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调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VOCs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依据官能团不同将VOCs分为苯系物、卤代烃、醇、醛、醚、酮、酚、酸、酯、胺、烷烃、烯烃12类.国内外主要处理技术:热力燃烧、催化燃烧、吸附、生物法(包括生物过滤、生物滴滤、生物洗涤等工艺)、冷凝、膜分离、吸附、等离子体技术等。也可根据是否破坏VOCs组分的分子结构,VOCs控制技术可分为回收型和破坏型两类。我国大气中VOCs的人为污染源可以分为固定源、流动源和无组织排放源3类.固定源包括燃煤污染源和燃油污染源不完全燃烧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如电子元器件的脱脂、印刷、人造革、医药、石油化工、工业废气和废水等)、废弃物的燃烧排放和垃圾填埋;流动源包括各类机动车燃料箱和汽化器内未燃烧汽油的蒸发及尾气的排放无组织排放源包括油品储运泄露、油漆涂料溶剂和粘合剂的使用、餐饮服务业、家庭炊烟、装修及装饰材料、衣物干洗、化学清洗剂、某些应急事故(天然气、石油等的泄露和爆炸)等的排放等。序号技术处理对象备注1催化燃烧多用于处理浓度2000~10000mg/m3且不具回收价值的VOCs气体处理温度则在200-300℃之间催化剂有易中毒、价格高等缺点,但催化燃烧法具有效率高、适应氧浓度范围大、无明火、安全性高、耗能小、二次污染小、可长期运作等优点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法多用于处理浓度低于2000mg/m3的VOCs气体,主要应用于500~2000mg/m3的中低浓度气体具有设备简单,运营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处理浓度低、生物降解性好的气态污染物时更显其经济性,占面积大,废气停留时间长,对废气要求高等缺点导致该方法目前实际应用较少。3吸附多用于处理浓度大于10000mg/m3的VOCs气体,并可回收VOCs,在化工、医药、设备制造和印刷行业应用较广。浓度2000~10000mg/m3的有回收价值气体,可考虑采用吸附技术处理.一般认为,吸附体积分数<0.1%(2000~4000mg/m3)的气体时,VOCs回收的难度加大、处理成本会相应增高吸附法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的优点。吸附法仅对低浓度的VOCs废气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并且使用后的固体吸附剂容易导致VOCs废气从气相转移为固相引起二次污染的问题。国内目前主要是采用固定床吸附技术,吸附剂通常为颗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近年来,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较多地采用了移动床(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技术。4热力燃烧多用于处理浓度2000~10000mg/m3且不具回收价值的VOCs气体,设备制造、化工、塑料、石油行业应用较广泛工艺能耗成本较高,且燃烧尾气中容易出现二噁英、NO等副产物5低温等离子体多用于处理浓度低于2000mg/m3的VOCs气体具有装置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抗颗粒物干扰能力强、无二次污染物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有异味、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充分,效率一般低于70%6冷凝多用于处理浓度大于10000mg/m3的VOCs气体,并可回收VOCs,许多烷烃和烯烃的沸点较低,不适用冷凝法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蒸气的净化,经过冷凝后尾气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需进行二次低浓度尾气治理.7吸收浓度小于500mg/m3的低浓度气体吸收剂后处理过程复杂且费用大、对有机成分的选择性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应用受到很大限制。8膜分离多用于处理浓度大于10000mg/m3流量不大且温度不高时的VOCs气体,并可回收VOCs,应用案例主要为烷烃和烯烃处理适合于高浓度、小流量和有较高回收价值的有机溶剂的回收,但其设备投资较高。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和热力焚烧技术是传统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收技术由于存在二次污染和安全性差等缺点,目前在有机废气治理中已较少使用.冷凝技术只是在极高浓度下直接使用才有意义,通常作为吸附技术或催化燃烧技术等的辅助手段使用.生物净化技术较早被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近年来技术上已经日益成熟.等离子体破坏技术、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技术.等离子体破坏技术近年来已经相对发展成熟,并在低浓度有机废气治理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够成熟.①国内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尚未有健全的管理体系,②VOCs排放源分布、治理情况等信息掌握的比较少。正在逐步制定排污收费制度(上海北京已试行)③国家已制定了《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物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和《催化燃烧。。》,正在制定《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RTO)》。④设计VOCs管控的国家排放标准,见文献《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现状概述》市场调研“十二五”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扩展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实行多污染联合控制。