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地方政府:是指“权力或管辖被限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的一种政治机构。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地方自治乃“国家特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际监督之下,自组法人团体,以地方之人及地方之财,自行处理各该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具备两个条件:地方机关的公职人员多由地方上公民选举当地公民担任,被选举者所为各种措施都应当以公民意见为依归。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自治型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中国司法权地方配置模式中国司法权在地方层面上的配置实行以“块块管理为主”的模式,即按行政区划,设立不同级别的法院和检察院,其司法管辖区域从属于该地方行政、立法管辖区域;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关系、人事管理、办案经费、物资装备等,均由地方负责供给和管理。每一级法院、检察院受同级党委的单独或双重领导,并受同级人大监督。地方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或授权,根据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权力。地方行政权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利。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就是地方政府的理财活动。即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依据宪法和法律,运用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进行的资金的收支和管理活动。选任制即通过选举来确定任用领导干部。选任制主要是适用于那些承担责任较为重大的领导干部。地方政府创新是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而对自身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调整和变革。“新政”理念是指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是由“执政能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公共服务性政府”、“两个务必”等一系列政治理念构成。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A.管辖范围的广泛性2.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是(C)C.管理国有资产1.地方立法权不同于国家立法权的特有属性不包括(C)C.合宪性2.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C)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是中国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C.检察院.3(C)是目前地方社会对地方政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监督方式。C.人大代表的监督2.按照公务员法地14条的规定,中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还有(B)。B.法官、检察官职位.在地方政府规模上,应当依据(B)决定政府规模的大小。B.政府机构所承担的职责2.问责制有利于整顿吏治、有利于建立“以民为本”的政治道德,有利于建立更加直接有效的公务员淘汰机制,还有助于(C)。C.廉洁、高效责任政府的建立3.以下各项中,对政党责任制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中国地方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主要是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按地方政府所处环境和管辖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ABCD)A.一般行政地方B.城市地方C.民族自治地方D.特别行政区地方2.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A.适应职能的需要B.与社会发展相适应C.具有内在的系统性D.依法进行1.依据一些地方人大出台的立法程序与实践,地方立法程序主要包括(ABCDE)A.地方立法草案的提出B.立法议案的审议、修改C.法案的通过D.报批与备案E.公布2.中国地方政府主要行政方式包括:(ABCDE)A.制定行政规范B.行政实施C.行政监管D.行政调停与行政参与E.行政立法3.中国审判权的主要行使方式有(ABCD)A.合议制B.审判委员会制C.案件审批制D.两审终审制1.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构成包括(ABCDE)A.政治构成B.学历构成C.性别构成D.民族构成E.年龄构成2.中国地方干部管理的主要制度包括(ABD)A.党管干部原则B.地方干部来源制度C.分级管理D.地方干部的鉴定考核制度3.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主要包括(ABCD)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稳定D.发展经济4.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有(ABDE)A.行政管理项目开支B.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开支C.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D.社会保障支出E.文化、科学、教育和卫生事业支出5.地方公共产品与公共产品一样,具有成本和收益不对称的特点,还具有(ABCD)特性。A.受益范围上的地方性B.存在溢出效应和拥挤效应C.层次性D.类市场性1.中国地方政府的责任制主要体现在(ABD)A.宪政责任制B.政党责任制C.行政问责制D.行政责任制2.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在干部-公务员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改革和探索,主要举措有(ABCDEF)A.政府雇员制B.公推公选C.票决制D.末位淘汰制E.问责制F.引咎辞职制3.实施政府雇员制在政府管理中引入了新理念,主要有(ABDE)A.市场观念B.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理念C.廉洁高效的理念D.以契约为基础的政府-雇员关系模式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国一般地方政府的性质。一般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地方分治机构,代表中央政府治理特定地方,同时也是特定地方政治共同体的治理机构,设立有代表和反映地方社会利益和要求的民意代表机构。一般地方政府在体现严格意义的单一制中央集权性质的同时,也具有地方政治共同代表者、治理者的性质和地位。2.为什么说自治型地方政府优于隶属型地方政府?P14答:因为:(1)它更加清楚居民的需要和利益。从获取居民和利益的角度看,自治型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上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2)在监督地方政府官员方面,居民监督自己的自治型地方政府更容易,更容易获得管员履行职责的信息,监督成本低,监督效果更好。(3)从塑造民情角度看,地方自治有利于培养居民关心公共事务的习惯,使其积极参与公共活动,亲身体会自治的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权利和谐的优点,对他们自己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力范围形成明确的和切合实际的概念。