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感情绪}注意心意志过程理现心理状态注意状态、心境、激情、应急、犹豫状态…..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和情绪过程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的侧面。心理过程的这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统一的关系。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心理活动,通常既是认识的,又是情绪的,也是意志的。任何意志过程都包含有认识成分和情绪成分,任何认识过程和情绪过程也都包含有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个性心理表征着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4、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第二章心理的实质现代心理学认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二、神经活动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弧的构成: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部位,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2、反射的种类1)无条件反射:它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反射。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2)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经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获得性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条件刺激物或信号刺激物。人的心理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一)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心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主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二是指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其产生的心理不同。能动性: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对客观现实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并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现实,进而创造出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形象,以此推动客观世界不断向新的方向发展.小结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第三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对维持正常的心理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1.感受性是人体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2.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指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性是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的。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是用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的。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一、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觉,是对感觉的深入。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二、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影响知觉整体性因素:1)知识经验。2).刺激物的组合特点:对不熟悉的事物进行知觉时,更多地依赖于刺激物的接近、相似、趋合和连续等组合特点,把它们知觉为有意义的整体。32.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事物本身的特点(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2)人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等)。3.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言语把它标示出来的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离、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三、知觉的种类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一)物体知觉物体知觉是指人们对物体特性的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种。(二)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对人的知觉(他人和自我)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2、社会知觉效应在他人知觉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并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它方面的品质和特征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期望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指在生活中人们真心期望常常会变成现实的现象。(三)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1)视错觉(2)运动错觉——似动(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3)形重错觉(4)时间错觉(5)方位错觉四、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一)培养观察力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直观教学是指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等形式。4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规律。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差异律)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活动律)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协同律)三)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消除刻板印象4、重视运用近因效应5、合理运用期待效应第四章记忆•记忆的一般心理学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有何作用?: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2、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证。二、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一)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为进一步加工做准备。又叫感觉登记。感觉记忆是记忆的入口通道。感觉记忆的特点:(1)感觉记忆的储存容量非常大,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2)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封不动地直接加以登记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存的时间非常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4)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如果没受到注意或加工会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或加工就会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也有人称其为工作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是一种信息加工器,把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去。能够整合来自环境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处理当前的活动。短时记忆的特点:信息保持时间约为2秒~1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信息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具有明确的意识性;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以上的记忆。5信息储存库,长久储存信息长时记忆的特点:•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终身的;•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非常巨大。•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三、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划分1、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关于技能和习惯的记忆。绝大多数程序性记忆是不能言传的。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2、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规则概念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陈述性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也称情节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以及其发生背景的记忆。其信息是以表象的形式储存。(1)动作记忆动作记忆,也称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经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2)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观性。(3)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因此,又叫情感记忆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对与特定时间地点无关的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语义记忆是以相互联系的概念或图式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二)根据记忆的意识划分记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1、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而不管信息识记过程是否有意识。2、外显记忆概念: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面临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它的特点是,强调信息提取过程的有意识性。(三)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四、记忆的加工过程及其规律记忆是一个过程:识记(编码)、保持(储存)和回忆与再认(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一)识记1、概念识记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是输入信息和初步编码的过程。2、种类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6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二)保持与遗忘保持是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