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1姓名:陈玉丹班级:09外教七班学号:0906017004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摘要问候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交际功能,中西方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问候语也不尽相同,本文以通过分析问候语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探讨汉英两种语言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价值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必要对语言交往进行跨文化研究,这类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关键字:问候语、文化差异、文化背景ChineseandWesterngreetingsembodiestheculturedifferenceAbstractThegreetingisaveryimportantcommunicativefunctions,asthedifferentcultur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greetingsareendlessandsame.Thispaperanalysisthesocialfunctionsandtheuseingofgreeting,anddiscussestwokindsoflanguageofgreeting,andpointsouttha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the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differentmodesofthinking,differentvaluesfortheeffectofusinglanguage,andillustratetheforeignlanguagelearnersandusersarenecessarytolanguagecommunicationforcross-culturalstudies,thiskindofresearchhelpstopromotethedifferentlanguageandculturebackgroundofmutualexchangesbetweenpeople.Keywords:greeting、culturedifference、culturebackground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2引言问候是日常交际中最基本的一种礼仪。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基本上都是从相互问候开始的,问候语作为传递礼貌的媒介,虽然不能传递具体信息,但在社会交际中却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确认交际双方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构建维系一种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陌生人建立社会交往,它还可以打开话题进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问候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一种礼貌行为。但同样是问候,中西问候语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中西问候语的差异1.招呼语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去哪儿?”“忙什么哪?”“上班去?”“下班了?”“上街去?”“回来了?”等等,问话具体,种类繁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主要是根据见面时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文后语,大都脱离了他们产生初期那种对人表示关心、讲究具体实用的特点。人们见面时说出这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其实并不要求对方明确回答,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较,只要发出的信息被对方知道了,就算实现了打招呼问候表示友好和礼貌的目的。但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常常会产生误会。比如把“吃了吗”误解为对方要请他吃饭,把“到哪儿去”误解为对方在打听、干涉他的行动自由等等。还有的外国朋友认为,既然你已经看到人家“回来了”、“上班去”、“正忙着”,却还要问,这不是多余的吗?很显然,他们是把虚化的问候语跟字面完全一样、实义的询问语等同起来了。其实汉语中的“吃了吗”、“到哪儿去”这类招呼语,和英语中的招呼语“Howareyou?”其语用功能并没什么两样。这说明汉英问候语在其功能及使用方面是相同的,但其文化内涵及其所可能涵盖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一种语言中认为有礼貌的说法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认为有礼貌,不同的问候语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规范。就内容而言,汉语问候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常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作为话题,如多大年龄,干什么工作,收入多少,是否结婚,有几个孩子,身体如何等等。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决口不谈这些话题,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3这与人们不愿涉及对方隐私的文化心理有关。汉文化中用表达关切之情的许多礼貌说法在西方人看来会感到“爱干涉他人的私事”或“爱给人下命令”,因此听话人会因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而极为反感。这类询问他人行动去向及个人情况的问候语在西方人看来都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行动自由,听话人会感到极为反感,一点儿也感觉不出是礼貌行为。这种差异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2.称谓语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的内涵上不完全等值。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及汉语具体和复杂,表现的较为笼统和模糊。二者的差别上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讲备份,长幼有序。汉语中的称谓常用数字表示排行,如大哥、二弟、三妹、四叔等。而英语中没有这种习惯。Brother即可指兄,又可指弟;Sister即可指姐,也可指妹。其次,汉语称谓分血缘,内外有别。汉文化非常注重父系亲属的身份和地位,有“爷爷”“奶奶”“伯伯”“姑姑”等称呼,相应的母系亲属则称谓“姥爷”“姥姥”“舅舅”“舅姨”等,而英语中grandfather即指“爷爷”也指“姥爷”;而uncle则除了“伯伯”“叔叔”外,更有“舅父”“姨夫”“姑父”等许多含义。最后,汉语亲属称谓重性别,男女分明,而英语中cousin一词即可指表兄弟,也可指表姐妹。究其根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属为背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非常重视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受传统的“长幼有序,男女分别,亲疏分明”的宗法血统关系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其亲属称谓体系庞大,内涵复杂。汉语的亲属称谓体现具备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过分强调。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人们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家庭内部,血缘关系比较淡薄,亲属关系松散,家庭结构简单。绝大多数家庭是有两代人组成,子女成年后即使没有组成新的家庭,也往往要离开父母另择住处。因此没有必要需别亲属称谓中的直系、旁系、父系、母系,甚至没必要分清男女。亲属称谓中表现男、女、父系、母系的亲属关系都是等距离的。此外在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想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无论是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叔叔、奶奶、大叔、大娘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亲密和尊敬,即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关系网表达亲近之意。因而在选择称谓时根据被称呼对象的特点尽可能的亲属称谓中关系最为亲近的称谓语。这也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情同手足”等宗族社会的影响。而这一想象在英语民族中是极为罕见的。英语民族血统观念淡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和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民族特性相悖的。3.告别语的差异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4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betterbegoingnow.Youmustbeverytired.”)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I’dbetterletyouhavesome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Ihavetogetupearly.Imustgo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IthinkI’dbetterbeleavingnow.It’sverynicetohaveatalkwith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here.”、“Don’tcomeanyfurtherwithme,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slowly.”、“Walk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shouldIwalkslowly?”(“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slowly.”、“Walk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comearoundagainwhenyouhavetime.”(“有空再来。”)或“Givemybestregardstoyour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一位美国人在和他的中国朋友告别时说:“我会保持联系。”可是这位中国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只言片语,便抱怨他不讲信用。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词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此外,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别,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时间不早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方文化中是被认为不礼貌的。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英问候语的内容差异如此之大,在实际交际中产生的文化冲撞也就更多,假如一个中国人对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初次见面就无所顾忌地谈起上述那些话题,会被认为非常失礼。而中国人不仅不会反感,反而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有其历史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耕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居。由于久居一地,世代繁衍,人际感情自然会特别深厚,这就是中国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因。“中庸”原则也把人的个性心理规范于一个统一“和谐”的秩序之中,更使人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5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于就生活问题问长问短,不仅不觉得涉及个人的隐私,还成了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有效手段。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以私人生活作为寒暄问候的话题了。西方盛行的则是个体本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同样有其历史缘由。西方社会的经济很早就不是以农耕为主,而是以手工业和商业立国。当时的人民不是长期安居,而是经常流动,社会充满竞争。这正体现了工商经济的特点,也造成了人们血缘观念的淡薄。不仅个体对群体的依附程度比中国人小得多,而且群体对个体的约束也远比中国松驰。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观念十分流行。早在古希腊时期,个体性就已经成为世界观的核心,当时一批哲人无一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