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一、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的感情。•二、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修辞表达感情的特点。•三、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四、有感情的朗诵和背诵《再别康桥》。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追求“爱”,“自由”和“美”1916年考入北大,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音。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异,8月回国。在上海任銀行行長和霓裳服裝公司總裁時的張幼儀“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去世,年仅51岁。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梁启超证婚人的祝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最自由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年轻的徐志摩是在1921年春天走进康桥的。这一个特定的春光明媚的季节,成了志摩和康桥永恒的春天;那些不能释怀的日子,成了志摩一生的感动。志摩也算是个见过真山远水的人,但他却毫不迟疑的断言:“我感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在康河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1928年作者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当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朗读本诗,体会作者情感。•荡漾•青荇•浮藻•长篙•满载•mànsù•bānlán•yàng•xìng•zǎo•gāo•zài•漫溯•斑斓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再读本诗,注意韵脚和句式排列,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再别康桥的音乐美A,押韵.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再别康桥的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感情:惆怅,惜别节奏:轻柔,和谐语调:舒缓,低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只身告别,缓步飘然,难舍之情连用3个“()”向西天的云彩作别,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淡淡的无奈与感伤.又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欣赏诗歌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轻轻古人送别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告别的人,而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只身告别,缓步飘然,难舍之情连用3个“()”向西天的云彩作别,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淡淡的无奈与感伤.又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欣赏诗歌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轻轻作别云彩比喻拟人金柳诗歌赏析着重写()是夕阳下柳树生动色彩的描绘,好象“”,写出其形态的美好,也传达出诗人的()之情、“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欢喜与喜爱新娘金柳夕照比喻:即打比方,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明喻暗喻借喻比喻词像是成为共同点:都有相似性侧重写()康河的水草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棵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摇荡,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不仅体现物我合一,还表达诗人对康河永久的()情怀,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眷恋诗人为什么“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水草招摇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做的梦境。这里融情入景,将人带进梦一般的意境中。清泉浮藻留恋之情诗歌赏析彩虹天上的彩虹彩虹似的梦彩虹似的梦作品简析•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作品简析•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作者一生追求着自由,爱情和美,但社会现实却迫使梦想难以实现,并且几乎破灭,粉碎了他的所有理想和美梦。•(“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似乎已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快乐情绪达到顶点。诗歌赏析放歌二~五节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撑一支长篙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物极必反,乐极()诗歌赏析诗人由()回到现实,情绪()。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笙箫,诗境回复寂然。连夏虫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充满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极致。梦境开始低落生悲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作品简析第五节中,诗人的感情到达了高潮,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作品简析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身告别悄声飘然与开头()诗人是那样舍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河与我一同伤感。这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更加()。同时也有一种()的韵味。诗歌赏析回环呼应深情眷恋洒脱第七节又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作品简析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1难舍难分挥手作别云彩图2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3更加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榆阴浮藻清潭图5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6情绪低落黄昏夏虫沉默图7难舍难分招手惜别云彩图再别康桥愁(轻轻)(金柳、波光、青荇、水草……)(悄悄)喜愁绘画美(色彩与意境),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同时,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三轮诵读,知人论世•彩虹似的梦的追寻与幻灭•因为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追求“爱、美、自由”,在剑桥留学期间,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事与愿违,当时的中国,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社会现实如此残酷,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他苦闷彷徨。•康桥夕阳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及彩虹,正如诗人自由的理想王国,它给了诗人欣慰、兴奋。当回到祖国,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与理想王国做深情告别为什么徐志摩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离婚与失恋的影响。•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他是结过婚的。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徐志摩听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婚。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他说: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仪的工作,最后张幼仪同意了,之后两人关系更好,一礼拜一封信。离婚后他立刻回到了英国,却发现林徽因已经到美国学建筑学。可能林徽因的父亲认为徐志摩当女婿不适合。此刻,老婆没了,恋人没了。两脚踏空,心悲凉。总结•《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拓展阅读:赏析《沙扬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