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1、实践:①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②人的根本的存在(生活)方式。③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④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⑤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⑥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2、社会关系: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②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③社会关系观点是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④社会关系(超感觉本质)体现在物质材料(可感觉现象)上。⑤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3、社会总体:①社会总体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社会总体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②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③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④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⑤社会关系有三个领域: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4、资本主义:①资本统治的社会形态、文明形式。②“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③“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⑤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5、资本:①资本的“内在本性”即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本性:逐利性。②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③资本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资本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人格化、社会化、物化。④资本是生产关系,以对“物”的垄断为中介而对“人”的支配权力,资本是社会生产体系的“中轴”。6、资本的总体化逻辑:①资本关系无止境地自我扩张,竭力去渗透一切,去统治一切。②资本广泛渗透并全面主宰。③资本全面主导、全面统合。资本总体化“双向运动”向外膨胀和向内吸纳同时进行。④总体化趋势:资本和“社会总体”双向运动;总体化趋势的完成是资本和“社会总体”同一。7、资本的二重性逻辑:①生产关系的生产即价值增值支配着物的生产即劳动过程。②资本生产过程,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③物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的对立统一,人的物化和物的人格化的对立统一。④资本二重性的主导即价值增殖过程支配劳动过程:使用价值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生产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⑤资本统治的目的是价值增值,动力是剩余价值生产。8、资本的矛盾性逻辑:①资本的矛盾:发展生产力、创造文明和社会关系对抗分裂,生产力发展片面化的矛盾。②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矛盾。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的矛盾。④物和社会关系的矛盾。⑤资本矛盾逻辑表现:文明创造和对抗分裂异化。9、资本逻辑的“界限”:①无止境价值增殖拉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必然遭遇内外“界限”。②价值增值中社会生态的限度。③价值增值和劳动过程中对抗分裂和创造文明的限度。④劳动过程中自然生态的限度。⑤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文明形态,它具有内在界限即内在矛盾和外部界限即自然、社会的承受度。一、实践1、实践的提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要点——实践观点.马克思关注人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而非自然物质,认为社会存在中最根本的即实践活动。2、实践的本质: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即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3、实践的特征: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基本形式:狭义的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广义的实践指人与对象的主客体活动、人与人的主体间活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实践活动,也包括精神活动(教育)5、实践的观点: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看待物质世界,将物质世界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世界(社会生活)以实践活动(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为主轴来结构和运行。二、社会关系1、社会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2、社会关系的类型: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3、社会关系的观点: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4、社会关系与物:社会关系这种超感觉本质体现在、承载于物质材料这种可感觉的现象上。5、社会关系与现实生活:个人的社会实践体现出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说来即经济的、政治的、伦理的、情感的、文化的实践体现出经济的、政治的、伦理的、情感的、文化的关系。三、社会总体1、社会总体的定义: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实践-社会关系”体系,结合成网状的“社会总体”。2、社会总体性的观点: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看待问题必须以社会总体为出发点,透视个体与局部的矛盾、问题。3、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4、社会总体的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即文化、政治、经济;包括三个领域,即精神活动与精神关系,政治活动与政治关系,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5、社会总体性方法:既包含横向的,具有共时性和空间性的社会性方法,又包含纵向的,具有历时性和时间性的历史性方法。