我国人为源VOCs污染排放呈逐年增加趋势,VOCs高排放量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我国的VOCs污染治理起步较早,但发展比较慢,虽然重点行业的VOCs削减潜力大,但控制技术研发不够,技术基础薄弱,污染治理困难,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多年来我国废气治理的重点主要放在了除尘、脱硫和脱硝工作上,虽然VOCs的治理工作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治理行业总体进展缓慢,从事VOCs治理的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从目前(2014年)的企业情况来看,全国从事VOCs治理的企业应该在200-300家之间,其中约有一半的企业是在仅3年内新注册成立或者由除尘、脱硫、脱硝等其他治理行业转移过来的,包括部分境外企业(单独成立、合资公司)和境外企业的代理。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非常分散,具体的企业经营状况统计非常困难。总体上讲,2014年的企业经营业绩比2013年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我们对80多家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统计,2014年企业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8-9家,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估计有30家左右,其余企业大部分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在2000万元以下。以此推算,全国2014年VOCs治理行业的总产值应该在70亿元以上,企业的利润率一般都在10-15%左右,略微高于除尘、脱硫和脱硝等行业。.蓄热燃烧技术、转轮吸附技术、高端涂装废气治理等领域,近年来海外企业还是承接了不少的工程,已经被很多治理企业采用,代替了以前的换热式燃烧技术。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在工业上经常碰到的是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排放,当不需要进行回收时,直接进行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设备的运行成本非常高,为此发展了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是将吸附技术和催化燃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组合技术,适合于大风量、低浓度或浓度不稳定的废气治理。吸附浓缩+冷凝回收技术:对于低浓度的VOCs废气,当需要对有机物进行回收时,可以使用吸附浓缩+冷凝回收工艺。采用热气流或蒸汽对吸附床进行再生,再生后的高温、高浓度废气通过冷凝器将其中的有机物冷凝回收,冷凝后的尾气再返回吸附器进行吸附净化。该工艺主要用于低浓度、大风量、回收价值较高的有机物的净化,或是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回收。等离子体加光催化复合净化技术:一种先进的组合空气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场产生高能量活性粒子,促进催化反应,减少能耗;光催化剂则进一步促进等离子体产生的副产物的氧化反应,且主导反应方向,可大大减少副产物。等离子体技术对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效率还比较低,一般低于70%分子筛转轮吸附技术:与固定床吸附浓缩技术相比,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具有诸多优点:1)运行稳定,尾气中废气浓度可以稳定达标;2)吸附剂的利用率高,用量少;3)可采用高温脱附,再生效率高,安全性高;4)采用蜂窝式沸石作为吸附剂,阻力小;5)结构紧凑,整套设备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美、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也进行了引进和开发,未来将会成为高沸点、低浓度VOCs治理的重要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改性分子筛的制备和成型技术。近年来国内进行了该技术的研究开发,已基本解决了改性分子筛的制备和成型问题,可望迅速在低浓度和高沸点VOCs治理中得到大量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利用介质放电或辉光放电所产生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等离子体以极快的速度反复轰击废气中的异味气体分子,去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分。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恶臭气体,在橡胶废气、食品加工废气等的除臭中得到了应用。蓄热式热力焚烧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蓄热系统是使用具有高热容量的陶瓷蓄热体,采用直接换热的方法将燃烧尾气中的热量蓄积在蓄热体中,高温蓄热体直接加热待处理废气,换热效率可达到90%以上,而传统的间接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一般在50-70%。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催化燃烧技术和高温焚烧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以在较低浓度下使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催化)燃烧技术(特别是在低浓度范围的VOCs废气治理)。按照技术类型粗略地对一些企业进行如下划分(不少企业同时进行多种技术的工程化应用):(1)燃烧技术:加拿大科迈科(杭州)环保设备公司、恩国环保企业公司、上海东华环保公司、扬州恒通环保公司、苏州苏净环保工程公司等。(2)吸附+燃烧技术:嘉园环保工程公司、北京绿创环保工程公司、中机工程(西安)启源工程公司、广州怡森环保设备公司、中弘环境工程(北京)公司、广州朗洁环保公司、上海申榕环保设备公司、北京格林斯达环保等。(3)吸附回收技术:中节能天辰环保公司、广州黑马科技公司、福建立邦环境工程公司、泉州天龙环保公司、海湾环境科技公司、河北中环环保设备公司、武汉旭日华科技公司、石家庄天龙环保科技公司、清本环保工程(杭州)公司、广州恒晨环保科技公司等。(4)等离子体技术:山东派力迪环保公司、宁波兴达环保设备厂、安徽中维环保科技公司等。(5)生物技术: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金海晟环保设备公司、凯天环保科技公司等。(6)功能材料(催化剂、炭材料、分子筛)企业:宁夏华辉活性炭公司、景德镇佳奕新材料公司、江苏苏通碳纤维公司、淄博正轩稀土功能材料技术公司等。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