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企業管理報告報告主題:德國指導教授:莊育詩博士組員:C9532016潘依穎C9532024曾惠敏C9532025李文瑜C9532042葉秀貞2大綱介紹第壹章基本資料第貳章產業概況第參章經濟概況第肆章市場環境分析(swot)第伍章結論第陸章參考資料3一、自然人文環境(一)地理環境※北接波羅的海、北海及丹麥,東與波蘭為鄰,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及法國,南界瑞士、奧地利及捷克。※地處歐洲戰略、政治及經濟重鎮。※東西方及斯堪的納維和地中海之間的轉運站。※通向中歐及東歐各國的橋樑。第壹章基本資料德國國花-矢車菊4(二)天然資源:(一)褐煤:褐煤在德國本國能源占首要地位,萊茵區、布蘭登堡邦南部及薩克森蘊藏量大,經濟開採約430億噸。(二)石煤:德國石煤蘊藏在於萊茵-威斯法蘭邦,儲藏量為240億噸。(三)天然氣:德國國內蘊藏天然氣,然僅可提供全國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四)林業:全國生產的木林只能滿足國內木材需求的45%。(五)德國屬於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在工業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進口。(六)礦物原料(鋼、鋁土礦、錳、磷酸、鎢和錫)對外國的依賴特別大。5二、人文環境(一)人口數及結構德國聯邦統計局2006/1/24日公佈-2004年12月31日止(單位:萬人)男性4,035.3648.91%女性4,214.7251.09%總人口8,250.08100.00%0~6歲:5.3%6~15:9%15~25:11.7%25~45:29.1%45~65:25.9%65以上:18.6%*少子化*老人多人種分佈德國人7,521.2891.17%外國人728.808.83%總人口8,250.08100.00%語言德語(官方語文)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33%回教1.7%無信仰26.3%德國國鳥:鸛鳥6(二)重要城市柏林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首都:柏林為德國最大城市,亦是德國政治中心。漢堡市:為德國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商港。慕尼黑:重要新興工業區。法蘭克福:歐洲第二大機場。慕尼黑7(三)教育普及程度:12年義務教育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主幹學校:程度欠佳學生就讀,畢業生進入二元教育體系完成學徒訓練,並以從事手工業、製造業為主。實科中學:程度次好的學生就讀,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府機關的實務人才為主。文法高中:程度較好的學生就讀,乃進入高等教育必經之路,學生以升大學為主要主路,政府領導階層、社會精英多半出自於此。高等教育:有綜合大學、教育學院、神學院、藝術學院、專門高等學可供選擇。原則上在公立大學上課是不須繳學費,一些州規定只有在唸第二個學位或是唸的年限較長才須付學費。若要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上須有文理中學畢業證書或進入高等專科學校的資格證書。所有教育事宜均在國家的監督之下。8(四)政治環境:德國為民主憲政國家。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虛位元首,對外代表德國,權利被受限制。德國總理(Bundeskanzler/in)雖然在國內外禮儀上僅享有第四高地位,卻是德國聯邦的政府首腦。德國執政黨係於2005年11月由基民黨(CDU)、基社聯盟(CSU)及社民黨(SPD)組成聯合政府,聯邦總理為AngelaMerkel女士。德國法典: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9第貳章產業概況德國是全球七大工業國之一。德國工業發達的原因:1.擁有豐富的工業資源2.現代化科技教育發達3.管理科學化4.全歐中樞地位的便利交通主要產業:機器製造業電機工業汽車製造業化學業金融業通訊業物流業10(一)機器製造業2005年全球機器製造業產值實質計增6%,總值達1兆1,500億歐元。德國產值已由1,560億歐元成長6%,達到1,650億歐元。2005年德國仍僅次於美國及日本兩國,排名全球第三。