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人类社会发展应该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正方:重义轻利付艺君、薛雪、谢亚琦反方:重利轻义刘潇潇、喻瑶瑶、李青欣开场、付艺君:社会的发展,只是说利益重要的话,的确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不择手段,勾心斗角的事情,在一般人人的思维惯性中,都是默认诚信的重要性。“重利”了是否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呢?“重义”是否就说可以不顾利益,做亏本买卖呢?还有,重什么轻什么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那么究竟人类社会发展以什么为基础?一、立论环节正方一辩、付艺君:义利问题,有如古埃及的斯芬克司之谜,困扰了人类数千年。今天,我们重提这个话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说,经济发展了,看客多了,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了。出于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我们认为,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所谓利是指利益和好处,而义是调节、引导和评价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价值体系。义,有大仁大义,有假仁假义,人类要追求的当然是站在人类立场上符合进步趋势的正当的义。第一,义利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人类既离不开义,也离不开利。但矛盾有主次,位置有先后,轻重是相互比较而言的。重义轻利,就是说,义是第一位的,而利是第二位的。人类社会,应“义”字当先,宜导利,宜制利。第二,人类社会风雨征程,始终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重义轻利,二是重利轻义。重义轻利是人类指路的明灯、航行的座标,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是一轮光辉夺目的太阳。而重利轻义只会导致见钱眼开,惟利是图,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是人类堕落的开始、毁灭的起源。古罗马的灭亡不就是长鸣的警钟么?第三,从历史来看,重义还是重利,反映了两种人格价值。孔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刚直不阿的令狐孤、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慷慨赴难的秋瑾,重义轻利,正气凛然,这,才识人类灵魂的核心,才识民族正义的脊梁啊!第四,从现实来看,发展中的中国更应重义轻利。在过去,那越穷越光荣的年代,空洞的口号,压抑了人民正当的利益追求,这其实是最大的不义。今天的中国,已从轻利的怪圈中走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本是最大的义举。却有人被金钱迷住了眼,走上了重利轻义的企图,拐卖人口、叛毒走私、卖淫嫖娼、抢劫偷盗、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种种丑恶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再次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啊!泰戈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就飞不远了”只有提倡重义轻利,人类才能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反方一辩、刘潇潇:我们要指出,对方你们主张重的义,那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吗?如果没有这个利益,你们的重义不就是空谈吗?刚才对方举了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对此,我方也深感痛觉,但那是见利忘义啊,我方也是反对的。我方认为,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利,即利益,制人类为生存发展所需的东西;义则是一种合宜的道德规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价值选择。第一,就义利作用而言,利是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义呢,只是通过对利益关系的调节,来间接得影响社会发展。正是在对自身利益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人类从洪荒蛮野走进现代文明的瑰丽殿堂。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一语道破这种真谛:“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第二,就义梨的各自特征来说,利是根本的、绝对的,义则是非根本的,相对的,而且义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划分义与不义,从来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相反,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来说,利则永远是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离开了具体现实的利,抽象空洞的义,不是流于虚伪,就是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对方主张重义轻利,无异舍本逐末。人非利不生,何为不可言。第三,人类的一切时间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生存发展这一根本利益。正是为了捍卫共同利益,人类才用政治、法律、(铃声)道德、教化等手段来平息冲突,惩罚罪恶,倡导和平,弘扬美善。正是在这崇高使命的召唤下,人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思考、求索,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地拼命、奋斗。文天祥“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横刀向天下”,布鲁诺焚身广场,这些仁人志士无不把天下、国家的利同自身的利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化为人生的崇高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寻常百姓--你,我,他,同样也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大家都慷慨解囊,共建“希望工程”,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面对这一切,我们没有理由不大声疾呼: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二、攻辩环节第一轮正方二辩、薛雪:孔子把义利看成是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正人君子,当追求义而不追逐利,他看不起追逐利润的商人。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反方二辩、喻瑶瑶:墨家肯定人追求功利的合理性,既言个人私利,也谈天下之利。法家则走向与儒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重利轻义,重视个人私利。在承认个人私立重要性的基础上,以严刑峻法来规范个人的行为,防止个人为了追求私利而损害公义。墨家和法家的义利观,是对儒家义利观的回应和扬弃,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第二轮正方一辩、付艺君:孔子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义——诚信也,孔子过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也就说明了“以义生利长久之计也!”现在社会以诚信为先,处处求诚信,当我们走向社会,走向招聘市场时不难发现,招聘的标题大都是“诚聘”为什么要选择“诚”?“诚”也就是“义”!当你们在这里大谈应该重利轻义时,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个反方真正的走向过社会。我想假设如果你们现在身在社会,拥有一家大型的公司,下面拥有上千的员工,你是希望你的员工监守岗位,还是时常换新呢?我想没有人愿意每天要看的资料就是员工的辞职信吧?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从这里我们不难认识到义是安定兴旺的重要因素,所以重利轻义是不可取的!反方一辩、刘潇潇: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和统治地位,奉行义以为上的儒家义利观。特别是以宋代朱熹为首的大儒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与人欲绝对对立起来。中国社会多年被朱熹之流所误,从义利并举,走向极端的重义轻利。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社会长期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守成而不进取。