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实践?答: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答: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5.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答: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6.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应该怎样做?答: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9.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0.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应对策略、意义是什么?答:①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②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1.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答: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12.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容。答: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有哪些?答: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5.创新的含义。答: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1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创新的重要性)答: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17.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答: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18.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不足有哪些?答:①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不足:从整体上看,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19.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答: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2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2.万众创新的含义。答:①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②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23.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24.在创新的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答: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25.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答: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及其基本特点:①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②基本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27.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及其优势。答:①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8.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形式及原则有哪些?公民应如何参与民主选举?p38页(p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利的根本途径)答:①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②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③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29.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要求及有力保证?p39页答:①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②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30.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民主监督的意义?p40页答: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31.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页答:首先,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32.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p45页33.法治的基本要求。p45页-46页答: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434.法治的意义。p47页答: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3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页(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6.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p49页答: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3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要求及其核心是什么?p52页答: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②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8.我国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公民应该怎样做?p52页答: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9.厉行法治,社会各方面的具体做法(要求)?答:①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40.厉行法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p55页答: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4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页答: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此答案较好)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4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其特点。p59页答: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43.在新时代,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1页答: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44.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p61页答: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5.如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p62页答: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46.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3页答: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47.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p65页48.民族精神的内容及其品格。p67页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49.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重要价值)p69页答: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50.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页答: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5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哪些?p70页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52.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p71页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53.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页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5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的基本特点和新特点。p75页答: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55.坚持实施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