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1940年1月这是毛泽东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〇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五年,毛主席在写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时,对《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许多观点做了进一步更深刻的阐述。从以下三方面把握文章:《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的意义与启示一、写作背景:1.国内背景:(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态度和政策,由武力进攻改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伪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则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军事上加紧制造反共摩擦,在政治思想上大肆制造反共舆论。1939年3月,国民党发动“国民总动员运动”,要求改造“国民精神”,一切言论以蒋介石的“三民主义”为准则,军令、政令及行政统一于蒋介石。(2)一些反动文人也打着三民主义的招牌,叫嚣共产主义是从外国来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不需要共产党的存在。(3)对国民党独裁且抗战不力不满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对共产党的主张持怀疑态度,有的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在抗战胜利后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4)如何挽救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未来抗战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这两个关系到抗战前途和中国命运的重大问题,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回答。2.国际背景: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3.《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及其追随者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打破走中间道路的幻想,从根本上向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在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间,先后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深刻阐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二、《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1.总括:《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的内容,共15个部分,28000多字。从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要建立的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驳顽固派、资产阶级专政和“左”倾空谈主义,分析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异同、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文化性质等问题,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2.文章结构:(15部分)第一节:中国向何处去第二节: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说明了《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第三节:中国的历史特点第四节: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第五节: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第六节: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第七节:驳资产阶级专政•第八节:驳“左”倾空谈主义•第九节:驳顽固派•第十节: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揭露反动派鼓吹的资产阶级、“一次革命论”、“一个主义”的反动实质,分析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第十一节: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第十二节: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第十三节:四个时期第十四节:文化性质上的偏向第十五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分析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阐明了文化革命的方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3.《新民主主义论》主要论述了六个方面内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和动力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中国社会的性质毛泽东指出,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3-6)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2)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两大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原因: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3-9,4-3)“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前途)新中国建立三大改造完成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对“一次革命论”的批判•在本文中,毛泽东批评了两种“一次革命论”a.一种是右的,取消革命的一次革命论,即认为中国既然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只能在将来再去领导社会主义革命;b.一种是左的,混淆革命的步骤,空想的一次革命论,即把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相混淆,急于在民主革命阶段采取一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和动力(5-4,7)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他们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妥协性革命性中国革命不能由民族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④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虽然其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其客观要求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的目的,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大的道路,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对时代的特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5)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4-9-1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既区别于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又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因此,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决定了其纲领也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国体政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民主集中制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文化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a.民族的文化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b.科学的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c.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为少数人的,而是为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这种文化也是民主的三、《新民主主义论》的重大意义及启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战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其启示。1.重要意义:(1)《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革命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和中国未来前途的看法,为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在全面研究和总结资产阶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不仅深刻地回答了当前时代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现阶段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3)《新民主主义论》对今天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倡导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启示:•(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必须与实际情况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辟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2)其次,要认真分析社会发展中“人”的因素,处理好各种阶级关系。•(3)最后,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路线方向不动摇。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