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要遵循“六原则”【摘要】中学阶段学生初涉化学领域,正是打基础,初步建立化学学科思想,训练化学思维的最佳时机,学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课堂正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平台,是联系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的纽带。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由好学变成乐学,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引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阐述。1.兴趣引领中学学生的特点是身心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愿意去花费时间去研究外面世界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深刻勾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设计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物变化,增加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渴望;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化学趣味性实验,感官上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要研究学法高效用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仅研究教学法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换一下位置,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研究一下“学法”,即“教会学生学习”。讲一个问题之前,先假设我是学生,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如何才能透彻掌握?能否多方位巩固?教师研究学法,相对学生而言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相当的优势,所以教师不妨暂且充当一下“两面派”,体会一下教学中的辩证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逐一加以介绍。2.1具体化手法。元素周期律一章练习中有许多排序问题,如:原子半径大小,离子半径大小,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硷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金属性(非)强弱的排序等。对于这些问题就要具体到此类物质的具体性质,依据规律逐一解答。2.2联系实际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活中的化学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是未开拓领域,学生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当他们明白其中蕴藏的化学原理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了生活中的奥妙,这回让他们有成就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2.3口诀法。有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如“氧化还原反应”“周期律”等,概念多易混淆,且关系复杂,辨证性较强,采用此法即可免去学生学习中“阴差阳错”之苦。在讲“氧化还原反应”初期教学中,就让学生掌握八字诀“升……失……氧……还,降……得……还……氧。”此口诀在学习中起到理顺关系,提示引导的作用。3.上好习题课教师的讲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质疑、解惑,传授知识和技巧,二是控制课堂,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把练引入课内,这就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精选、精简讲授内容,提高讲授效率。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记忆力和思考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得到加深和充实。我们认为精讲的内容有下列几点:(1)注重双基讲重点;(2)突破难点讲关键;(3)易混内容讲对比;(4)同类教材讲典型;(5)新旧知识讲联系(6)一般规律讲特殊。4.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都有进步“分层教学”即是一种将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面向整体的学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利,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分层教学缓解了化学教学过程中严苛、枯燥的氛围,创造了一个愉快且充实的学习环境,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次良好探索。进行分层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们的学习近况和心理感受。分层教学是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基础偏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另外,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差生有可能通过努力取得进步,优生也有可能走向倒退,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状况,以便和教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5.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探索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现存理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探索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思路。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活动,探索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的结合,通过引导、探索、训练三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实验探索教学结构一般是启发质疑一实验探索一巩固扩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实验为基础,引、探、练结合。实验为基础,就是由教师设计出一系列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出,引导学生定向思维,引、探、练结合,就是每一个新内容的学习,都应把教师的设问引导、启发质疑、概括总结与学生的实验、观察、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结合起来,每节课都要结合学习内容安排一定数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练习,以加深理解,扩展思路。6.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时间及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化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科任教师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相信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的大力推行会让学生“吃”到一份好胃口、好心情、好营养的能力大餐,并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