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之兰花画法(二)花中四君子—国画兰花的图文步骤步骤一中墨勾花头,线条稍细,宜光滑且要有顿挫变化,重墨勾叶,同时勾出蝴蝶。步骤二用花青分染兰叶正面及花茎,分染时注意留出水线。步骤三白粉平涂花头,用草绿平涂反叶、花茎、苞片。步骤四用淡草绿分染花瓣根部,用胭脂从托叶尖部向下分染,依结构用朱磦分染唇瓣,平涂藤黄。步骤五曙红分染花瓣尖部,用四绿分染反叶,胭脂点唇瓣及合蕊柱上的斑点,然后画出蝴蝶,调整整体完成。自古以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也是中国国画家书写描绘的恒定题材。那么兰花的绘画技法有哪些呢?如何画好兰花呢?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中国国画中兰花的绘画技法。兰花生于深山幽谷,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加上其纯洁高雅的形象,成为坚贞不渝、不慕荣华的君子美德的化身。历代中国国画家以画兰花著称的画家甚多,成就较大的有南宋元初的赵孟坚、郑思肖,元代的赵孟頫、雪窗,明代的文徵明、陈元素、徐渭,清代的石涛、朱耷、郑燮、李方膺、蒋予检及近现代的吴昌硕、潘天寿、吴葬之、白蕉等。一、中国国画中兰花叶的绘画技法起手第一笔,是决定一株兰花的结构、位置之关键。兰花叶有扭曲或飘动,但一般都以一笔画出。常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绘画技法。对于兰叶的宽度变化,以笔的提按加以表现。稍微提笔则叶细,稍微按笔则叶宽。叶片扭曲的部分,稍稍提笔。撇叶行笔须有起伏断续之变,收笔须力到毫端,切忌尖露轻滑。1.一笔兰叶绘画技法:一般是长叶,笔势长而有力,先从根部藏锋起笔,成“钉头”状。2.两笔兰叶绘画技法:根据第一笔笔势画第二笔,并和第一笔相交成凤眼,第二笔略短于第一笔,两笔不能平行。3.三笔兰叶绘画技法:第三笔破凤眼,前两笔交叉处从中破之。破凤眼后应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眼”,切勿平均切分。4.五笔兰叶绘画技法三笔为一组,五笔亦为一组。画好后,可在旁边补稍短的两笔,并和前三笔相交,不宜平行。短叶也可以从叶梢起笔,画向根部。叶梢有尖有秃,但笔锋不宜过尖。注意表现出叶片之间充满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实际创作中,有时候画完花之后,作为调整画面需要可再加上短叶。5.多丛兰叶绘画技法画面上出现两株或多株兰花,首先应确定主次关系,以突出主体。一般主体应花叶多而密,客体应画得简单而少些,墨色也可淡些。其次,在两株兰的位置关系上,有前后、高低、左右、斜向之不同。各株兰叶之间应相互照应,顾盼有情,主次分明,并体现出主体感及空间感。二、中国国画中兰花花朵的绘画技法1.画花步骤:画花先以两笔画中心位置的花瓣,通常由外向内用笔。中间两瓣短而肥厚,周围数瓣长而瘦劲。角度不同,花瓣的大小应有变化。花有俯仰、向背、含苞、正侧、疏密等变化,应一气呵成,忌雷同。2.花蕊画法:花蕊如人眉目,一至四点均可,如作草书的“上、下、小、心”等字形,下笔沉着肯定,笔势跳跃而连贯。待花即干未干时以浓墨点蕊,便显生动活泼。3.花朵的不同姿态写花之法,兰、蕙各不相同,兰一茎一花,蕙一茎多花;的用墨宜稍淡,以表现其轻盈、丰腴之风韵。画时先将笔在兰花生叶下,蕙花则往往一茎举出叶外。与兰叶相比,兰花清水中蘸湿,使笔根含水量足,再用笔尖蘸少许淡墨。(下部分)学习中国国画花鸟画,一般认为“四君子”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课程。因此,历代都有不少关于“梅、兰、竹、菊”的画谱,并深受欢迎。学画兰花,要临习历代名家墨兰精品,深入锤炼中国国画的笔墨绘画技法,更要走进大自然,对兰花仔细观察,掌握不同品种、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兰花形态、结构、习性和风韵的变化规律,进行写生。学习中国国画花鸟画,一般认为“四君子”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课程。因此,历代都有不少关于“梅、兰、竹、菊”的画谱,并深受欢迎。上篇我们学习了兰花的自古以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也是中国国画家书写描绘的恒定题材。那么兰花的整体绘画技法有哪些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兰花的整体绘画技法。