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张玉樑主编董新良李虎斌副主编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指南电子教案教学指南•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一门思想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任务: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进行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不断增强职业道德修养;同时,指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和政策,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做好就业准备,实现顺利就业。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篇教学内容:⑴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与范畴⑷如何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评价要求:⑴通过对职业道德基本理论的讲解,帮助大学生对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进行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⑵通过案例教学,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与范畴,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在职业活动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并掌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二部分:就业指导篇教学内容:⑴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⑵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⑶大学生择业的相关知识⑷大学创业知识⑸劳动法律知识简介要求:⑴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积极迎接挑战,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⑵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引导在校大学生确立正确发展观,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为实现人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⑶并通过案例和情景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技巧,学会调试择业心理。⑷通过对创业知识的介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学建议•对于第一部分“职业道德”,教学重点在引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多宜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有情感的体验和共鸣,通过讨论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价值澄清的机会。•对于第二部分“就业指导”,教学重点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创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多宜采用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讲述求职故事、开展创业设计比赛等,掌握求职技巧,培养创业素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教学时间分配•共34课时:(每课时)•第一部分:第一章职业道德2课时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2课时第三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与范畴4课时第四章职业道德修养2课时第五章职业道德评价2课时教学时间分配第六章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4课时第七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4课时第八章大学生择业原则与择业心理2课时第九章大学生择业实践4课时第十章大学生创业4课时总结与评价4课时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章职业道德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第3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与范畴第4章职业道德修养第5章职业道德评价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第6章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第7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8章大学生择业原则与择业心理第9章大学生择业实践第10章大学生创业第11章劳动法律知识简介课程结束第1章职业道德1.1职业道德概述1.2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3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1.1职业道德概述1.1.1职业、职业分类及其特征1、职业的基本含义2、职业的分类3、职业特性1.1.2道德及职业道德1、道德2、职业道德1.1.1职业、职业分类及其特征1、职业的基本含义“职”,包含有社会职责、权利与义务等职业“业”,包含有业务、事业、独特的专业工作等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以有能力完成好某一项具体工作来界定的,是谋生的手段。职业与专业和行业不是一回事•专业是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专业是以学业分类及某一具体类别所包涵的内容来界定的,是某一特定的领域。•行业主要是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来分类的。行业代表着人们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和表现。“专人作专事”是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2、职业分类从行业上划分从工作特点上划分依据专门知识及技术所需要的程度划分依据就业者主要付出的劳动性质划分按照职业活动及职业角色接近的程度划分•从行业上划分:第一产业:如农业第二产业:如制造业第三产业:如服务性产业第四产业:如信息服务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实务性职业:如工人、打字员社会服务性职业:如心里咨询、职业介绍文教性职业:如教师、记者科研性职业:如化验员、技术员艺术及创造性职业:如作家、画家、设计师计算与数学性职业:如银行职员、会计自然界性职业:如农业、林业户外性职业:如交通警察、地质勘测管理性职业:如公务员、律师一般服务性职业:如导游、招待•依据专门知识及技术所需要的程度来分:专门职业非专门职业一般职业•依据就业者主要付出的劳动性质来分:脑力劳动职业体力劳动职业•按照职业活动及职业角色接近的程度分:1999年5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多,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2005年10月,我国职业个数已经达到1878个。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3、职业的特性•社会特性:是指职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且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发挥着其特有的社会功能。社会特性是职业的首要特性。•专业特性:是指不同的职业在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手段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经济特性:是指人们通过从事职业活动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及报酬。•技术特性:是指每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或技术要求。1.1.2道德及职业道德1、道德•道德就是指人类社会中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用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的作用:维护人类群体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秩序。•道德内容: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等。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并体现出特定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统称。•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的具体规定,同时又是行业对社会所应履行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第一节结束返回1.2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2.1原始社会的职业道德1.2.2奴隶社会的职业道德1.2.3封建社会的职业道德1.2.4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1.1.5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下一章详细介绍)1.2.1原始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在原始社会尚处于萌芽阶段,主要特点有:•职业道德是由风俗、习惯逐渐演化而来的•职业分工十分简单•职业道德主要是用来维护职业集团的共同利益以及维护集团内全体成员之间关系•职业道德观念贫乏、直观、含混•职业道德主要是通过氏族内部禁忌和宗教仪式等形式来表现返回1.2.2奴隶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真正形成是在奴隶社会,主要特点有:•主要是奴隶主和平民们的职业道德不包括奴隶•职业道德具有阶级性•各种职业角色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即有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返回1.2.3封建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道德体系。主要特点是:•职业道德是统治阶级保护现有职业分工和维护其统治的长治久安之方•职业道德带有浓厚的家长制色彩•职业被分成若干等级,甚至把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职业看作最下等的职业返回1.2.4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特点是:•生活的职业化使得各个职业集团之间和职业集团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道德已具备相当规模,大大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职业道德开始注重人的价值•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第二节结束返回1.3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1.3.1职业道德的特征1.3.2职业道德的作用1.3.1职业道德的特征•特殊性和适用性•多样性和具体性(对整个社会来说)•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从业者个体来说)•继承性和发展性•强制性和自觉性•成熟性和示范性下一页•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职业道德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活动领域。(2)职业道德鲜明地体现着社会对某种具体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3)职业道德的内容还因职业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用一种职业道德约束其他不同的职业是不合适的。•适用性是指职业道德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相适应。•职业道德的多样性是指职业道德的内容因职业的不同而异。•职业道德的具体性是指为了适应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要求而制定的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以稳定性和连续性为前提的。职业道德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形态里同一类职业道德的延续性作。•职业道德的发展性是指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受特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道德所影响。•职业道德强制性是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自觉的“软约束”,而且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硬约束”。•职业道德自觉性体现三个方面:(1)在职业道德规范凝聚着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2)职业道德准则的贯彻是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中完成的;(3)职业道德又受到个人良心的监督和规范。•宏观方面•微观方面1.3.2职业道德的作用第一章结束返回宏观方面:•第一,职业道德可以使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二,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精神动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职业道德是改善社会关系、形成优良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第四,职业道德能够帮助人们增强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微观方面:•第一,职业道德具有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作用。•第二,职业道德具有调整各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包括调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职业道德具有调整职业活动中人与物、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作用。•第四,职业道德具有增强职业工作者的道德修养,促进从业人员健康发展的作用。第2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作用2.4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建设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2.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述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2.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新发展2.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由四个要素构成:1个核心——为人民服务1个原则——集体主义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1个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个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体历史基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代动力:市场经济体制主体力量: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参与2.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新发展新内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职业道德观念包容并体现竞争意识。(2)等价交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人们的职业道德能吸纳公平意识。(3)效率优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人们的职业道德中蕴含合理、有度的功利意识。新要求(1)要大力提倡恪守信用。(2)要大力提倡廉洁奉公。(3)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先进性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先进性的核心表现。自觉性突出表现为:从业者越热爱他的职业,他在工作中的主体性就越强,也就越能自觉的履行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层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职业道德内容的层次性和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的层次性。第二节结束返回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