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总第235期收稿日期2012-09-17作者简介邵晨霞(1972-),女,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服饰文化。内容提要:佩绶是依附于古人服装上的一种装饰佩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它还具有一定的标示身份地位、等级高下的袖章符号功能。从出土资料和历代文献上可看出佩绶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历程,其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隋唐到宋、明时代皆有定制,其质地、纹样与形制也随着朝代变迁而有相应变化。佩绶的文化内涵还与中国古代的礼仪、等级制度及吉祥民俗传统等息息相关。关键词:佩绶服饰制度演变中图分类号:K876.9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有一种“绶带纹”,绶带纹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因“绶”与“寿”同音,故“绶带纹”被寓意为“长寿”的意思;另一层是因其与“绶带”意同,故“绶带纹”又被寓意为“权利”的意思。古代有职位之人才能佩绶,而且天子、诸侯、士大夫、文武官员的绶带颜色与编结方法也随佩戴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解印绶而去”,其身份便与常人无异。一“绶”的由来古人穿衣与现代人不同,往往在衣裳之外,另系腰带。古人的腰带有革带、玉带、垂带之分,垂带又有“绅”与“绶”之分。“绅带”即丝带,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1],因绅带太软,上面不便钩挂佩饰,因此又束较坚硬的革带;“绶带”是用彩色丝线编结而成,不仅用于固定服装,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身份。佩绶最早是古代穿冕服时(在西周时已有冕服[2])与之相配的佩垂饰物,由佩玉和组绶组成。《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繤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3]战国之前的佩绶,包括组绶的结带方式,均十分讲究,直到战国时期,才简化一些。佩绶之制,自战国时废去佩玉、璲绶,只留其系璲,以为章表。秦乃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绶,故谓之绶[4]。汉承秦制,用而不改,汉代的朝服为袍,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黄赤绶四采,黄赤绀缥,长一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十竹斋艺谭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邵晨霞(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图一//汉代佩绶的官吏123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绀缥,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采,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采,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采,四百、三百、二百石铜印黄绶。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用以佩璲。佩璲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采组,与绶相连[5]。图一为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6],图中的一位官吏腰间佩绶。汉代是一个官阶等级森然的社会,平时官员随身携带官印,装于系挂在腰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面,绶带一端打双结,一端垂于身后。图二也为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图中官吏的腰间系有绶囊,上面装饰有各种花纹,四周缘边,行礼时将囊中绶带放下,垂于腰旁,礼毕即将绶带收起,盛放在囊内[7]。二佩“绶”的发展魏、晋以来,绶带仍为有官职者佩带,《晋书》记载:“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相国丞相绿綟绶,此外金章紫绶、银章青绶、铜印墨绶等,并有佩玉及佩水苍玉等之差别。宋时亦如此。皇太子纁朱绶,佩瑜玉;诸王佩玄玉;太宰太傅等佩山玄玉,以下有水苍玉等。大体承前代之制而定。”[8]至隋唐时期,仍继续沿用佩绶制度。图三为隋文帝像,隋文帝韨下垂有大带,腰后佩有绶。《旧唐书》记载:“侍中,中书令则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武官及门下……中书、殿中、内侍、天策上将府、诸卫领军,武侯监门、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戌流内九品以上服之”,“朝服,亦名具服。冠帻缨緌簪导,绛纱敝膝,袜、舄、剑佩绶”[10]。图四传为唐人吴道子所作的《送子天王图》,图中怀抱天子之人即为天王,他革带、侧面佩绶。在唐朝,不仅男士如此,女子也佩绶。图五为唐代懿德太子墓石椁浅雕画,图中妇人头戴步摇冠,两旁有金凤步摇钗为饰,穿U字领大袖襦衫,下着高腰双裙,两侧挂组佩,当为礼服[12]。至宋代,绶被改用为织锦,所以亦称之为“锦绶”,宋代用不同花纹的锦绶来区别官品的高低。《宋史·舆服志》记载:“至于绶,则乘舆及皇太子图二//汉代佩虎头鞶囊的官吏图三//佩绶的隋文帝像[9]图四//唐《送子天王图》中的佩绶[11]124《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总第235期以织成,诸臣用锦为之。”皇帝的大绶以六采织成,皇太子的大绶则以四采织成。品官的锦绶分为七等:一等为天下乐晕锦,二等为杂花晕锦,三等为方胜宜男锦,四等是翠毛锦,五等为簇四雕锦,六等为黄狮子锦,七等为方胜练鹊锦。只有法官用青地带莲锦绶,以区别于诸臣[13]。自宋太祖颁布服饰制度之后,历经七十余年,至宋仁宗景祐、康定年间,又作了一次修改[14]。重新制定的服制,除对冕冠的尺寸、质地、颜色及衮服的纹章等作了新的规定之外,还对百官的朝服制度作了调整。因为隋唐冠服皆以品级定制,而宋朝却有“官卑品高”或“官高品卑”(即官职与品级不相符合)的现象[15],故难以实行隋唐时期的朝服制度。此次修改的服制重新规定,并废弃隋唐以来依品级定冠绶的方法,以官职决定服饰,使之名实相符。官职共分七级,冠绶也分七等。一等:貂蝉笼巾七梁冠,天下乐晕锦绶;二等:七梁冠,杂花晕锦绶;三等:六梁冠,方胜宜男锦绶;四等:五梁冠,翠毛锦绶;五等:四梁冠,簇四雕锦绶;六等:三梁冠,黄狮子锦绶;七等:二梁冠,方胜练鹊锦绶。各按官级佩服[16]。