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检测卷-1-《前赤壁赋》检测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22分)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他开创了词的豪放词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游览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写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外还写了一篇有关赤壁的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2、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其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苏轼的《前赤壁赋》继承了赋家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三国时代的曹操所写的《短歌行》。4、“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赤壁之战的往事。5、“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它的语意为时光易逝,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6、《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本文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接近。7、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用意是慨叹人生无常。8、第四自然段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二、加点词解释(14分)1、七月既望.(阴历每月十五日)2、少焉..(不一会儿)3、凌.万顷之茫然(越过)4、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5、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7、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8、山川相缪.(缭,盘绕)9、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多次)10、酾酒临.江(面对)11、固.一世之雄也(原本,本来)12、纵.一苇之所如(任)13、杯盘狼藉..(凌乱)14、于是..饮酒乐甚(在这时)三、一词多义(16分)1、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按照)《前赤壁赋》检测卷-2-2、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在)3、而:羽化而登仙(表递进或表承接的连词)扣舷而歌(表承接或表修饰的连词)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的连词)4、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后标志)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四、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16分)1、歌.窈窕之章(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使动用法,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整理)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5、西.望夏口(西,名作状,向西)6、下.江陵(下:名作动,攻占)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五、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如为省略句,请补出省略内容)(7分)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后)2、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3、何为其然也(宾前)4、而今安在哉(宾前)5、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6、而又何羡乎(宾前)7、凌万顷之茫然(定后)六、翻译下列句子(15分)(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前赤壁赋》检测卷-3-本来是盖世的英雄,可现在在哪里呢?(判断句,宾前)(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4分)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葫芦做的酒杯来互相劝酒。(介后)(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分)将蜉蝣般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5分)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来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如果从那不变的一方面来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永远存在的,还羡慕什么呢?(宾前)七、选择题(3*2=6分)1、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相同的一项(C)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B天下莫柔弱于水。C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2、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秋水时.至,百川灌海。B东.面而视之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末作者用“杯盘狼藉”的杂乱来反衬出其内心世界的坦然与平静。B苏子的回答,照应前文的写景,说明世间的事物与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C文中“客”与“我”的对话,实质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超越时空的链接。D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前后两处“乐”均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的坦然之乐。八、简答题(4分)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怎样将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理趣之美的。全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画意、诗情、哲理交融一体。首段描绘了清风明月、波光万顷的美景,作者缘美景而生羽化登仙之诗情,此段为由景生情。第二段主客饮酒乐甚,主人扣舷而歌,乐极生悲,客吹洞箫,渲染悲情。第三段客由赤壁之景,联想到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发人生苦短的悲怀,将诗情渲染到极致。第四段移情入理,主人面对同景而生异情,以水和月为喻,论述“变”与“不变”的哲理。本段因景述理、遣怀,最终由悲转喜。(要有总起或总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