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学生作业专用纸第1页共4页当今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引起的家庭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班刘杰学号:222012602073058[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的转变,中国家庭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颠覆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模式,使得家庭的概念更加泛化,很多家庭问题也由此产生。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状况,分析由此带来的家庭问题,对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家庭家庭结构变化家庭问题应对策略一、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进步,中国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说来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空巢家庭增多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呈明显上升趋势,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见下表:1990年2000年2010年预期寿命男女预期寿命男女预期寿命男女68.5566.8470.4771.4069.6373.3374.8372.3877.37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用地的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城市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成了很多农村劳动力的选择。这样往往形成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家庭格局。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92%。到1996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30.48%,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43.9%。这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提升1.34个百分点,比1978~1996年间平均每年提升0.7个百分点快了近1倍。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45.68%。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2011年城镇人口比例已超过农村人口,详情如下:总人口(年末)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万人)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1347356907951.276565648.73显然,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城市化的发展会使得空巢家庭增多。(二)家庭重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方面,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而现实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必然会影响其婚姻的态度,并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另一方面,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化了,离婚变得容易。还有,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再加上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中国的离婚率虽然总体来说还较低,但已经明显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1979年中国的离婚对数占当年结婚对数的比例只有4.8%,到2003年已上升到16.4%。就近两年来说,2011年离婚对数比2010年增长7.3%,离婚率增加了1.3个百分点。2012年截至第三季度离婚对数为169.3万对,2011年为146.6万对,2012年离婚对数同比也增长了15.5%。离婚率增高带来的是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单亲家庭及再婚组合家庭成为了常见的家庭形式。(三)单身贵族数量增多造成单身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很多,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婚姻观的改变。现代年轻人崇尚个人主义,不愿过早受到婚姻家庭的束缚,因此,独身状态较为普遍。其二,由于中国市场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年轻一代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学生作业专用纸第2页共4页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上,社交的机会和精力有限,从而推迟了结婚的年龄。其三,结婚费用的增加以及对婚姻的高质量追求,使得很多年轻人不能够轻易选择结婚,而是宁愿等到攒够结婚所需的钱才结束单身生活的状态。高昂的结婚费用必然催生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从单身过渡到结婚要等待的年限日益变长。其四,中国当前面临未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社会状态,众多的个体不得不选择单身。单身贵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家庭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它也成为了一种现代“家庭”主体。(四)“丁克”族的流行“丁克”族的家庭现象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它的出现和流行打破了一直占据主流位置的“三口之家”的中国特色小家庭现象,成为了那些不愿被孩子拖累,不愿承担抚养孩子责任,以及对养育孩子具有恐惧感的年轻人的首选家庭模式。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由于事业的巨大压力,以及害怕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丁克”的现象也在迅速蔓延,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家庭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二、当代中国家庭问题正如俗语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矛盾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家家不同。在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特点下,中国的家庭常常显现出以下问题:(一)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较低的生育水平,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养老问题也就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其中城市为14.6%,农村已超过2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形式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不会彻底改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造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也使得中青年一代要承担比以往更加重的养老义务。另外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即出现“失独家庭”。这种特殊的家庭养老问题更加需要重视,“失独”的老人不仅需要经济帮助,更需要情感关爱。(二)家庭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另外,受迅猛发展的网络的冲击,过去那种在家庭中家长是青少年儿童道德的主要教化者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在新兴的网络面前,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不健康暴力色情网站的毒害。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溺爱,而不能得到适当的惩戒教育,产生一些不良的习气;与之相反,伴随农民进城务工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却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必要的教育,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三)婚姻问题主要存在离婚率迅速升高和大龄未婚人数增多两大问题。离婚常常导致很多不良影响:离婚者自身要面对经济,感情,舆论等的困扰。单亲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可能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料不周,使子女的心理发育受到影响。有学者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在同龄人中的犯罪率较高。而大龄未婚常常导致父母与适婚子女的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谐,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给社会控制增加了不少难题。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各种性犯罪、偷盗、抢劫、以及其他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的增多。(四)家庭矛盾总的说来,家庭矛盾主要有家庭暴力和家庭关系不和谐两种表现形式。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学生作业专用纸第3页共4页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家庭成员中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都是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而受到家庭暴力的往往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方。家庭暴力会对造成家庭极大的摧残,也会给社会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家庭关系不和谐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和谐、婆媳关系不和谐几种类型。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和琐碎的生活小事常常会造成一些夫妻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会影响家庭和谐,对家庭关系带来严重的危害。亲子关系不和谐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青春期的子女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叛逆、自闭,和父母矛盾不断升级;青年的子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最后沦落成靠父母吃饭的“啃老族”;成年的子女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不负责任或推脱、逃避等等。在中国,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很复杂的。婆媳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比较难处理的人际关系。因为,一是婆媳共同存在于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中,经济和利益要产生矛盾,二是双方都想让事情都由自己来控制,必然要产生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升级。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的“儿媳妇”不再像旧社会那样处处受婆婆掌控、压迫、甚至虐待,人身权益得到了保障。随着婆媳相对地位的变化,当代婆媳矛盾中的弱势一方往往是婆婆,双方会很容易“擦枪走火”,而夹在中间的“儿子”就只能是两头受气了。三、应对策略(一)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这只有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二)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当今的家庭教育应更加重视加强思想交流,消除亲子之间的代沟。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关爱,更需要情感关爱。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情感关爱消除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同时要认识到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防止过度关爱。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文化修养,道德个性、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环境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三)慎重对待婚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要做到慎重对待婚姻,一方面,婚前的恋爱阶段应尽量做到深入了解对方,如对方的兴趣爱好,人品学识,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等,不能草率决定,应尽量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婚后则应该尽可能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对象,要尽量保持婚姻的稳定,俗语说:婚前要睁大眼睛,婚后要半闭眼镜。从社会宏观角度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武器。社会应倡导心的婚姻家庭伦理,既不同于传统落后的“三纲五常”等,也不同于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性自由等,而应该是肯定人性,同时又庄重严肃的。而对于大龄未婚人群,应该充分认识到大龄不婚的不良影响,全面认识婚姻的意义,克服对婚姻的恐惧,以恰当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四)用包容化解矛盾,以法律维护权利家庭矛盾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处理家庭矛盾关键在于宽容。夫妻关系的维护要注重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正确看待对方的缺点,相互宽容,彼此忠诚,爱情专一,互相信任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之间的和谐要注重沟通。通过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上下级等的关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学生作业专用纸第4页共4页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婆媳关系的融洽要靠相互尊重与谅解。婆媳之间出现了分歧、产生矛盾时,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即使一方发脾气,另一方也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等对方情绪平静之后再商讨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处理家庭暴力,应当考虑到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切忌一味忍让,助长施暴者的行为。社会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首先应当对一些存在或者有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给予较多的关注,尤其是对施暴者进行心理上的援助,因为施暴者往往有一些心结无法解开或者愁苦无处发泄。更重要的是应当加强社会的法制建设,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保护,使他们免受痛苦和折磨。家庭结构和家庭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的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参考文献:11彭华民等.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赵金蕊.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消费发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