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第三章资源环境管理理论目录•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第二节管理科学•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环境管理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1、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很多要素(element)所构成的一个整体。•2、要素: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3、联系:联系是指一个要素的存在与变化同另一个要素的存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也称为耦合。•4、环境•系统以外的部分称为系统的环境,它是存在于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作用的事物的总称,为系统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或接受系统输出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对其环境的作用称为输出,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为输入。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二)系统论基本观点•1、整体性观点•2、层次性观点•3、结构性观点•4、相关性观点•5、目的性观点•6、动态性观点•7、适应性观点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二、大系统论•(一)大系统概念•什么是“大系统”?这是一个至今尚未给出确切回答的问题。•一般说来,人们把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称为大系统。•譬如,现代化大型企业管理系统,大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电力网络管理调度系统,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等等。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二、大系统论•(二)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就是不把这个复杂系统看成一个高维的整体进行设计,而是分成多级(多层)耦合的子系统,上级须对下级子系统间的关联进行协调,或者分散地为每个子系统设计一个考虑了与其它子系统关联的局部控制器,通过把处在同一级地位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分离开来,并使他们各自都按着某种局部最优方式运行,而且一级系统能把这些子系统的工作协调起来,统一规划,达到整体上最优化的目的。•大系统理论应用较广泛的是分级递阶控制(HierarchicalControl)和分散控制(DecentralizedControl)。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二、大系统论•(三)大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资源环境管理的对象是全球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系统,是人类接触到的最大的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管理最终目的是解决目前全球生态系统这个大系统所存在的各种不协调问题,如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大系统角度出发。•因此,大系统理论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三、控制论与控制论系统•(一)控制论原理•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根据控制论的一般原理,控制是作用者对被作用者的一种能动作用,被作用者按照作用者的这种作用而行动,并达到系统的预定目标。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三、控制论与控制论系统•(二)控制方式•简单控制:不考虑系统承受的外部干扰和控制对象执行控制指令的效果,只根据控制目标的要求以及对象在控制作用下可能行为的认识,制定控制指令。•补偿控制:根据控制目标来制定控制指令,同时要适时监测外部干扰,并考虑为抵消干扰可能增加的控制因素,而且要反映在控制指令中,通过控制把干扰的作用取消掉,这便是补偿控制。•反馈控制:监测受控对象的运行状况,把输出变量的信息,反向传送到输入端;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分析能够体现目标要求的控制变量与反馈信息进行比较,找出误差;再根据误差的大小调整控制指令,改变对象(受控对象)的运行状况,逐步缩小乃至最后消除误差,达到控制目标。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三、控制论与控制论系统•(三)控制论系统•控制论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四个•第一个特征,是要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第二个特征,是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第三个特征,是这种系统具有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装置。•第四个特征,是这种系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稳定,内部都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的机制,换言之,控制系统都是一种动态系统。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一)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1、人地系统•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发的复杂巨系统。人类各种活动形式与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是人地系统主要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实现着人地系统功能。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一)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1、人地系统•1)人地系统时一个复杂的巨系统。•2)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人地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4)人地系统是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5)人地系统时具有协同作用的系统。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一)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2、系统论对资源环境管理的启示•系统论为解决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人地关系和谐是资源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资源环境管理必须做好人地系统的研究。•研究重点:第一是存在于各人类活动因素之间、各环境因素之间、各圈层之间、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的流动,物质的交换、转化和循环;第二是人地系统中的平衡关系,反馈机制,自我调节能力,环境容量,资源性质,环境系统稳定性和敏感性;第三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二)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1、资源环境调控系统•控制论所研究的系统是由两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即控制系统与受控系统组成的。从控制论角度来看,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环境系统,实际是一个资源环境调控系统。第一节系统论、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二)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2、控制论系统为资源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资源环境管理是特殊的管理系统。•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资源环境管理问题。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管理学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管理的系统原理来自一般的系统理论。•系统是指集合了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而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管理者必须以系统思想树立整体观念,以系统分析方法了解事物的组成要素、结构、联系、功能、历史及其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管理学基本原理•2、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理是关于在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的原则,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即一切管理活动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要求管理者必须清醒地明确以人为中心来加强管理,反对和防止那种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重技术不重视人、靠权力不靠群众的错误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管理学基本原理•3、动态原理•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系统都是动态系统,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诸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这是系统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动态性表现。•管理者既要掌握系统的现状,也要看到系统的发展变化,从而预测系统的未来,掌握系统发展的规律。同时,要求管理者重视信息反馈,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管理学基本原理•4、效益原理•管理是讲求效率的,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益的经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是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者要把提高效率和效益摆在工作的首位。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1、资源环境管理是特殊管理系统•从概念上看,资源环境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从目的上看,资源环境管理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管理对象上看,资源环境管理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社会经济活动,个人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消费活动,企业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指生产活动,政府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提高商品和服务、市场宏观调控。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2、管理学为资源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资源环境管理是人类针对资源环境问题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的调节,其管理内容应当包括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资源环境管理需要吸收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管理学的精髓。资源环境管理对象——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是特殊组织系统,要到达管理目标,必须充分结合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行为科学的发展与含义•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行为科学理论•1、个体行为理论•个体行为决定了个体所作的成绩,个体行为受到外界刺激或个人需求、心智模式、学习、个性、能力、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是这些因素综合体现。知觉-心智模式学习个性动机刺激行为成绩激励能力图3-2个体行为模式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行为科学理论•2、群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研究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德国心理学家卢因(KurtLewin.1890~1947)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雷德福(LelandBradfood)的“敏感训练”理论为代表。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行为科学理论•3、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即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三)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1、人的行为是资源环境管理的核心•资源环境管理是针对次生资源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资源与环境问题,其核心是对人的行为管理。•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三种基本行为。第二节科学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三)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2、行为科学为资源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首先,把个体行为机制理论应用到资源环境管理上,可以提高个体环境保护意识。•其次,把群体行为机制理论应用到资源环境管理上,可推动普通民众的环保行为。•最后,把组织行为机制理论应用到资源环境管理上,可推动政府环保部门等组织的环保行为。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定义: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未来》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一)可持续发展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