至明代,明人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中记载:“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衮冕大绶六采,用黄白赤玄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小缦三色,同大绶,间织……世子衮冕绶紫质,用紫黄赤三采织成,间织。牟服俱用大绶。文武官朝服,一品二品,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三品、四品,绶用四色,织云鹤。五品绶四色,织盘雕。六品、七品,绶黄绿赤三色,织练鹊。八品、九品,绶黄绿二色,织鶒。”[17]洪武三年(1370年)定制,大绶用丝带编结而成,丝带由六种颜色赤、黄、黑、白、青白、绿;大绶上部是三条绶结,每条由两根不同颜色的带编结而成,中间用三个玉环连结,用丝线固定在大绶上,颜色也为六种。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对绶带的细节做了补充,要求大绶为纯黑质地,密度按照当时的密度单位为500首。永乐三年(1405年)的佩绶制度又增加了两个小绶带,绶带丝线用色变为黄、白、赤、黑、青、绿,绶带的质地也变为浅绛色。更为突出的是,汉、晋时期的绶带是挂在身体的前方,而明代的绶带是挂在了身体的后方[18]。绶有用丝线编结而成的,也有用玉佩、珠饰串联而成的,图一、图二、图三中的男子佩绶为丝线编结,图四、图五为玉佩、珠饰串联成的绶,但无论哪种编结形式,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用以辨别佩戴者的身份与地位。三佩绶服饰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十分讲究“礼”的社会,而“礼”的核心就是等级制度。衣冠、佩绶无疑是体现等级差异最外在、最具表现力的手段,所以从冠服制度产生之日起,佩绶所体现出的“礼”的内涵,便已贯穿了这种等级思想。在秦汉时期,服饰主要用冠式和组绶来区分职位高低,佩绶因等级不同而分为不同的颜色与编结方法;在唐宋时期,增加了品色衣及革带镶饰以标示官阶;到了明代,朝服的定制则更加完善,将梁冠、绶锦、革带、笏板等朝服中所有能区别高下的装饰手段都综合运用起来,使官阶的标示更加醒目和严格,官员从最高的一品到最末的九品,其冠梁数目和佩绶花纹都有明确规定[19]。宗白华在区分西方与中国的形式美时认为:“希腊的形式美,基于奴隶制民主社会中尚秩序尚组织的数学精神,表现于几何、数学、天文学及希腊庙。中国之形式美,来自封建社会之等级制,尚礼法,重度数,尚自然的农业季节秩序,具体表现在‘礼器’上。”[20]佩绶服饰之美,不仅因为在于它丰富的色彩及变化的编结手法,更因为它符合图五//唐代女官画中的佩绶125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了传统服饰尚“礼”的法则。综上所述,佩绶自西周始被运用于冕服作为佩垂饰物,至秦、汉、唐各代的发展,至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不论佩绶的外型还是佩戴方式有何重大变化,但其作为礼服之明尊卑的作用却一直存在。[1][3][4][7][13][14][15][16][17]转引自缪良云:《中国衣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212、213、220、34、213、60、60、60、213页。[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3页。[5][11][12]转引自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6、249、273页。[6][9]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第14、22页。[8]唐·房玄龄:《晋书》卷二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1245页。[10]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2页。[18][19]转引自李小虎:《﹤明史·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39页。[20]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建筑美札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TheEvolutionofClothingwithRibboninAncientTimesSHAOChen-xia(ArtandDesignCollege,JiangsuTeachers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zhou,Jiangsu213001)Abstract:Theribbonwasatypeofdecorativeaccessoryforclothingintheancienttimes.Inadditiontothedecorativefunction,italsorepresentedthesocialstatusandrankoftheperson.Accordingtoarchaeologi⁃calfindingsandhistoricalliterature,theribbonwearingtraditionwasoriginatedfrompre-QinperiodandgotdevelopedintheQinandHanDynasties.ItbecameasetsystemduringtheSui,Tang,SongandMingDynas⁃ties.Thetexture,patternandshapeoftheribbonvariedaccordinglywiththeshiftingofdynasties.Inaddi⁃tion,theribbonwearingpracticewasalsocloselyrelatedtotheetiquette,hierarchyandfolktraditionsofan⁃cientChina.Keywords:ribbonwearing;clothing;evolution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专家学者服务,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水平,减少差错,本刊已从2011年第5期始,增加作者自校清样的流程,即稿件经审稿、编辑、排版、一至三校后,在互校的同时将清样以PDF格式发作者本人自校,以纠正专业表述等方面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勿删改或另增内容,以免影响版面、延误刊期)。请各位专家学者在赐稿的同时,提供快捷有效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以便及时联系。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本刊编辑部2013年10月12日启事(责任编辑、校对:王霞)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