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及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惠东中学徐光海现场调查1、你家住在城市还是乡村?城市□乡村□2、你家住在平原还是山区?平原□山区□3、你能说说你家所在的聚落有何特点吗?规模:大□小□人口:多□少□分布:集中□分散□我印象中的聚落•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什么是聚落?•2.聚落在不同地貌分布有什么特点?•3.聚落选址时应注意什么?•二、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1.崇明岛的由来•2.崇明岛是怎么形成的?•3.崇明岛的未来如何?•1.什么是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类型人口主体规模大小形成早晚乡村城市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较小较大较早较晚惠州行政图•思考:从惠州政区图中可以看出西枝江沿岸分布众多城镇,那么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了什么条件?2.聚落在不同河流地貌分布有什么特点?•地貌(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河流堆积地貌:山前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河流侵蚀地貌:河谷(1)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的聚落?(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差异:聚落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考虑)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聚落分布原因分析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小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聚落选址时应注意什么?81页活动(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地形较崎岖,因此聚落一般建在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上,便于基建和交通发展。河流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减少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2)B地的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聚集、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1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土壤肥沃B、水资源丰富•C、地形开阔D、水运发达•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便于搬迁和居住•A、B、C、D、分析: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较低且平坦,是高原、山区、冲积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的共同有利的条件。但高原地区和山区的聚落分布地形不开阔,这是河水下蚀的结果,正因如此,航运不便。ABB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D.丁读图,回答1~2题高考链接BD•3.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B.水源供给不足•C.交通便利D.山地面积广大B探究问题●了解了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请同学推测崇明岛的未来会怎么样,并说明理由。崇明岛的地理环境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全岛面积1225平方千米,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13至18千米。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河口冲积岛的基本情况。根据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图,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研究步骤:资料一:河口冲积岛河口冲积岛是含沙量较多的河流将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岛屿。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快,进入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就慢下来,携带的泥沙就在河口附近沉积,成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河口冲积岛。我国共有400多个河口冲积岛,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就是一个很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地势低平,围绕岛屿资料二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资料三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从1955年冬开始,崇明县组织围垦滩涂和沙洲。截至2000年,全县共围垦滩涂和沙洲70多处,累计围得土地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崇明岛的面积比1949年增大了一倍以上,由中国的第四大岛升为崇明岛的建制改革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资料四崇明岛的由来分析一崇明岛的由来崇明岛的变迁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塌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公元1352年至公元1583年崇明县城先后五次搬迁。分析二崇明岛的未来猜测一:崇明岛是一个冲积岛。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分析三猜测二:根据国务院对《上海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崇明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的要求,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制定崇明岛开发总体规划,加快越江通道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崇明开发准备”的要求,目前《崇明岛域总体规划》已完成规划纲要审定和国际方案征集评选,进入整合优化阶段。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崇明建设成为集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科技研发岛于一体的面向西太平洋沿岸的国际性“海上花园”,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人文生态活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反思一:1.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1)引发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趋于恶化,加之围海造陆的陆地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机会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2)引发洪灾。围海造陆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同时,洪水造成的内涝,使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同时,围海造陆也会导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反思二:从1955年冬开始,崇明岛政府组织围垦滩涂和沙洲。截至2000年,崇明岛共围垦滩涂和沙洲70多处,累计围得土地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崇明岛的面积比1949年增大一倍以上。反思:人类活动对A岛(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