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生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统的发明与文化再生产从当代人类学角度看待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变迁李姣#“传统的发明”角度“从文化的再生产”角度#《传统的发明》•作者:[英]霍布斯鲍姆,[英]兰格编,顾杭,庞冠群译•核心论点:目前欧洲人所热衷的那些传统,至多只能追溯到十九世纪末。许多备受赞美的传统竟然只是舶来品。但是,这样一种对“传说”真理的发现却不会使我们不再珍视我们的传统。传统不全是真理。许多传统的确含有谎言的成分,但是不断和重复会使它们变得珍贵与崇高。关键不在于它们曾经是谎言,而在于它们从谎言变为传说的过程。#该如何理解“被发明的传统”这一概念?何为传统?二者的共同点:传统都是延传的疑问:一个范型要延传继承多久,才能成为传统,是否传统都拥有古老的起源和历史?中国著名哲学家张立文教授将传统的现代涵义抽象的概括为: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延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美国E·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传统的发明:苏格兰高地的传统》(第二章)详细描述了苏格兰人视为“伟大的古代遗风”的苏格兰褶裙和风笛是如何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被创造和强加给苏格兰民族的。《从衰亡到景致:浪漫主义时期对威尔士历史的追寻》(第三章)详细描述了威尔士人如何致力于探寻历史乃至在缺乏历史的时候发明历史和制造浪漫主义的神话。《仪式之背景、表演与意义》(第四章)具体描述了1820~1977年英国君主制及其传统是如何发明出来的。#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传统”都拥有古老的起源和历史,许多都是近代的一种“发明和生产”。特征•诸多被发明出来的“传统”,大部分都是国家权力机关或上层发明出来的一种工具,是在公务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官方定制,与民间风俗这种广大民众传承的传统不同,其建立与实施是需要政治强权的力量作为保证的。理解•出于政治或经济的社会需要,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或本来就没有相应的传统),赋予其新的涵义或发明出一个新传统。#是地方文化的精英非常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一般都为当地政府工作如何看待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学术生产少数民族知识精英,即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他们在很多时候是沟通民众与学院派学者的一个中介,主要有以下特征:#多地争“牛郎织女”起源地利益之争显而易见据2010年新闻报道,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山东沂源、山西和顺都在举办名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邮票首发式。“牛郎织女”“老家”何在,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各地还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文献与文物的论证。#在当今的传统发明热潮中,黄景春论述了“真”与“善”的冲突问题,指出:当前中国,大量传统发明现象是不符历史事实的造假运动,而学院派学者的求真与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求善存在着一定意义的冲突。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因为由于受到地方利益的影响,总是要为地方旅游事业服务,所以在进行学术研究时,短时间内很难开展较为准确的研究,而更多的是开展较符合地方利益的研究。学院派的学者研究时可以超出地方情节,站在学术研究的高度,进行一种求真的研究“求真”or“求善”#1918年北大向全国征集歌谣,就存在一个材料标准取舍不符合学科自身要求的问题,歌谣征集简章中第三条标准是“不涉淫亵”,这样就把大量真实的材料排除在外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在2006年9月23日发布孔子标准像定稿就是对历史人物的当代想象。(春秋时期孔子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他的真人像,历史上的纪念像,其实都是假的)民俗研究本就没有单纯的求真或求善#康德强调真善美的区别与统一,但康德哲学的最高目的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求真,而是康德意义上的求善,康德最看重的是每一个公民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即所谓“日在天上,德在心中”。所以求真与求善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在康德认为,两者应该是统一的,求真就是为了求善,而学院派学者与民间文化工作者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民俗学当然首先要做求真的科学分析,但这并不是民俗学研究的全部,它只是民俗学的基础性的第一步工作,这个基础性工作做好以后,才可以谈民俗学的文化场域的民主性的建构与文化政治意识的培养,求真的目的如康德所言在于求善。但所谓的民俗学的善不是说要为民众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直接的用处,而是民俗学的学科的理论追求,如对文化民主性的追求。#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布尔迪厄(1930.8.1–2002.1.23)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最早提出文化再生产这一概念。他强调文化过程对于维护现存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有助于维护一个不平等的、分化的阶级社会,并使之合法化。#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三个关键概念文化资本:所谓文化资本,是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播式教育、家庭教育、制度化教育)传递的文化物品。惯习:惯习代表一套内化了的能力和结构化了的需要,一套感知方式、思考、欣赏和行为方式系统。符号暴力:意义和意涵系统所具有的,通过将压迫和剥削关系掩藏在自然本性、善良仁慈和贤能统治的外衣下,掩盖并因此强化这些压迫和剥削关系的能力。文化资本惯习符号暴力#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校的教育行为是一种符号暴力2.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3.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4.不平等的合法化#•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布尔迪厄“实践观”理论“实践”观念来自马克思,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实践的,而非观念的。人在实践中创造历史,但并非不受制约的创造历史。布尔迪厄指出结构和行为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社会体系和个人之间有着互通的中介,这就是实践。实践既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的个人行动,也是再造文化和社会秩序的途径。布迪厄承认文化对行动、行动者的强大影响,但同时也指出文化的制约力有范围限度,人们在实践中必然根据主观需要、客观条件对文化有所继承、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化也是人们不断再生产的产品。#布尔迪厄“实践观”三个核心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惯习资本场域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被构造的和进行构造的意愿所构成的系统——惯习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且总是取向于实践功能#布尔迪厄“实践观”看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当地民族文化与政府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中心,具有一定时常价值的文化被开发利用,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被认识,民族文化因为市场价值倍受亲睐。文化内部市场力量强大如今,发展已经成为每个民族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作为能够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资本而被开发利用,希望依托它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娱乐等。地方知识精英作用重大地方民族文化精英一般受外文化濡化很深,是本民族与外界沟通者,在本民族文化的转型中起着很大作用,一般是本民族旅游开发的设计者。场内各种力量关系行动者的惯习场与权力场的关系#民族文化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因素下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民族文化的变迁,文化不是一尘不变的,变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变迁,是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象征。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民族文化的变迁,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