兰花生于深山幽谷,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加上其纯洁高雅的形象,成为坚贞不渝、不慕荣华的君子美德的化身。一、中国国画中兰花的花与叶绘画技法步骤步骤一:画主叶。先画出从左下方向右上方伸展的第一笔;第二笔亦从左下方向右上方斜出,与第一笔交叉后弯折呈下垂状;第三笔破“凤眼”。步骤二:画小叶。将短而细的小叶画在长叶根部。步骤三:画两朵花。其中,满开的一朵,半开的一朵。满开的兰花朝向左边,与兰叶相背。半开的一朵隐于叶后,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意,一隐一现,相映成趣。最后落款,钤印。二、中国国画中兰花整体的绘画技法步骤步骤一:撇主叶。中国画强调“不似之似”,笔者在画前先对写兰对象细致观察,把握其大致姿态,删繁就简,大胆取舍,确定构图。根部置于画面左下部,叶子分别从右上方及左边撇出,整丛兰叶重心略向右侧斜。步骤二:画副叶。在长叶根部中心点呈扇形伸出。副叶多短而直,以托主叶之摇曳飘动之态,墨色稍淡。叶片左促右展,既朴素自然,又避免了平板。行笔爽劲稳健,力求表现剑兰兰叶坚韧挺拔之姿。步骤三:出茎生花。兰叶画好后,先从左边斜生出一茎,尾部向左收回,与兰叶走向及弧线取相反之势。三朵开放程度不同的花依次生发,姿态各异,生气勃勃。步骤四:画完花、叶,落款、钤印。学习中国国画兰花,要临习历代名家墨兰精品,深入锤炼中国国画的笔墨绘画技法,更要走进大自然,对兰花仔细观察,掌握不同品种、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兰花形态、结构、习性和风韵的变化规律,进行写生。兰花画法(3)画兰也叫“写兰”、“撇兰”,要以书法之用笔“写”出兰之形、之神、之品格。应以清为上。1.如作草书一样,写成一组:2.按心中设计安排另一组,两组要有向背等变化:根据需要接叶,接叶要肯定,不要留下接痕。用笔要有提按关系:斗方构图一般应占够三边才会好看,所以画兰不但要有主次安排,更应将气韵延向三边。画花要舒展洒脱,所谓喜气写兰,力求婀娜多姿,疏密有致,方可观也。花同样要有疏密,反转呼应等关系画兰长叶不可多,多则俗气;短叶不可少,少则不茂。待花画完,不要急着点心,应先收拾叶子。平行的要破,等长的要加。等花心处稍干,以浓墨笔点花心。为了不使长叶散气,所以要堵,给右下画石头来堵气。画石头应用长锋,逆锋向左戳去,而后调换笔锋方向拧笔画下,再以托笔拉回,勾起画出石头轮廓。石头轮廓画完,皴出阴阳,石分三面,要画出立体感。提款位置很重要,要与画面协调并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细心收拾后盖章此种画法的优点是不容易画坏。过去的“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容易让人都画成长叶。而此种画法是先画短叶,那里需要长的加接就行,所以容易掌握。女子,若兰喜欢和倾慕兰花,是因为她的真实与自然,清雅恬静,秀外慧中。在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没有哪一种植物能与兰花相比,“兰”,已完全离开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如果把女子比作花,大概唯有兰花可堪比拟。“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兰花的魂清骨洌可谓亘古独一,她清高避俗,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更可贵的,是“兰在幽林亦自芳”。兰花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绝无矫揉造作之态,更无趋势求媚之容。李敖在一篇文章里曾写过:“如兰的女人,她聪明,柔美,清秀,妩媚,有深度,善解人意,体贴自己心爱的人,她的可爱是毫不嚣张的,她像空谷幽兰,只是不容易被发现而已。”女人当如兰,清高而优雅,兰心而慧质。纸醉金迷的时代不会让她们的灵性蒙尘,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她们依然独自芬芳。女人当如兰,聚思成文,凝情为章,她的文字中缀满了生命的阳光和愉悦,还有对生活细节之美的聪颖顿悟。她更能体会音乐的灵魂和书籍的芳香,更能够享受天的湛蓝和风的清柔。如兰花一样的女人,不一定要拥有回肠荡气的爱情,但她们一定向往世间最纯真的感情。“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兰味沁心脾,临窗自流芳”。如兰一样的女人不渴望闭月羞花的容貌,但是她们处事得体,气质优雅,内心浪漫,洒脱自然,她们性感却不张扬,典雅却不孤傲,内敛却不失风趣。