以出口比較,德國則仍為世界冠軍。以營收比較,機器製造業在德國製造業中亦排名第三。目前總共擁有6,000家廠商及86萬5,000位從業人員。11(二)電機電子業內部市場動力不足影響下,2005年德國電機電子製造業營收雖提高1.5%達1,650億歐元,然其水準仍遠落在公元2000年之後。動力仍然來自出口,2005年該業出口計增5%。賴娛樂電子產品如超薄電腦監視器、數位相機、機上盒、硬碟燒錄機、MP3等銷售良好之賜,才能在少數生產部門出現兩位數成長。就業市場方面,2005年該業員工總數首次低於80萬人,至於2006年將如何發展全得視企業之投資狀況及勞資雙方之工資談判結果而定。消費者之品牌意識與選購高品質且節能產品之趨勢逐漸增強。12(三)汽車製造業2000-2005年德國本國汽車生產及銷售量單位:量132000-2003年德國國內市場轎車銷售不振持續4年之久,直到2004年才出現0.9%微幅成長。2005年,製造商推出不同車型以及價格低於1萬歐元之車型(共24種)吸引買主以及經銷商給予消費者高額折扣,且協助購車者迅速辦理登記手續等策略下,全年售量(轎車+廂型車)續增3%,總數逾334萬輛,回到2001年之水準。柴油轎車占新車銷售量之42.7%,其主要製造商依次分別為福斯、奧迪及福特。德國廠牌轎車之市場占有比重則已較2004年稍稍下挫,反之,外國廠牌占有率已擴大。在營收方面,來自國外之營收成長4%而達1,400億歐元,來自國內之營收則僅有950億歐元,成長2%。汽車製造業14(四)化學業德國第四大製造業該業約占德國加工業營收10%,佔整個歐洲化工營收之25%,在歐洲同業中為第一大現有1700家廠商,其中90﹪皆為員工數低於500人之中小企業。近80%之半成品皆係供其他製造業加工使用,因此化學業發展之興衰往往亦被視為景氣指示燈15(五)物流業2004年德國工商業花費於物流方面之金額高達1,700億歐元,其中花費於外包物流服務業如貨運、倉儲、包裹、卡車運輸、船運、空運、火車運輸等之金額合計約占784億歐元,其餘逾900億歐元則係花費在企業內部之物流費用德國物流業在汽車製造業及健保業之後,為德國第三大商業環節,該業直接或間接有關之從業人員總數高達250萬人,其餘尚有約60萬人屬於其協力行業。16(六)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為德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德國文化經濟產業的從業人員達到93萬人,高於歐盟其他國家。到2005年,全國在文化經濟領域的從業人員愈百萬,超過了汽車工業領域的從業人員。文化經濟產業涉及領域多且相互交叉,能夠彼此帶動發展,在近年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德國文化經濟產業卻蓬勃發展,公司數量總體增長10%。文化經濟產業的範疇在德國沒有一致說法,但其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出版、電影、廣播電視、音樂、圖像、表演藝術、媒體、博物館售貨部、藝術展覽、文化產品個人商販、設計等。與軟體市場和能源市場各自創造的產值比例相當。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小型文化公司的經營狀況普遍好於大型公司。17第參章經濟概況德國連續四年蟬聯世界最大出口國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德國2006年出口的商品金額成長百分之十四,達八千九百四十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八兆元),領先美國的八千兩百五十億歐元和中國的七千七百億歐元。去年德國的貿易順差也同樣領先世界各國,達一千六百二十億歐元外貿已成為德國經濟最重要的支柱,去年德國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五,幅度比過去幾年都高。出口金額領先這兩國,主因是「德國製造」以高單價和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為主,其中尤以汽車、機械和化學製品三大類,佔出口的大宗。德國對中東國家的出口也大幅成長,原因是這些國家利用油元,大舉購買德國製造的機械和設備;歐盟市場走向單一化,各國貿易的依存度也不斷提高,去年對歐盟其他國家的出口,已經佔德國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二。