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正确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对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教师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是是接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二)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即社会给予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职业权利和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1、教师的政治地位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2012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8个教师节。2、教师的经济待遇3、教师的职业权利4、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教师法》第六章待遇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教师法》第六章待遇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第二十九条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第三十条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第三十二条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三)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指教师职业对一定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它是教师地位的客观基础。1、传递人类文化2、开发人的智力资源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4、教师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二、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但其劳动性质、任务、对象、手段、方式、过程、成果都与其他劳动不同,它是专门培养人的劳动。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对增强教师的工作自觉性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一)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三)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四)教师劳动的个体独立性和集体协作性(五)教师劳动的无私性(六)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七)教师劳动时空的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从教师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学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正是依据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示范过程而进行其教育活动的,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目的全面性;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劳动目的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并不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而是有着全面的规定。劳动内容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内容具有多样性,涉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方面;劳动对象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既可能是学生个体,又可能是学生整体,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对象给以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学生是随着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劳动过程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培养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培养等,劳动能力是复杂的:教师本身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同的学生要求教师不同的教育方法,正式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需要创造性劳动;教学过程的复杂性需要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与创新需要创造性劳动;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创造性劳动。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指教师要对突发性的教育事件作出快速、恰当的处置。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和智慧,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从劳动结果实现的周期看,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劳动的结果是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他们的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的体力、能力等等,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正如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劳动的迟效性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显现的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人成为人才、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个过程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培养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时社会的效益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劳动周期具有长期性和劳动的结果是具有迟效性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从劳动产品的价值实现这一角度看,教师的劳动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教师不直接生产具体的产品和价值,而是把无形的知识和能力等对象化在学生身上,等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运用所学创造具体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的劳动价值是以学生为中介间接地实现的。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广延性从时间的角度看,教师的劳动具有连续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横向上看,教师在学生某一学习阶段上(比如小学、初中、高中)的劳动是连续的。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也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的教育都是不间断的——是按照培养人的目的的要求连续展开的过程。第二,从纵向上看,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劳动是连续的。学生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以后的教育,表现为一个有着相对的分期但无中断的连续过程。教师的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劳动是连续展开的过程,具有连续性。从空间的角度看,教师的劳动具有广延性。学生成长的环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空间场所,因而,教师的教育涉就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空间场所。因此,教师必须协调好这些环境,使多个因素相对一致,以调动和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三、教师的职责和角色(一)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教书,即教师要把书教好,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自己的智力水平和智慧程度;育人,即以教书为基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品德、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能力,增进体魄,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具体职责1、搞好教学。教学是教师的主要(或直接的)任务。要把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2、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时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即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家访等具体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共产主义的道德生活。3、关心学生的健康。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阶段,教师应全面关怀学生的生活,对他们的健康、学习、娱乐等待给予充分的关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师的角色1、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教学与管理的角色自我表现的角色教学人员示范者:榜样传道授业解惑学习者管理者父母形象研究者心理定向的角色心理学家四、教师的专业素质1、专业理想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4、专业道德专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专业知识“所要教授的知识”与”如何教的知识“(美)舒尔曼: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有关教育宗旨、目的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长流水”“给学生一杯水是不够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找水的本领”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精神的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教书育人;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团结协作;6、终身学习热爱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这是作为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事业的意义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视教育事业和学生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就有了工作的动力、责任心,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热爱学生,就要坚持原则,不放纵迁就,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统一;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就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全面关怀学生;此外,教师自己要有稳定的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关键的关键是“教师在教育中的最高明之处就是永远不让孩子失去信心。”对待教师集体: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教师是一个集体,教育活动是集体的事业,是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育管理者等等许多人集体劳动的事业。因此,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要有集体协作精神:要尊重其他教师的人格和声誉,坚持反对“文人相轻”的恶习;要尊重其他教师的劳动,坚决摈弃“嫉贤妒能”的陋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以谋求教师集体教育影响力的最大化。马卡连柯曾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之间相互帮忙,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教师之间要充分利用合作的力量,实现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对待自己: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劳动的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很强,这个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时教师职业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特征。一个教师表现怎样的思想品德、教学态度、行为举止,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染作用。教师为人师表应做到:语言应文明、规范;仪表应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