(4)地方自治导致地方自由,加起来就是国家自由。3.简述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特征与行政区划类型。答: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特征:1、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在自制区域内实行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类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试论述中国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政府机构改革的选择。要点:1.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1)机构过于庞大、政治机构多、政府组成人员相对较多2)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大量设置非常设机构等问题;3)各个部门拥有庞大的后勤服务系统,占用大量行政资源、滋生部门利益和腐败、挤占服务社会化的空间;4)行政成本过高,财政不堪重负;5)缺乏完备有效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机构长期处于精简与膨胀的恶性循环中。2.政府机构的改革选择:1)精简地方政府机构是政府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精简政府机构宏观上要适当压缩地方政府的层次,减少地方政府的设置数量,组织结构应该朝着缩减中间层次的扁平化方向发展。3)行政区划方面改革基本思路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行政层级变革更多地集中在两个领域:地市级、乡镇级。对乡镇级改革成为近期探索的一个热点。4)精简政府机构简述中国地方立法权的构成要素。地方立法权的构成要素:1)主体: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特别授权3)适用范围(或空间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所辖空间范围(领地、领空、领海)4)内容:制定、修改、废止权力5)行使结果:表现为五种规范性法律文本(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四个经济特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6)调整对象:三大领域(参见P86)2.中国地方行政权有哪些突出特征?1)主体: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派出机关、上级政府派驻机构)。2)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地方公共利益3)作用方式: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4)法律渊源: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利与授予权力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3.试述司法权力地方化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1)中国共产党各级政法委员会对司法权的领导:地方各级政法委的职责、实现形式及对公检法功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能够决定法院、检察院重要人事任免。2)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权的分享:事实上的权利分享者。表现在:通过人事任免权间接分享、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3)地方行政机关对司法权的分享:法院、检察院在国家机构体系的地位低于其宪法地位;其经费、人员工资、机构编制等均有地方行政机构统一管理,本身不独立,两院工作极易受到地方行政机构的影响、干预,司法权事实上被分享。简述“市管县”体制对地方政府纵向间关系的影响及其发展改革思路。答:(1)“市管县”体制对地方政府纵向间关系的影响:积极影响:“市管县”体制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的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结果,使长期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结合。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城市化;在地方行政体制发展上,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联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有所扩展。这种体制成为处理省级行政机关与县级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主要方式,地级市正在逐渐成为省、自治区之下的辖县层级,在整个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弊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市管县”体制逐步失去当初的功效,成为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具体表现参见P146-147四点。同时,副省级市和“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痼疾:行政区划层次过多、同级政区之间规模大小悬殊、城市数量太少等。(2)发展改革思路:主要观点是“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核心是减少“中间层政府”,实质是在省、自治区内,减少地级市的数量或取消地级市,逐步实现省、自治区对县的直接管辖;在直辖市内,减少区的数量或取消区,逐步实现直辖市对街道的直接管辖。中间层政府削弱后,省级政区有能力直接管辖区和县,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简述公务员交流与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交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公务员之间或者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实行调换任职。交流制度有利于公务员开阔视野、丰富经验、交流信息,更好地发挥个人才干,达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公务员交流采取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三种形式。(2)回避制度:是指国家机关为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谋私徇情,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限制。实行公务员回避制度有利于机关廉政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公务员的健康成长。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主要包括:①回避的范围。凡属以下四种应当回避的亲属关系的任何一种,应当实行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②回避的类型: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③回避管理。3.为什么说“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是地方政府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