18德國2005年經濟概況經濟概況幣制歐元(€)國內生產毛額(GDP)US$2兆7,936億元(2005)國民生產毛額(GNP)US$2兆7,983億元(2005)經濟成長率0.9%(2005)失業率11.7%(2005)平均國民所得US$3萬3,877元(2005)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2%(2005)躉售物價指數上漲率2.85%(2005)工業成長率3.3%(2005)央行重貼現率2.5%(2005)外債US$4兆4,602億(2005第三季)外匯準備US$402億2,434萬(2005)產值最高前五種產業汽車、電機、機器、化學、通訊業19德國2005年經濟概況經濟概況出口總金額US$9,781億元(2005)主要出口產品小客車機動車輛、車輛零附件、藥品、無線電話及傳輸器、電腦零組件、原油以外之石油、航太產品、積体電路及微組件、引零件、貨車機動車輛主要出口國家法國、美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瑞士、波蘭進口總金額US$7,783億元(2005)自我國進口值US$64億1,479萬(2005)主要進口產品小客車機動車輛、原油、石油瓦斯產品、電腦及零組件、車輛零附件、藥品、積體電路及微組件、辦公自動化設備主要進口國家法國、荷蘭、美國、中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奧地利、瑞士、俄國主要港口及自由貿易區(保稅區或加工區)漢堡、不萊梅、法蘭克福(空運)20第肆章市場環境分析(SWOT分析)(一)國民購買力大幅降低自1993年以來,德國經濟成長表現一直不佳,已影響其國民平均所得,2005年德國國民平均購買力(1萬6,207歐元)在歐洲各國排名比較,已落在僅排名第九位,倘在歐盟各國中比較,德國則排名第七。2005年歐洲各國個人平均購買力比較(資料來源:德國GfK市調公司)金額單位:歐元國家名稱國家名稱列支敦斯登32,203捷克8,265盧森堡22,331匈牙利7,805瑞士19,658立陶宛7,197奧地利17,531波瀾6,949英國16,710克羅埃西亞6,313法國16,706斯洛伐克6,267挪威16,559愛沙尼亞5,963比利時16,260拉脫維亞5,632德國16,207羅馬尼亞4,567義大利16,162保加利亞4,31321(二)SWOT分析優勢:一、強勁的出口,德國商品出口在全球名列第一。二、德國企業不但在國外擁有許多專利,且研發投資高。三、德國司法獨立,個人安全評比度亦被列為高水準。四、德國的巴伐利亞邦(Bayern)被選為全歐競爭力最佳地區。劣勢:一、工作成本高、工時短、管銷成本高二、在企業稅、環保規定及社會福利支出方面,德國企業在國際競爭方面則較居劣勢。機會:一、與德國企業進行分工二、德國電子商業成長潛力龐大三、併購德國企業四、DIY商品歷久不衰五、與平價商店合作促銷六、銀髮族市場威脅:一、因管銷成本高,重要競爭對手如日本、美國及法國之同類工資佔有相當高的優勢。二、德國近年來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德國人民消費日趨守。三、遭逢中國大陸餐飲業加入競爭,市場遭到分食,經營壓力日增。22(三)在德國投資之台商較具規模者如下:1、宏碁公司在德國設立據點,其筆記型電腦銷售量在泛歐保持第一。2、南亞科技於德國杜塞道夫設立據點,與德國英飛凌共同簽署有關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技術發展合作的合約,雙方共同開發先進的60奈米生產技術。3、華碩電腦公司於德國Ratingen成立銷售點,在德國銷售項目由主機板,延伸至筆記型電腦及電腦多媒體產品。4、明基(BenQ)公司於2005年6月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5、上銀科技公司於1995年併購德國HiwinTechnologieGmbH公司股權至95%。KHS功學社公司併購Honer樂器製造廠;光紅建聖公司於2005年併購英飛凌公司光通訊單纖雙向事業部。顯示台商善於利用併購方式,快速占有德國市場。6、德國台商較具規模者尚有研華科技、長榮海運、陽明海運、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友訊、上銀科技、微星科技、浩鑫、力捷電腦等。23第伍章結論(一)可投資產業型態或產品項目勞力密集產業不適合到德國投資,亞洲或東歐才能達到廉價生產目標。德國廠商善於技術研發,台商可與德國業者進行共同研發工作,生產轉至勞工較低廉的國內或其他亞洲國家進行,將研發技術商品化,快速擴展市場占有率。24(二)台商來德國投資須注意人工成本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