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场地设计结课论文班级:2010级建筑学一班学号:2010164125指导教师:刘波姓名:吴婷2此时此地此建筑建筑学一班2010164125吴婷摘要:场地设计是基于建设项目设计的需要,从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层面而言,场地分析可以理解为项目选址的分析与论证;从微观尺度的景观设计而言,是对场地内各种设计条件的综合分析,包括对与场地有关的区位条件、区域交通条件、区域人口条件、区域人文条件、区经济条件、区域气候条件、区域地理条件等进行分析,和对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地质;动、植物资源、历史文化遗产、水文、地面建筑物、地下埋藏物等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为建设项目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指导。场地设计涉及到建筑布局(总平面),竖向关系,管线布置和景观设计中的很多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形象和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特别是公共建筑,通常是用地紧,功能复杂,与环境关系密切。关键词:场地、建筑、设计、环境、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招投标制度的实行、土地拍卖、房屋买卖、物业管理等市场机制逐步推广和有效实施,促进了建筑市场的繁荣。人们对建筑环境的优劣有了深刻的认识,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不顾实际条件与可能盲目建设;盲目追求容积率及密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历史文化传统;破坏生态环境;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没有长远、全局观点,只图眼前利益等,使得城市环境恶劣。因此,场3地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在许多建筑设计、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建筑观设计项目与现场环境不和谐,有的是不尊重生态现场条件,对现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的是不尊重现场人文环境,现场的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灭性破坏,场所记忆消灭,缺失场所感;有的选址不当,是在不适宜建设的地方开发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问题,卫生问题,如果在河洪区、山洪区、泥石流区、地震活跃地带建设,甚至会付出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代价。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是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进行很好地进行场地分析。因此正确掌握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设计师所必须知道的。设计方案的构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任务书和基地条件综合了解的结果。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一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阶段,二是解决问题的阶段。在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决定后者。场地分析就是设计的前期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过程。对问题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后,场地的功能和设计的内容也就自然明了了,也为下一阶段的设计构思指明了方向。真正的设计过程就是设计师透过场地所分析出来的潜在性的问题,并且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把场地内各种因素科学地、艺术地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设计方案。场地分析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方法,为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这也就是场地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我们需要明白,场地设计不仅是对物的考虑,跟需要加入对人的考虑。太多时候,4我们习惯了“场地设计”这类词汇,而忽略掉了其使用主体本身的使用状况。我们也习惯了场地作为物的特性的存在,却忽略了作为物的使用者——人的存在!因此,站在场地设计的背后,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历史的沿革,寻找出“巷陌里弄,大院胡同”的精神文化的出路。内容:场地的概念:场地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是我们对外在某一区域的空间限定,具体说来应该包括:(1)场地的自然环境——水、土地、气候、植物地形、环境地理等(2)场地的人工环境——亦即建成空间环境,包括周围的街道、人行通道、要保留的周围建筑、要拆除的建筑、地下建筑、能源供给、市政设施导向和容量、合适的区划、建筑规则和管理、红线退让、行为限制等。(3)场地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及社区环境、小社会构成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师对工程项目所占用地范围内,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工程的全部需求为准则,对整个场地空间进行有序与可行的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经济与使用效益。其内容包括如下两个大点。(一)场地分析1、场地地理特征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地址,水文;2、规划建设的要求;3、自然环境条件;4、人工环境条件;55、场地设计的社会原则(二)场地设计的制约条件1、建筑基地2、基地高程3、基地安全4、基地交通5、建筑高度控制6、密度以及容量控制7、绿化控制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场地设计的内容更多的是在考虑场地内部与外部关于物的考虑而很少涉及到人自身的需求,而我们知道场地的设计与开发是为人服务的,如此内容的导向性势必导致“南辕北辙,舍本逐末”的设计倾向。因此,站在今天的时代前沿,我们应该回到场地最初的意义当中,探寻出场地应该拥有的场所精神。场地总体布局场地总体布局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为整个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确立基本思路,为方案从构思、创作到进一步深入设计提供基本框架,使建筑物的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条件彼此协调,有机结合。要做好场地总体布局不仅要明确该阶段主要内容,了解基本要求,还要明确场地设计项目的建设性质,分析其使用功能,了解使用者的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从功能性质,空间特性和场地自然条件开始分6析用地布局、用地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在交通、空间和视觉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建筑布局的过程是方案形成的过程,在接到项目设计任务后,设计者应进行现场勘察,建设用地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植被景观、现状建筑物分布及周围环境等形成感性认识,对影响建筑布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处理,还要综合考虑日照、通风和防火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场地设计的前期工作,为后期具体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布局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塑造外部空间的过程。