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历史对比时期世界的阶段特征中国的阶段特征前8世纪—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总体特征:古代西方文明的起源。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2.经济: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总体特征:社会变革(大动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1.经济:随着铁农具和牛耕和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产生。2.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称雄,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3.思想: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传统文化基础,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前3世纪——3世纪中国处于秦汉时期1.政治:BC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称为“元首制”。总体特征: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1.政治: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思想: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3世纪—6世纪中国处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00年左右,西欧进入了“中世纪”其特征是:(1)政治: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2)经济:封建制的庄园自然经济。(3)思想: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2.《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做完整体系完备的法典。总体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2.经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区得到开发,7世纪—9世纪1.欧洲处于“中世纪”黑暗时期(基督教,神权统治)总体特征:繁荣与开放(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流频繁)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但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国处于隋唐时期581—907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不断发展,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3.文化:唐朝时期的文化全面繁荣。如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4.对外关系: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10世纪——14世纪中期中国处于宋元时期960--13681.11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法国琅城起义争取城市自治权。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2.14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总体特征:经济重心南移,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发达。3.思想文化:古代科技发展出现了新高峰,文学艺术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4.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14世纪后期——19世纪40年代中国处于明清时期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兴起和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经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民主化进程。(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国家获得了独立,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总统制)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弘扬了人文精神。4.科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牛顿经典力学)5.对外交往: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一体化进程,早期殖民扩张和争霸,英国成为殖民霸主。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5.对外交往:抵抗外来侵略;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总体特征:西方自由资本的发展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经济: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思想文化:出现了自由主义(自由贸易政策)、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民族主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三大思潮。4.科技:达尔文进化论总体特征: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政治: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3.从“天朝上国”到向西方学习4.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电气时代)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爆发1914—1918;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苏俄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科技: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总体特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峰时期1.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农民阶级兴起了义和团运动。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黄金时代。3.思想: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入,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新思想。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20世纪二十年代——二战1.经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苏联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2.政治:德意日法西斯上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政治: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国共对峙和抗日战争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萎缩。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二战后——70年代初总体特征: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1.政治: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70年代初,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经济:一方面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表现);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3.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经过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政协、人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经济: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的文革是国民经济的劫难。3.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1973年)4.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意义70年代末——1990总体特征:两极格局演变发展1.政治: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洲走向联合1993欧盟成立,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2.经济: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表现);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总体特征:实行改革开放。1.政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一国两制。2.经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3.思想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科技:863计划,银河型计算机5.外交:外交重大突破(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恢复)1991年代以后总体特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1.政治: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霸权主义和地区战争不断2.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3.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总体特征:改革开放新阶段1.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内容)2.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3.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的深化(南方谈话)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科技:银河型计算机和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5.外交:加入WTO;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