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验项目:实验一:Linux环境下进程管理实验室:耘慧402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成绩评阅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4.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二、实验性质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2.进程的控制: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3.用fork()创建一个进程,再调用exec()用新的程序替换该子进程的内容;利用wait()来控制进程执行顺序。三、实验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要求:必做四、实验环境1.实验环境:Linux系统开发环境2.知识准备:(1)Linux系统开发环境搭建;(2)Linux环境下GCC编译器的使用;(3)语言中函数定义与调用、指针和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结构的定义、动态内存的申请等预备知识。五、实验内容及步骤①实验内容:(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2)进程的控制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3)用fork()创建一个进程,再调用exec()用新的程序替换该子进程的内容;利用wait()来控制进程执行顺序。②实验步骤:1.进程的创建1.1进程UNIX中,进程既是一个独立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实体由若干个区(段)组成,包括程序区、数据区、栈区、共享存储区等。每个区又分为若干页,每个进程配置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PCB的数据结构如下:(1)进程表项(ProcessTableEntry)。包括一些最常用的核心数据:进程标识符PID、用户标识符UID、进程状态、事件描述符、进程和U区在内存或外存的地址、软中断信号、计时域、进程的大小、偏置值nice、指向就绪队列中下一个PCB的指针P_Link、指向U区进程正文、数据及栈在内存区域的指针。(2)U区(UArea)。用于存放进程表项的一些扩充信息。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私用的U区,其中含有:进程表项指针、真正用户标识符u-ruid(readuserID)、有效用户标识符u-euid(effectiveuserID)、用户文件描述符表、计时器、内部I/O参数、限制字段、差错字段、返回值、信号处理数组。由于UNIX系统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为了把段的起始虚地址变换为段在系统中的物理地址,便于实现区的共享,所以还有:(3)系统区表项。以存放各个段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等信息。系统把一个进程的虚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逻辑区,有正文区、数据区、栈区等。这些区是可被共享和保护的独立实体,多个进程可共享一个区。为了对区进行管理,核心中设置一个系统区表,各表项中记录了以下有关描述活动区的信息:区的类型和大小、区的状态、区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引用计数、指向文件索引结点的指针。(4)进程区表系统为每个进程配置了一张进程区表。表中,每一项记录一个区的起始虚地址及指向系统区表中对应的区表项。核心通过查找进程区表和系统区表,便可将区的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1.2进程映像UNIX系统中,进程是进程映像的执行过程,也就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实体。它由三部分组成:(1)用户级上、下文。主要成分是用户程序;(2)寄存器上、下文。由CPU中的一些寄存器的内容组成,如PC,PSW,SP及通用寄存器等;(3)系统级上、下文。包括OS为管理进程所用的信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1.3所涉及的系统调用fork()创建一个新进程。系统调用格式:pid=fork()参数定义:intfork()fork()返回值意义如下:0:在子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返回值为0,表示当前进程是子进程。0:在父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返回值为子进程的id值(进程唯一标识符)。-1:创建失败。如果fork()调用成功,它向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PID,并向子进程返回0,即fork()被调用了一次,但返回了两次。此时OS在内存中建立一个新进程,所建的新进程是调用fork()父进程(parentprocess)的副本,称为子进程(childprocess)。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许多特性,并具有与父进程完全相同的用户级上下文。父进程与子进程并发执行。1.4核心为fork()完成以下操作(1)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进程标识符进入fork()后,核心检查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建立一个新进程。若资源不足,则fork()系统调用失败;否则,核心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唯一的进程标识符。(2)检查同时运行的进程数目超过预先规定的最大数目时,fork()系统调用失败。(3)拷贝进程表项中的数据将父进程的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数据拷贝到子进程表项中,并置进程的状态为“创建”状态。(4)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所有文件对父进程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文件表项中的引用计数加1。(5)为子进程创建进程上、下文进程创建结束,设子进程状态为“内存中就绪”并返回子进程的标识符。(6)子进程执行虽然父进程与子进程程序完全相同,但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注意子进程的PC开始位置),然后根据pid变量保存的fork()返回值的不同,执行了不同的分支语句。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运行结果1〉分析:由于函数printf()输出的字符串之间不会被中断,因此,每个字符串内部的字符顺序输出时不变。但是,由于进程并发执行时的调度顺序和父子进程的抢占处理机问题,输出字符串的顺序和先后随着执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与打印单字符的结果相同。运行结果2〉分析:因为上述程序执行时,lockf(1,1,0)锁定标准输出设备,lockf(1,0,0)解锁标准输出设备,在lockf(1,1,0)与lockf(1,0,0)中间的for循环输出不会被中断,加锁与不加锁效果不相同。运行结果3〉分析:程序在调用fork()建立一个子进程后,马上调用wait(),使父进程在子进程结束之前,一直处于睡眠状态。子进程用exec()装入命令ls,exec()后,子进程的代码被ls的代码取代,这时子进程的PC指向ls的第1条语句,开始执行ls的命令代码。七、实验总结经过这次上机实验的学习,我们一共做了三道题,碰到的第一问题是Linux系统并非我们通常使用的Windows系统,还未上手便已产生畏惧的心理;碰到的第二个问题,在刚开始搭建环境的时候,..后面的的并非手打而是按Tab键引出之后的代码,之后陆陆续续的一些小问题,在老师、学长耐心的帮助下相对轻松地解决了,相比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课件的演示,最大的不同是我更加的直观且真实触摸到了这一学科,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了当时逻辑并不清晰的抽象问题——什么是进程,我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会更加热爱这个学科并受益匪浅。附录源程序清单〈程序1〉#includestdio.hvoidmain(){intp1,p2;while((p1=fork())==-1);if(p1==0)putchar('b');else{while((p2=fork())==-1);if(p2==0)putchar('c');elseputchar('a');}}程序2〉#includestdio.h#includeunistd.hmain(){intp1,p2,i;while((p1=fork())==-1);if(p1==0){lockf(1,1,0);for(i=0;i50;i++)printf(child%d/n,i);lockf(1,0,0);}else{while((p2=fork())==-1);if(p2==0){lockf(1,1,0);for(i=0;i50;i++)printf(son%d/n,i);lockf(1,0,0);}else{lockf(1,1,0);for(i=0;i50;i++)printf(daughter%d/n,i);lockf(1,0,0);}}}〈程序3〉#includestdio.h#includeunistd.hmain(){intpid;pid=fork();/*创建子进程*/switch(pid){case-1:/*创建失败*/printf(forkfail!\n);exit(1);case0:/*子进程*/execl(/bin/ls,ls,-1,-color,NULL);printf(execfail!\n);exit(1);default:/*父进程*/wait(NULL);/*同步*/printf(lscompleted!\n);ex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