通过建筑布置对空间形成不同的限定方式,从而产生封闭感强弱不同的空间效果。同时还要组织好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场地出入口的设置,交通流线的组织,场地道路系统的组织,场地停车系统的组织,以及场地绿地的配置,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相互协调的整体。场地分区场地分区是场地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场地布局的起点,如果说场地布局是为整个设计确立一个大的基本框架,那么可以说场地分区则是为布局而确立的一个大的基本框架。场地分区有以下两种方式:一、集中的方式。在用地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采用适当集中的划分方式,将用地划分成几大块,将性质相同的用地尽量集中在一起,利于边角地段的利用,可以保证基地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减少闲置的地块,同时也增大了可使用的用地面积。二、均衡的方式。在用地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这时分区与基地利用常出现各部分用7地不够均衡的现象,某一部分的用地过于宽松以致用地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2)实体布局此处的实体是指场地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布局同其他要素的布局组织一样,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要处理好自身形态,这将为内部的功能与空间组织乃至形式处理奠定基础。二是要处理好同基础以及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场地设计的意义所在。3)交通安排交通流线系统的组织安排是场地布局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组织的侧重点是如何在场地的各区域之间建立交通联系,或者说考虑的是各部分之间以及他们与外界之间的交通联系形式,这种联系是场地中各部分联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中的交通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流线体系的确定和停车组织方式的确定这两个方面。从单一流线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基本的流线组织方式,包括尽端式和通过式;流线的不同类型,包括合流式组织形式和分流式组织形式;停车系统是场地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组织,包括停车方式的选择和布置方式的选择两个层次的问题。停车场的几种类型,包括地面停车场、组合式停车场、多层停车场。停车场最好布置在建筑物的侧面或正面入口的两旁等位置会更好,特别是在基地有几边临近外部道路时。4)绿地配置从使用上来看,建筑物以及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更趋硬性,因而在布局时它们体现出了更多的规定性,而绿地的功能制约更具有弹性,8配置方式更为灵活,这是绿地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从场地整体构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建筑物是场地中的核心内容,交通系统是联系的纽带,那么绿化和景园设施起到的则是平衡、丰富和完善的作用。它是维系场地整体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配置绿地有着两个层次上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即使使用上、视觉上具体的局部性的要求;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绿地的配置同样需要考虑场地整体的布局结构和组织形态的构成问题。绿地配置的基本形式则包括边缘绿地、独立绿地和集中绿地等三个方面。竖向布置尽管竖向布置的结果必然要对基地的原始地形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并不应该将其理解成仅仅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程。实际上,竖向布置与设计是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的综合利用的过程,应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硬地对那个各项场地内容的标高以及舒畅组织地表雨水的排除。竖向布置得基本任务包括:确定场地的整平方式和设计地面的连接形式;确定场地中各建构筑物的地坪标高和广场、活动场、停车场等建构设施的整平标高;确定场地中道路的标高和坡度,组织场地的雨水排除系统;按需要设置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工程构筑物。另外还包括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及土石方的平衡等内容。1、整平方式。一种是平坡式,即把设计地面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各部分的坡度和标高均相差不大。另一种是台阶式,即将设计地面处理成标高差较大的几个不同的整平面,在各整平面之9间以挡土墙、护坡、台阶等形式连接。2、标高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室内外高差可取0.45-0.6m,最小不应小于0.15m,保持这一高差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周围的雨水能顺利排除,避免室外雨水浸入室内。3、雨水的排除。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管线布置场地中的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各类管线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设置,管线与管线之间应保证一定间距,同时与场地中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树木之间同样应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地下管线布置的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当管线的布置出现交叉的情况时,应按以下原则来处理:燃气管道应位于其他管道之上,给水管应在污水管道之上,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面,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当管线布置发生矛盾时,则应遵循下面的原则: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应避让不可弯曲的管线,施工量小的管线应避让施工量大的管线。场地设计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满足前期规划与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设计者——使用者”的长效机制,在动态中把握对场地环境形态的塑造和对不同人群的心理认知——这一点应该10被设计者牢记,并且反映到初期对场地设计的考虑中来。通过周期性的对既有场地空间进行观察,记录人们的使用频率、效果、满意度,对场地环境保持持续的设计认知,加深对场地环境特征的理解,并最终反馈到对场地环境的塑造与再塑造上,使所设计的场地真正做到为人们所享用、所乐道,成为一种与人们活动互相补充,与人们发展互相促进的状态,变成一处具有生命力富有场所感的空间形态。我想,这是作为今后建筑师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对人性诚挚的考虑带入到对场地的设计中来,这是对现有设计体制的一场变革,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接受与否”的过程,但这场变革是符合人们的需要的,也是符合时代的发展的!因此,作为建筑师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分析关于场地的客观的物的存在,更应该回到关于场地的主观的人的需要。脱离了使用者的场地只是一处死寂的风景,而缺乏对真切人性的关怀。从场地——场所,这不仅是对人在空间上的叠加,更是对场地既有环境的凝聚与升华,“欢声笑语”终究比“姹紫嫣红”更能打动人心,而“场所”作为精神实体的存在,其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