四、资本主义1、“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2、“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不仅指一种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类型,不仅在一国内部,还存在于跨国家、超国家层面,是一种支配着现代世界运行的整体性的“结构系统”、“世界体系”。3、“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资本的核心原则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4、资本主义与现代的关系:①从“实践-社会关系”观点来看,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关系。②从社会总体观点来看,资本对现代社会的全面宰制与全面渗透。“社会总体”=“资本总体”。总之,“现代”的本质就是——资本统治的时代,资本主义主导的时代。5、通过资本主义批判理解我们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学问:生理学V病理学,是一种“诊断-治疗”结构。v资本主义生理学:健康肌体的客观描述v资本主义病理学:病态肌体的望闻问切、活体解剖五、资本1、资本的本性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内在本性:逐利性。资本具有无止境的吮吸活劳动,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趋势的本性,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无止境的欲望。2、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初步界定的资本实质“三位一体”的现代“生产关系”v1.现代劳动分工关系v2.现代市场交换关系v3.现代劳资雇佣关系(最核心)进一步界定的资本本质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3、资本的幻象指拜物教幻象。物体现又遮蔽了资本关系。拜物教主要有商品拜物教—科技创新拜物教—品牌拜物教。4、资本关系的“物化”形式资本有多重存在方式,大致是以下四种:①物化形态:表现为物品、商品、货币等。②社会化形态:表现为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权力等。③“人格化”、“肉身化”的形态:指资本家拥有、支配“资本”,资本化身为人。④意识的、观念的形态:指资本间接进入了社会意识领域,取得了其观念形态的存在。5、现代社会中“资本”的两种“伟大能力”第一,直接购买产品和劳动的能力(并调用各种社会资源,为这种购买提供便利)。第二,间接购买对它的服从和认同的能力(并通过控制各种文化资源,以道德、爱情、美学的名义,掩盖这个购买的实质)。六、资本的总体化逻辑1、资本关系无止境地自我扩张,竭力去渗透一切,去统治一切。v资本关系无止境地自我扩张,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个人(身体-个性-心理)等各个领域。2、资本全面主导、全面统合,将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内容统合在一起的正是资本。整个现代社会、现代世界体系是以资本关系的自我生产为“中轴”而结构起来并持续运转的。v资本全面主导、全面统合,资本逻辑规定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的运行。现代社会的领域分化通过资本逻辑统合在一起,资本逻辑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核心意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3、资本总体化的运动:是向外和向内的“双向运动”。向外膨胀,侵占社会、社会组织,直至整个社会机体;向内吸纳,无穷尽地吸入自然社会资源、社会关系、活劳动。4、资本地位的变化:资本逻辑统合、主导现代社会各领域,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宰制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政治权力、社会分化与文化冲突等多个领域的运行。从“沟通中介”的地位变成了“主宰者”。v资本作为沟通媒介的关键地位,操控了不同领域的运作逻辑之间的互动、交换与转化,使得资本逻辑扮演了社会各领域、各逻辑之间互动、交换和转化过程的主宰者的角色。从“沟通中介”变成“主宰者”。5、资本总体化逻辑的全球化维度:空间上,从“一国”走向“全球”,从“社会”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侵略与扩张来征服其他文明。七、资本的二重性逻辑1、资本生产的过程:生产关系的生产和物的生产2、资本的二重性:生产关系的生产=价值增值物的生产=劳动过程3、二重性中的主导:价值增殖过程支配劳动过程。使用价值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生产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4、资本生产过程中,人被物化,而物却被人格化。5、价值增值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有具体性和有限性。价值增殖有抽象性和无限性。价值增殖支配使用价值生产,使之无限、无止境。八、资本的矛盾性逻辑1、资本的矛盾: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创造文明,而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对抗分裂,生产力发展片面化。是一种创造性毁灭。2、在生产力社会化的同时,又存在矛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3、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对抗,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4、资本生产的根本的目的是价值增殖,而价值增殖支配有限的使用价值生产,使之无限、无止境。5、技术的胜利,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九、资本逻辑的“界限”1、资本无止境价值增殖拉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必然遭遇内外“界限”。2、劳动过程层面上,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自然生态的“限度”。资本逻辑触及自然生态界限,超越自然生态能够承受的极限,对自然造成永久性损害。自然力量本身被激发出来,失去控制,充满风险。3、价值增殖层面上,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态的“限度”。资本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以戕害人类的健康与未来作为代价,资本逻辑触及社会生态界限,损害了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信任、道德伦理。4、自然、社会不能承受之重:资本主义=不可持续的发展。5、资本逻辑的发展趋势:资本无限扩张遭遇自然、社会的双重界限,必然步入自我超克、自我消灭的趋势。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