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的建立❶时间❷人物❸事件❹都城❺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方针: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4.影响: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❶目的:❷表现:❸影响:民族政权并立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契丹族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2世纪初期女真族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916年)(1038年)(1115年)第7课---第8课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南宋的偏安金灭北宋1127年女真族崛起金灭辽1125年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金与南宋的对峙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宋金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辽北宋金南宋西夏西夏和议双方内容影响北宋、辽(澶渊之盟)辽朝撤军,宋朝给辽岁币。辽宋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北宋、西夏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和平,双方贸易兴旺,西夏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南宋、金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由于和平,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三次和议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的兴盛农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1)传入占城稻(2)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5)南宋后期棉花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1)北宋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在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棉纺织工具先进。(2)定窑、汝窑瓷器别致;景德镇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2)都市繁荣的表现:人口百万;店铺增加;到处开设;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市镇商贸区;商品琳琅满目。(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4)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期完成。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原因表现谚语—生产工具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国)1206年蒙古灭西夏1227年蒙古灭金1234年南宋与蒙古灭对峙40多年忽必烈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朝灭南宋1276年文天祥、陆秀夫抗元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意义:蒙古1206金西夏南宋元畏兀儿吐蕃大理行省制度汉化政策民族融合127112791227--12761227123412471251回波斯人阿拉伯人汉人畏兀儿蒙古人3.民族融合的发展(1)表现:(2)意义:a.汉人开发边疆b.边疆各族内迁c.契丹、女真等族汉化d.回族开始形成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第11课元朝的统治二、行省制度的建立▲▲▲(1)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下设六部;设负责全国的;设负责。(2)地方:设立,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1.台湾: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藏:由宣政院直接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西藏地区。从此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3.新疆:设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地区。澎湖巡检司琉球都市生活1.开封、临安、大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2.开封、临安城内有瓦子、勾栏3.杂剧成为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4.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已经出现宋元都市和文化生活宋词元曲北宋:苏轼词风豪放飘逸两宋之交: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辛弃疾继承苏轼豪放词风、报国情怀1.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2.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体裁:编年体通史巨著时间:战国到五代书法绘画1.书法:“宋四家”--苏黄米蔡,元赵孟頫。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神品”。人物司马迁司马光时代西汉北宋著作《史记》《资治通鉴》著作内容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战国到五代著作体裁纪传体通史编年体通史著作特点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比较:活字印刷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指南针交通火药宋元--陆上丝绸之路通向西方交通要道;元朝--陆路交通网覆盖全国;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马可.波罗行纪》科技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元代--王祯转轮排字法记录书籍《梦溪笔谈》❶汉代------司南---最早的定向工具;❷北宋末年---开始运用于航海❸意义:❶唐朝--发明火药;❷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❸宋元时期--广泛运用于战争;④元代--发明火铳⑤意义:课堂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二: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朱子语类》(1)结合材料一,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藩镇割据,君弱臣强(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的知识扼要分析北宋吸取五代藩镇的教训,怎样“尽夺藩镇之权”的?(6分)答:①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②削实权: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③制钱谷: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3)朱熹的评价是否正确?你的看法如何?(4分)答:有一定道理。北宋初年过分集权,造成地方财政困难,给北宋积贫积弱埋下了祸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一《中国史纲要》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主要条款是:一、南宋称臣于金,并且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国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三、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中国史纲要》(1)材料一、二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4分)(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2分)(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个盟约的内容(4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4分)答:北宋与辽签订的有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签订的盟约。两次议和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担;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结合材料一,指出“苏湖”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4)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1)你认为材料一中作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材料二中元世祖“遂一天下”是在哪一年?(2分)(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什么?(2分)元朝的“宣政院辖地”和“琉球”分别指现在的哪一地区?(4分)(3)元朝的“大都”指的是今天的哪个城市?(2分)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2分)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河北地区,那么你将会受到哪个机构的管辖?(2分)答:❶北京。❷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❸中书省。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