比较。监察官员和丞相的相互制约,体现的是加强皇权的思想,故选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分权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不悉其行”的“行”指的的是品行,用了品行不好的官,就算得到应用的惩罚,但老百姓已经受苦了。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其说是历史题,不如说是一个打着历史幡的语文阅读理解题。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与课标教材似乎无关,其实隐性考查学生对科举考试的理解和认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B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1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正式设立,故A项错误;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两项。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制1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答案】C【解析】“军机处设在皇宫内”的初衷就是便于要务保密和皇帝宣召,A、B两项正确;在清代,“行走”的意思※-精品人教版试卷-※※-推-荐※下-载-※.就是临时调遣的非专任官职,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并未提到遴选的标准,故C项符合题意。17.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