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自从帕多瓦(Padua)植物园成为世界植物园的范本以来,植物园设计对于风景园林师而言,成为一项艰巨而又荣耀的任务。它源于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全世界的植物聚集生长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具有科学的内涵和艺术的外貌。早期植物园的主要功能为教学和科研。植物园收集、引种植物,并按植物的系统分类,进行分区展示:树木园、岩石园、水生园等,如同一个露天的博物馆。上海辰山植物园处在另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植物种类急剧减少。此时,植物园的定义也随之产生变化,它不仅仅局限在植物的科学收集和引种,而更转变为构建一个多样性的植物生存空间。既要展示植物世界的奇妙,也要能够对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并能够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1]。我们希望借助于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底蕴以及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使辰山植物园具有无与伦比的特质。在满足教学、科研、保护等植物园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园区因地制宜地融入现有的山水环境中,保护、保持和恢复场地的自然特性和文脉,强调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为人服务的宗旨。既尊重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理念[2],又具有时代特征,并兼顾公园的游览功能,满足上海大都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处科普启智、科学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栖息地。1基地现状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系中,距离上海市中心区约35km。其东北面与著名旅游景点西佘山相望,南邻松江大学城,与A9高速公路和318国道相连,东面是轨道M9线,对外交通便捷。植物园所属地块多为平地,仅有一处独立山体辰山,缺乏地形变化,生境过于单调,地下水位较高,水质低劣,土壤偏碱,给植物的引种驯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东西走向的佘天昆路和南北走向的辰山塘运河将整个园区分割成3个部分,使各景区间的联系难度增加,尤其是园区内外的交通分工和组织的问题比较突出。2设计理念与总体布局在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场地特性的基础上,找出制约因素,遵循本地文化脉络,营造理想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根据植物园的功能要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园”的解析,即“园”摘要:占地面积约200hm2,主要由35个专类园和来自五大洲引种植物的绿环围合而构成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将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建成开放。因地制宜地融入到现有的山水环境中,发掘、恢复和保护场地的自然特性和文脉,强调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与欧洲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上海辰山植物园不仅提供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息地,而且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共识。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园;专类园;可持续性;环境;辰山文章编号:1000-6664(2010)01-0004-07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9-12-23;修回日期:2010-01-11Abstract:Abstract:InthemegacityofShanghai,anewbotanicgardenshouldcometolifefortheEXPO2010:35themegardenswillspreadacross200hectaresofland,framedbyaringoflaurelforestsfromallovertheworld.Notonlydidtheprojecthavetoallowfortheparticularclimaticandgeologicalconditionsofthespace,butitalsohadtomeetthehighestecologicalexpectations.Sustainabletechnologyandarchitectureaswellasaningeniouswatercleansingsystemcompletethesensationaldesign,whichcombinesChineseandEuropeanprinciplesoflandscapearchitecture.TheChenshanBotanicalGardenShanghainotonlyrepresentsthewholevarietyofNature,butalsostandsforcollaborationandsharingofknowledgeinaglobalizedworld.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botanicgarden;themegarden;sustainable;environment;Chenshan上海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PlanningandDesignofShanghaiChenshanBotanicGarden(德)克里斯朵夫·瓦伦丁丁一巨(Germany)ChristophValentien,DINGYi-ju克里斯朵夫·瓦伦丁教授04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字的各部首中包含了“山、水、植物”和围护界限等要素,从而勾画出能够反映辰山植物园场所精神的3个主要空间构成要素——绿环、山体以及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中心植物专类园区(图1)。植物园附属区如林荫停车场、河水净化场、科研苗圃、果园和宿营地等则分布在绿环外围的4个角上,总体结构简洁明了,功能分区合理。符合中国传统的造园格局[3],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图2、3)。