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归为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的原因之一,应该也不为过。慈不带兵,义不养财。义和利在狭义范围来讲是一对矛盾体。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先要打好这个基础。义气是精神领域的东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讲义气。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讲义气,但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说:他目前的困难只有经济帮助才能解决,可你跟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只能表示同情和声援(其实有很多人并不是真心的或者是不带心的随便口头上表示表示),这有意义吗。义气有时候需要借助经济才能表现的更直接和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多看重一点利益,少看中一点义气是有现实的实际意义的,别忘了人类能够存在,是因为地球上有许多物质的东西,这些物质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你去月球上讲讲义气看看。第三轮正方三辩、谢亚琦:在商业经营中,人们特别推崇诚信(此即义也)。义成为商人逐利的手段。正如古圣云:君子爱财(利,目的也),取之有道(义,手段也)。那种“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说教自不可取。但如果重义轻利也实在是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前些年,有人曾经批评儒家的义利观,说中国儒家文化重义轻利,看不起商人,士农工商,商在最后一位。儒家的义利观是不重利的。有人说,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大有把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原因归结为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其实儒家也说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认为,与义相比,利的确不重要,因为儒家所坚持的义利观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稳固,有利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如果儒家不把义放在利之前,那么在儒家看来,整个国家、社会就会重利轻义,而使整个社会极不稳定,甚至可能倾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其实对这样一个问题并没有更深入的思考。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说不重视利润,这其实并不符合事实,至少从国家总体角度上看,或者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利润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只是在文革期间,由于错误地批评所谓“利润挂帅”,才导致文革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成本上升。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也还是看重利润的,但由于当时一些政策的失误,导致国有企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有人就别有用心地煽动,说国有企业是公有制,所以就搞不好,言外之意就是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要想搞经济,就必须私有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么多年来,对市场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仍然有很多不足。很多人直接就把市场看成赚钱的工具和平台,至于其他方面,就很少顾及了。其实,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功能,是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当然,这种有效也是相对的,这种有效也有弊端和不足。过去人们耻于谈钱,这里并不都是不对的,重义轻利毕竟是现实人们生活中的美德,人们有理由看重这一点。现在人们只是一味地谈钱,也并不都是对的。很多人已经感受到在钱的支配下,人们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我们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社会,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西方后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对有害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加以约束和限制,才逐渐使他们的社会走上正轨。至于他们的义利观,我猜想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宗教信仰来传播的。中国没有那种所谓全民的或国家的宗教,但是,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比宗教的作用影响小。义,是一个国家无论在什么阶段下的道德基础,利,只是这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求。利当然很重要,只讲义,不讲利,无以生存。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是一个重利轻义的国家和民族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是很危险的。重利轻义,就很容易耽于声色犬马、歌舞升平,那就离国家的衰亡不远了。因为重利轻义,严重破坏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基础,这种基础被破坏,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结构就成了豆腐渣工程,完全不堪一击。反方三辩、李青欣:一个国家在世界的生存下去主要靠的是重利轻义,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任何事情合作首先讲究的是有没有利益可图,之后在谈该怎么去合作,怎么来分配之间所创造的财富。我只是正方观点:人类社会应该重利轻义,目前社会上是没有几个傻瓜是会为不给钱的工作而积极努力的吧!当时我并不表示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也只是占1%不到吧!利益是首要先决条件,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受到利益的驱使,是不会促使人们进步的,是会停滞不前。重义轻利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中国经过历朝各代的强化教育凡几千年仍未取得成功,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重义轻利”是违反人性的。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利”,激发人类进取的力量源泉是“利”,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是“利”。各国为利而战,公司为利而立,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没有好处谁会起五更。一个重义轻利的人非常难于同当代商品社会相容。出门坐车要掏钱(利),吃饭要掏钱,喝水要掏钱,穿衣要掏钱,住房要掏钱,就连上厕所都要掏钱。这个世界是个言利的世界,如何让一个重义轻利之人生存呢?他所接触的所有的人都是在和他言利,他如何和别人言义呢。纹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踊跃捐款捐物。但没有谁会不顾自己的生存而裸捐的。国家也不会鼓励大家如此鲁莽的。这件事儿可以很好地说明利和义的关系。首先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生活。这是自己的利,是第一位的。其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捐出一些钱物以表爱心,这是义,是第二位的。利又是义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自己的生活都很紧张,(利不足)又怎么能在他人有难时施以援手呢(何言义)。第四轮正方二辩、薛雪:有人一边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误导,导人以个人私利为原则,否则,天地诛灭之,使人不有“法天则地”之无私博爱。若人人都为个人之私利,则社会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友爱,也没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如:有的为己之私利而不顾他人之死活;重利轻义、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文明而砍伐、挥霍;为商业利益而失去了更宝贵的人类文明和由此宝贵的人类文明带给人类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财富。因重经济利益而带给整个社会、世界之污染(比如:空气、海洋、大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