这是一种历炼,只有女性先天的蕙质兰心,加上后天对人生长久的深入思考,才能由内而外升华出这样的气质。如兰花一样的女人,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蔚蓝天空。无论对生活和事业,她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她热爱生活,为人女,她们是父母的骄傲;为人妻,他们善解人意,懂得生活;为人母,她们平和宽容,足以做孩子最好的榜样;为人友,她们懂得谦让,总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和信心。她深知,一株娇小的兰花,在自然的神秘体系中,不过是一株小小的香草,既然有缘相遇,只要心怀圆满的喜悦与感恩,就足矣。蕙质兰心,这是一个与兰有关的成语。如果一个女子真的能够称得上蕙质兰心,一定是聪明到了极致、优秀到了极点的。她们也一定持有如兰一般的品性:简约淡雅,不卑不亢,看似纤弱,却又坚强不屈。如兰花一样的女人一定心中充满爱,除了珍惜爱情,她们还更珍惜友情和亲情。知道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嘘寒问暖,懂得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真情,她们勇于付出,会用真心呵护。喜爱兰花,就是喜爱她的神清、色清、气清、韵清。而如兰花一样的女子,她也能始终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兰花之韵,清新淡雅,幽雅高贵。女性之美,纤柔淡约,优雅大方。经过岁月的打磨,如兰的女人拥有的是一种知性温婉的美和脱尘不凡的气质,以及不会随时光流逝而去的优雅和对生命的执着。不会画兰花的是不是笔法和用墨错了?欣赏四大名家画兰花石涛写兰石涛《芳兰图》石涛写兰,风格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成为二赵(南宋赵孟坚、元代赵孟頫)之后成就最高的杰出大家。石涛《兰花图》石涛曾说:“运腕虚灵则形能折变”。石涛运腕的工夫可说是炉火纯青的了。石涛《兰花图》石涛《兰花图》中兰叶瘦劲,浓墨托出,交迭穿插,兰花散发出幽香。粗细长短的笔踪、枯湿浓淡的墨形,经过疏密聚散的组合,使整幅画显得轻松明快,充满了生意。瑞兰图轴立轴设色纸本1699年作款识:真州吴子文野之清越草堂,今年己卯二月尊堂五十寿时,幽兰盛开丛中,多并头,中间一茎产双并双花烦四朵。吴子藉以奉母,至夏五月复产一枝,台高三寸许,花开八朵。俯三仰五,其色如玉。碧者三、白者二、黄者三焉。远近观者如堵,此世罕之见者也。氤氲满室,非寻常可比,吴子买舟至广陵出旧宣小幅,请绘其图。今以管仲姬笔意写此,并索诸同人各赋诗章兴瑞草,争先再祝堂上,俟补八博闻,亦一段嘉话云。清湘老人济大涤堂下。印文:痴绝(朱文)前有龙眠济(白文)清湘石涛(白文)石涛兰石图画兰最难之处在叶子的穿插,石涛却能得心应手。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而且往往因难见巧,使之格外生动。石涛兰竹图石涛固然是一位具有“天马行空”之才的人,然其画兰的成就并非易得。石涛在一幅墨兰册页中题道:“十四画兰五十六,至今与兰争鱼目;始信名高笔未高,悔不当初多食肉。”这诗的意思是:十四岁画兰已画到五十六岁了,还未能画好。虽然名高而笔未高,未能予兰传神,不过鱼目混珠而己。早知这样,不如当初多食肉以养生,何必要这番素心。这首诗貌似诙谐,实则表露了石涛画兰的甘苦。二八大山人写兰八大山人兰八大山人兰八大山人《水仙兰花图》八大山人花鸟八大山人《梅兰图》八大山人兰八大山人与石涛合画《兰竹图》此幅作品先是八大山人画兰石,巨石向右拔地斜立,纯用淡墨简约地勾勒皴染,占据半幅画面,石下是左高右低的土坡,石脚一丛展开的兰花仅仅简约的数笔,将兰挺立而又摇曳多姿、生机勃勃之态写出即收笔,堪为八大本色,惜墨如金,高度凝练概括,而恰到好处。石涛后写竹,补竹之后他所题的“八大山人写兰,清湘涤子补竹。两家笔墨源流,向自独行整肃。”大意是说,他与八大山人合画一画,八大写兰石部分,自己写竹部分而补成,原本两家均卓立不群,自成一家,笔墨源流,各自不一,但均各有传统源流为依据自成一家的,虽然各成一家,但在这幅画中心灵、意趣以及笔墨,却是交融的。三吴昌硕写兰吴昌硕《香骚遗意图》1892年作吴昌硕《幽兰》吴昌硕《山谷幽兰》1918年作吴昌硕《兰石图》1919年作吴昌硕《幽兰》上款人赵子云(1874-1955),吴昌硕弟子。此幅作品用笔沉稳,融入千古而显现于一丛一瓶幽蓝间,既突出了文人画的清雅格调,又表现了师徒两人的深厚情谊。此幅作品用笔沉稳,融入千古而显现于一丛一瓶幽蓝间,既突出了文人画的清雅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