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师生快乐学习,幸福工作。二、工作目标: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主要目标。2、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稳固提升教学水平。4、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5、加强各科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稳步上升。三、主要工作和措施:(一)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师德理论,全体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思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学生而不放纵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不粗暴对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而不歧视、挖苦学生;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大方。从而真正成为学生钦佩的“灵魂工程师”,人民满意的园丁。2、转变教师观念,营造科研氛围。首先,我们从科研的角度做新课程下的“转型”工作,使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自觉性。其次,要求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科研理论,带头参加科研培训,带头参与课题研究。第三,健全学校《奖励条例》,对取得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3、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撰写教育叙事。在叙事中有教师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育叙事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途径,我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学期结束,每位老师必须写一篇较为详细的教育叙事上交教导处存入业务档案。4、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外出培训教师回校作专题汇报、骨干教师轮流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让全校教师在各种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二)搞好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研究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长作好记录。认真开展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每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重点,做好活动的总结以及资料的整理工作。(三)精细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教务工作:(1)做好日常教学用具、用书的管理及征订工作,尽可能地保证教师的教学需求;(2)做好各种与教导处相关的资料上报工作;2、加强教学工作检查,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做到强化平时,重视期末。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做到“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测试规范化”。(1)严格巡课制度,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2)严格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教导处要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学检查工作。(3)严格上课管理。提倡认真钻研教材,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设计出高效、自主的学习活动,保证精讲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要确保这四点:明确目标(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提高效率(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注重方法(让学生怎样获得?提倡中高年“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能解决就要让学生自学,教师不急于讲;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先让学生说,学生回答错了不要紧,教师可以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学与说的机会。)课堂效果(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4)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作业批改严格执行有关规定。3、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懂老师的指令。抓好组织纪律,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好诵读和写字教育。教导处将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①每周三早读课进行古诗文诵读练习。②一、二要进行写姿势训练,教导处将组织老师进行检查。4、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要求广大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耐心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要坚持个别辅导,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5、加强毕业班的管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工作会议,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抓紧抓好毕业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毕业班班风学风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毕业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全面的综合素质。6、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制作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效果上加以提高。7、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利用好晨会、班队会、黑板报等阵地,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重视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做好班主任手册的记载。8、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附:月份工作安排表九月份:1、学期初常规工作检查2、庆祝教师节3、一年级拼音课堂教学示范课4、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十月份:1、开展国庆节及中秋节庆祝活动2、数学学科教学研讨3、教学常规工作检查4、作文教学示范课5、英语课堂用语运用十一月份:1、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并进行专题分析研讨会2、简笔画展示3、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4、教学常规工作检查5、毕业班工作研讨会十二月份:1、征集优秀教育叙事2、期末常规工作检查一月份:1、开展庆祝元旦活动2、期末教学质量检测3、各校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专题研讨会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我区小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以培育真人为理念,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进一步以规范管理、课堂研究、队伍建设、课题引领为抓手,打造育真课堂模式,实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二、重点工作1.强化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2.加强校本研究,聚焦课堂,打造育真高效课堂模式。3.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创设学习研究氛围。4.抓实关键年级,强化质量意识,向目标要质量。三、措施策略(一)常规工作日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本学期学校继续坚持实施教学“十要”策略: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涉及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与层面,以更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在实施电子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的课前设计、课中生成、课后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隔周学科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以变教案为学案为主要备课内容,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坚持集体研讨备课与个人创新备课相结合。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准时上、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认真落实“减负”各项规定要求。教导处采取集中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月全面检查一次,对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对做得好的地方及时予以总结表扬,以供教师学习借鉴,并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巡课一次,侧重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有序。通过听、查、研、评等多种过程管理方式,及时把握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教”与“学”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3.做好教学质量检测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学科主任要深入各年级组,随时关注每单元知识检测与分析。教师要结合每一单元考后分析,主动调整教学策略,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科任学科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做好分析,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4.认真落实减负的各项规定要求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式,以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营造和形成“快乐低年级,轻松中年级,轻负高年级”的教学氛围。(二)聚焦课堂,提升常态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主要阵地,而课堂质量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引领教师牢牢把握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理念是转变课堂面貌的前提。通过随堂听课,跟踪听课,预约听课、组内互听等不同形式实现“四个优化”---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能力培养,逐步实现教师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智慧课堂。1.本学期继续坚持随堂听课、预约听课、指导性跟踪听课,掌握常态下各学科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从中找出带有共性的现象和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教学行政每天要深入听课1节的工作要求,确保对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指导。2.以落实“每一节常态课的质量与效益”为目标,努力做到目标落实、精讲多练、反馈矫正、习惯培养四个到位,学校要求每一节新授课要安排至少10分钟的练习时间,确保当堂内容当堂落实。3.提倡各学科基本教学目标的当堂检测、当堂练习,以保证当堂教学内容落实的有效反馈。(三)创设校本教研的研究氛围,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育真课堂模式。1.通过校本培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引领教师理解新课标,对新变化、新要求做到深刻剖析、重点把握,并把学习、理解的新课标内涵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实现启发教师学习思考,内化教学行为。2.本学期继续以“校长邀课”校本研修机制,实现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层次的持续提升。本学期将开展校长展示课,主任研究课,骨干教师引领课等教学活动,掀起课堂研究氛围。3.完善“教研日”校本研修制度,健全教研网络,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导处将每月组织校本培训1次,学科校本教研1次,测重从典型课例研讨,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模式。4.通过向身边教师学习,组织校本教研研究课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作、互动”的校本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四)加强科研课题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始终坚持“科研促教研、课题带常规”的教科研工作思路,继续实行“教学问题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推行“课题研究群体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教育科研,不仅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最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所以,十二五教育科研将把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作为是科研的重中之重。(五)抓实一年级习惯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成立一年级家长学校,组织有关教育的培训,形成家校沟通,融合互动,强化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初步形成,做好小幼衔接,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依据我校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细则,细化目标,统一认识。教导处将定期召开一年级家长会,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宣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收到良好效果。2.针对学生习惯培养制定计划,强化训练,贯穿于每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将外在推动力变为自我约束力,将外在行为内化为内在品质。3.借助形式多样的评比、展示等活动评比,展现学生们良好习惯之榜样。(六)深入六年级指导,强化质量、品牌意识。认真分析本届六年级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加强团队意识,勤于研讨,善于学习,共同进步。1.科学管理,有效引领,实行主管领导每日巡查制度,深入课堂及年级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加大深入六年级组时间的密度及参与教研、深入课堂的力度。力求做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