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师训工作计划我校师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市区师训室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落实规范、提升质量、培育特色”为基本目标,借助中国教学学会这一发展平台,抓好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提升点,进一步调整完善“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机制,推动我校师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工作目标坚持专家引领与校本培训结合,依托教研、科研、培训、电教、后勤保障“五位一体”,全面丰富教育素养,培养各级名师。二、主要工作一是把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继续实施“青蓝工程”,继续实行“导师制”,加强新教师上岗培训。聘请资深教师为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分层次指导,加快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节奏。二是借助中国教育学会这个平台,对全体教职工分阶段实施全员业务进修和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有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法律法规内容,又要有学科内容、专业知识、校本内容等。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进修、自修、讲座、办班、座谈、讨论以及出外考察和聘请专家、杰出的同行来讲学等。三是推进“名师工程”。遴选学校“名师”,争取更多教师进入省、市“名师工程”行列,扶持若干教师成为全国名师。争取到培养一批省市级青年骨干教师、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建成一支能够承担市区级兼职教研员任务,承担公开课、研究课和观摩课任务,在市有较大影响、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群体。设立名师工作室,为名师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名师”成为“名家”。发挥名师品牌效应,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四是继续实施全员赛课制度。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比武、优质课评选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继续实施小课题研究制度、三案导学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五是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实行教师交流制度。选派教师赴名校学习,学习优良教风学风。邀请名师来我校上课,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六对于每年一度的省远程暑期网上研修培训,在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加强集中和分散研修有序开展,严格组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争取研修最大实效。三、具体措施(一)搭建“五个平台”,确保教师培训顺利开展。(1)网络平台一是充实校园网站技术力量和物质装备,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育科研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制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博客网页,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二是建设教师QQ群,为教师互动交流提供方便。三是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在线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2)培训平台实施专家引领,广开“师”路。一是邀请名家名师到我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踪指导,实现专家高层次的引领与我校实际的有机结合。二是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三是定期举办业务干部工作研讨会,继续举办教育干部培训班。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将互动机制引入教师培训之中,采取体验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以“读书节”活动牵动学习,树立“持久战”的培训理念,不搞“一次性培训定终身”,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进行研修培训,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举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研修培训活动。利用暑假,组织部分教育教学骨干参加高校教育教学研修班。二是举办“暑期教育骨干读书会”,利用暑假举行2—3天的“读书会”活动,集中学习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论,交流各学校的新做法、新举措。三是每年举办1—2次教学论坛,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积淀经验,结晶思想,鼓励老师们在互启中催生思想,在互动中共同成长。(3)教科研平台继续加强教研协作体机制建设。确立“开门拓视野、关门搞培训”策略,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落实教师全员培训方案,建立“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开展集中研训活动。开展“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年举行一次“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4)展示平台做好名师选拔工作。积极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做好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比武”系列活动,先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特色,提高教学效益。通过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5)学校工作平台一是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和不同要求。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个人实际,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且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档案”。(二)遵循“扬我师德,提我师能,锻我师艺”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校本研训,精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1.扬师德,奠定从教之基。高尚的师德境界,是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根基。本学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和《第十九中学关于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处理规定》,继续采取领导测评、教师互评、学生参评、家长联评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落实好期中期末的评教活动,对违反师德要求的行为坚决查处。2.提师能,把握立教之本。教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决定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把专家名师“请进来”,切实发挥好教师发展基地的专业引领作用。今年继续与中国教育协会深入合作,每月安排专家名师进校讲学,突出在高效课堂打磨、特色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推进、年级管理、班级管理、特长生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助推全体教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坚持让优秀教师“走出去”,在考察交流中成长,在切磋对比中提高。本学期将派继续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安排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班主任培训活动;继续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深化联盟校之间的交流,开展各学科校际同课异构活动,以取长补短,培育我们自己的特色。坚持“关上门搞研究”,开展校本培训系列活动。(1)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树立职业发展目标,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变“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实现自主发展。(2)开学初举行教师专业技能考试,引导教师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开展高考试题研究。成绩计入绩效考评。(3)组织开展好“读好书增智慧”活动。认真组织好中国教育学会读书论文评选活动、省市区“百佳论文”评选活动以及校级读书“优秀个人”、“优秀备课组”等评选活动。正月十七前收交读书论文。(4)组织开展“学科周”主题活动。各学科以学科教研室、备课组为主导,精心制定活动计划,通过讲座、公开课、教法学法交流会、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教法研究与交流,学法研究与指导,培养学习兴趣,浓厚学科研究氛围。开学后进行讨论准备,期中考试前后全面开展。(5)落实“青蓝工程”。一是实行结对子、拜师傅等形式,为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落实好师傅,并明确师徒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实行捆绑考核。二是搞好新教师岗前培训。对新分配的教师加大指导和培养力度,通过随堂听课、同步备课、指导教法等形式,帮助他们度过教学适应期,要求他们“一年站稳讲台,两年做出成绩,三年成为骨干”。三是学校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对工作不满六年的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指导,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达标定级活动,落实结对帮扶,通过骨干引领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真正适应教书育人的要求。(6)落实“名师工程”,继续培育推出各级名师。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辐射作用。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形成在省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团队。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体局“三百”工程(研究100个课改专题,评选100节特色课例,推介100位课改能手)评选,省市区教学能手评选,教育学会电视展评课评选,进一步帮助学科骨干向各级名师迈进。同时,建立课例展示、名师讲坛、名师工作室等机制,给各级名师展示的舞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7)教学研究中心要加大课题管理力度,督促各课题研究组各项活动的落实,推进现有各级课题的研究实施,发现培养教科研先进典型。要带领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定期编印《教科研通讯》,加强教科研理论学习,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年级管理和教师教学发挥诊断引领的作用。(8)对于省厅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教师暑期网上研修培训,将总结去年集中研修阶段的得失,加强保障工作,坚持严密组织,严格管理,严肃考评,务求暑期远程研修实效。本学年学校将坚持落实教师系列评优奖励制度。每项集体活动后,进行课改之星、科研之星、读书之星等单项先进评选,在五四青年节及期中、一轮验收、期末时,开展教坛新秀、功勋教师、十佳班主任、模范园丁等综合评优活动,大力表彰在不同教龄段、不同岗位上素质高、业务强、敬业奉献、成绩突出的优秀教职工。新的一年是我校争创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建树区域特色学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研究意识,奉献意识,抢抓机遇,勤奋务实,高效协作,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第十九中学2月15日附:活动安排1、2月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2、收缴假期学习论文及新学期工作计划。3、新毕业教师的培训和结对子。4、青年教师全员赛课活动。5、骨干教师的培训。6、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对重点学科的教师全员培训7、省教师远程研修报名和培训8、迎接国家语言文字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