绿环面积约45hm2,被城市道路、运河分割的3个地块有机连成一个整体,形成辰山植物园主次空间的分界以及主要外来植物的引种区,并且植物园的主要建筑——主入口综合建筑、科研中心和展览温室等巧妙地镶嵌在绿环上,丰富的竖向变化形成具有雕塑感的大地艺术景观。南面主入口的综合建筑将主入口、科普中心、接待服务中心以及行政管理等多项功能巧妙地构筑在一个屋檐下,节省了用地空间。科研中心(图4)与地形完美结合,屋顶绿化在视觉上与绿环浑然一体。展览温室(图5)采用单层铝合金玻璃网架结构,设3个展馆,展示8个不同气候区的植物。造型独特、晶莹透彻的温室亦为植物园东入口大堂,和佘山主峰交相呼应,构成一幅具有时代感的动人画卷。图1设计理念Fig.1Conceptsketch图2总平面图Fig.2MasterplanoftheShanghaiChenshanBotanicGardenN2空间构成根据植物园的功能要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园”的解析,即“园”字的各部首中包涵了“山、水、植物”和围护界限等景观要素,从而非常准确地构画出能够反映辰山植物园场所精神的3个主要空间构成要素——绿环、山体以及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中心植物展示区。融合与周围环境融合,反映特定的场所精神现状山体、道路、河道概念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自然观设计绿环限定植物园内外空间,园中有水有山有树,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水体绿环辰山105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通过绿环上下起伏的地形塑造,形成平均高度约6m,宽度为40~200m不等的环形带状地形,改变原场地多为平地,仅有一处独立山体辰山的地貌特征,构筑延绵的大尺度山水格局,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形成乔木林、林荫道、疏林草地、孤赏树、林下灌丛以及花境等多层次的植物生长空间,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植物园引种驯化奠定了良好的立地基础,基本解决了园区地形缺乏变化、生境过于单调的矛盾。绿环上的各段将按照与上海相似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别配置欧洲、美洲及亚洲等不同地理分区具代表性的引种植物(图6)。中心植物专类园区面积约63.5hm2,被绿环围抱,由西区植物专类园区、水生植物展示区以及东区华东植物收集展示区等构成。和绿环大尺度的地形塑造不同,该区基本保持原有农田、水网的尺度和肌理,仅通过微地形处理,专类园相对高程控制在0.8~1.2m左右,改善地下水位偏高的立地条件,西区专类园边缘由块石垒砌而成,构成能反映江南水乡景观特质的岛屿状植物专类园,具有浓郁的地域风貌。并且专类园内外空间的植物景观形成精致与粗放,多样与简单的强烈对比。辰山植物园共设置约35个植物专类园,分4种类型,第一类是世界图3专类园模型Fig.3Themodelofthemegardens图4科研中心效果图Fig.4Theperspectiveoftheresearchcentre图5展览温室效果图Fig.5Theperspectiveofthegreenhouses图6绿环植物规划图Fig.6Vegetative-geographicconceptforthering364506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8各地植物园普遍设置的,按照植物季节特性和观赏类别集中布置展示区,如月季园、春花园、秋色园、观赏草园等;第二类是为增加植物园游园的趣味性,吸引某类特殊人群或为游客科普活动设置的园区,如儿童植物园、能源植物专类园以及染料植物专类园等;第三类是结合植物园的研究方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专类植物收集和引进植物新品种展示区为主,如配合桂花品种国际登录,建设桂花种质资源展示区,收集华东区系植物,建设华东植物收集展示区等;第四类是根据辰山植物园场地特征营建的特色专类园区,如水生植物专类园、沉床花园和岩石草药专类园等。水是植物园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利用中心区现状河道和鱼塘开挖面积适中的湖面,形成湖泊、河道、湿地、溪流、池塘等富有变化的水景序列,突显地带性水乡景致。水生植物专类园(图7)收集、展示不同类群的水生植物品种,着重表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同时强调科普性,展示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景观,主要通过5个不同主题的专类园系列表现。鸢尾园位于整个水生植物专类园的东南侧,东高西低,落差1.3m,结合矮墙形成了适合不同鸢尾——旱生鸢尾、湿生鸢尾及水生鸢尾——生长的3个典型生境,成为国内收集鸢尾种类最多的鸢尾专类园(图8)。南侧及东侧设置小码头广场和木栈桥,满足游客集散、休憩的需求,加强鸢尾园亲水性。蕨类专类园由富有变化的3个起伏的土丘围合成谷地地形,种植高大乔木,形成郁闭小岛,与对面的鸢尾园开敞空间形成对比,在林下结合造雾系统种植各种蕨类植物如树形蕨、荚果蕨等。睡莲与王莲园池位于水生植物专类园的中心,通过木栈桥与蕨类专类园及特殊水生专类园相连,荷叶状游步道漂浮水上环绕成种植池,睡莲、王莲等沉水植物生长其间。图7水生植物园平面Fig.7Generalplanofthewatergardens图8鸢尾园平面、剖面图Fig.8Groundplanandcrosssectionofirisgarden7湿生植物专类园3条平行水渠有效构建水生、湿生及旱生生境,展示自然水体沿岸植被分布模式,即形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深水区无植物的梯度变化特点。特殊水生植物专类园收集所有能在上海生长的水生植物品种,作为科普科研的场所,29种水生植物类型在这里充分展示,水池大小有3种,深度各异,通过池中基质断面形态、基质营养条件、酸碱度等因子的变化,模拟了自然条件下的典型11种生境,为收集、展示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及沼生植物等4大类型水生植物提供了科学的物质基础,清晰地表现了它们的生态群落特征、系统进化进程及不同生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挡土墙园路鸢尾池鸢尾圃鸢尾池鸢尾圃园路挡土墙鸢尾圃鸢尾圃园路鸢尾圃园路挡土墙湖桥草坡坡度1:3湖座凳矮墙干燥地生长的鸢尾潮湿生长地的鸢尾座凳矮墙广场小座凳信息亭湖岸坡07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面积约16hm2的辰山山体则运用生态恢复手法进行处理,作为现有乡土植物的保育区,保护好现有的地带性植被,强调植物园的生态保护功能。依山势构筑安全便捷的道路系统,在顶峰构建观景平台俯瞰全园,引导游人参观考察辰山的立地条件和植被演替的互动过程。对山体的东西两侧采石场遗址进行改造,形成独具魅力的岩石草药专类园和沉床式花园,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佘天昆公路以北为科研苗圃区,面积约30hm2,主要从事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分类、引种驯化,遗传育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