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通过蚊虫传播,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常发生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30%,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采用防治结合措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病原学】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形态结构分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50MM,核心为单股RNA,外层有脂蛋白套膜,其表面含有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鸡、鸽等红细胞,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剂杀灭,加热56℃半小时即可灭活,但能耐受低温和干燥。【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和动物包括猪、牛、羊、马、狗、鸭、鸡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叮咬而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数人呈轻型或隐性感染,故患病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四)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于亚洲东部的热带和温带区,季节为夏秋季,大部分集中于7、8、9三个月。【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感染的蚊虫在叮咬人和动物时,病毒即侵入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仅在少数情况下,如当机体防御功能削弱或病毒量多、毒力强时,则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受累,尤以大脑皮质、丘脑和中脑最为严重。镜下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及血管周围坏死、脱落、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所谓“血管套”;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神经细胞内,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临床表现】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一)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1.初期病程第1-3日起病急,体温在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倦怠或嗑睡,小儿可有上吸道或胃肠道症状。2.极期病程第4-10日,主要表现脑实质损害症状。(1)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40℃,多呈稽留热型,高热一般持续7-10日,轻者3-4日,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为本病主要表现,可有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各种意识障碍。嗜睡具有早期诊断意义,昏迷为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昏迷越早、越深、越长,病情越重。昏迷多持续一周左右,重者可达1个月以上。(3)惊厥或抽搐:是病情严重表现,多见于病程第2-5日。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等所引起的抽搐。(4)呼吸衰竭:是本病主要残废原因。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常因脑实质炎症(尤其延脑病变)、脑疝、脑水肿、颅内高压及低血钠脑病所致。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齐、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抽泣样呼吸及下颌呼吸等。(5)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四肢肌张力增高、瞳孔时大时小、视神经乳头水肿等。(6)脑膜刺激征。(7)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多在病程10日内出现,常有:①神经反射;②锥体束和锥体外束;③部分病人有延髓麻痹的表现。多数病人第10日开始体温下降,病情逐渐改善,进入恢复期。3.恢复期少数病人于极期因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死亡,多数病人于病程的第8-11日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志逐渐转清,语言、意识及各种神经反射渐好转,通常2周左右完全恢复。(二)临床类型根据病情轻重及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乙脑临床有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又称暴发型)四种类型,但病情可由轻型向重型转化,故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三)老年人乙脑临床表现以重型及极重型为多,并发症较多,尤以慢性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患、败血症及消化道出血等为常见,死因以外周性呼吸衰竭为多。【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常在(10-20)×109/L,病初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二)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大多在(50-500)×106/L,少数病例可以正常或高达1×109/L以上。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糖含量正常或偏高。少数病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三)血清学检查1.特异性IgM抗体检查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93.5%-97%。本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2.补体结合试验(四)病毒分离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人的脑组织可分离到病毒,脑脊液与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并发症】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次为肺不张、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大肠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褥疮、皮肤脓疖、口腔火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重型病人要防止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流行季节:夏秋季多在7、8、9月发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点:起病急,有高热、呕吐、惊厥、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细胞增多,压力和蛋白增高,糖、氯化物正常。特异性IgM抗体检查早期出现阳性。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二)鉴别诊断1.中毒型菌痢多发生在夏秋季,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多在发病时即出现高热、抽搐与昏迷,并有中毒性休克表现。一般无脑膜刺激征状,脑脊液大多正常。作肛拭或灌肠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2.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发展较迅速,脑膜刺激征显著,脑脊液混浊,白细胞1×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较高,氯化物减少,涂片和培养可发现病原菌。血液及脑脊液的病菌特异抗原及抗体检查,也可助鉴别。3.结核性脑膜炎无季节性,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起病缓慢,病程长,以脑膜刺激征为主,意识障碍较轻。脑脊液氯化物及糖均降低,蛋白明显增高,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结核菌互不试验可阳性,X线胸片有时可发现结核病灶。【预后】乙脑病死率在3%-10%。重型和极重型的病死率高(20%-50%,持续高热时间长、反复惊厥、昏迷时间较长及有吞咽困难、呼吸衰竭者预后差,存活的部分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死亡主要由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所致。【治疗】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点把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症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加强护理,预防呼吸道痰液阻塞,缺氧窒息及继发感染,注意营养及加强全身支持疗法。(一)一般治疗住院隔离治疗。病室应安静、清洁,备有防蚊、通风、降温设备。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的重要环节。对昏迷伴脑水肿者,应适当控制液量和钠盐。(二)对症治疗1.高热持续性高热可诱发惊厥,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将肛温控制在38℃为宜。(1)物理降温。(2)药物降温。(3)针刺降温。2.惊厥或抽搐应针对产生惊厥的不同原因,分别处理。①如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推注(20-30分钟内),每次1-2g/kg,根据病情每4-6小时重复应用,同时可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呋塞米(速尿)、50%高渗葡萄糖液注射。②如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致脑细胞缺氧者,应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加压呼吸。③如因高热所致者则以降温为主。④若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3.呼吸衰竭是乙脑致死的主要原因。处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道畅通,促进气体交换,解除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治疗诱发呼吸衰竭的原因。(1)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痰阻。(2)应用中枢呼吸兴奋剂。(3)血管扩张剂。(4)气管插管。(5)气管切开指征。(6)人工呼吸器的使用。(5)气管切开指征气管切开是清除呼吸道阻塞、解除缺氧的一个重要措施,其切开指征:深昏迷,痰液阻塞,咳嗽反射消失,吞咽功能障碍,经多种处理呼吸功能仍恶化者;脑干型呼吸衰竭,假性球麻痹,唾液不能排出者;呼吸肌麻痹,经尽力吸痰,给氧,仍不能维持其换气功能者;老年人呼吸衰竭,排痰困难,应放宽条件,宜早切。应指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不仅便于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尚可予局部给氧,但氧浓度以26%-28%为宜。(6)人工呼吸器的合用如自主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有严重换气障碍者,可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4.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的治疗。5.循环衰竭的处理(三)中医中药治疗乙脑相当于“暑温”、“伏温”等证范围。(四)其他治疗1.肾上腺皮质激素2.免疫治疗3.抗病毒治疗(五)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恢复期病人应注意营养及精心护理,防止肺炎、褥疮及消化道感染等。【预防】(一)控制和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预防接种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