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篇鸟类第八章乌骨鸡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驯化培养而成的一种优良的珍贵鸡,也是驰名中外的药用鸡和观赏鸡。乌鸡是我国古老鸡种之一,据查考有关资料,13世纪末,元代初期的《马可波罗行纪》就有记载。乌鸡外貌美观、奇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体内富含黑色素、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用后能增加人体的红细胞核色素含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广泛的滋补和药用价值。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世传当年仙人吕洞宾等“八仙”云游至武山,恰逢重阳佳节,处处丹桂飘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便乘兴登临武山,饮酒论道,赏景赋诗。武山的风景使“八仙”深深陶醉,“八仙”便相约500年后的重阳节再游武山。殊不知500年后吕洞宾等“八仙”故地重游,但见武山一带瘟疫流行、民不聊生、颓废不堪。吕洞宾遂与诸仙商定,择武山武叠峰北岩开坛炼丹,以济苍生。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丹药炼成,正待出炉,忽然天昏地暗,妖风大作,仙丹危在旦夕。“八仙”一面合力与妖魔斗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援。王母娘娘速派身边的侍女,两位白凤仙子携带瑶池琼浆玉液置于炼丹炉中,“八仙”顿时功力大增,将妖魔降除。两位仙女却被妖风卷入炼丹池,忍受烈焰锻炼,皮肉、内脏、骨头俱被烧得焦黑。丹药出炉后,两位仙女化成一对白凤乌鸡。为防止妖魔再次兴风作浪,白凤仙子留在人间,为百姓祛病驱邪,造福天下。后被世人誉为“神鸟”—泰和乌鸡。艰难的保种历史清朝末年,泰和县汪陂涂村一带遭天灾,人口几乎灭绝,乌鸡残留无几。20世纪30年代,为挽救濒于灭绝的珍贵种质资源,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生产部的2位科学工作者,从农户那里收集了10只泰和原种乌鸡(2公8母),进行繁殖饲养,到1938年数量达到几百只。1944年,日本攻下南昌,又轰炸泰和,泰和原种乌鸡几乎绝种。为保护泰和原种乌鸡,科学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化妆成农民,散户饲养,直到抗战结束时才集中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于1959年在原汪陂涂村废址上建立起泰和原种乌鸡专业化饲养场,即“江西省泰和武山原种鸡场”。其后,国家为保护泰和原种乌鸡,陆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泰和鸡又称“武山鸡”其由来:清朝初年,江西泰和武山汪陂涂村有个叫涂文轩的人,将武山乌鸡上贡乾隆皇帝。乾隆食其鸡,味特美,故封涂文轩为两省文宗官职,并为此鸡赐名“武山鸡”。正宗的中国泰和原种乌鸡仅生长于武山即历史上的汪陂涂村数平方公里土地上,它们必须喝武山半山腰流出的清泉,也就是传说中仙人炼出的丹液。正宗的中国泰和原种乌鸡之所以仅产于这块土地,除了经纬度、光照、雨量、气温和山泉外,还有武山特有的矿物质、松林和草丛等植被。据当地人介绍,正宗的原种乌鸡必须喝山上的泉水、吃树林的虫子和啄地里的野草。这也许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的缘故。正因如此,当地有一名民谚,叫做“不饮武山水,不是泰和鸡”。乌鸡营养价值乌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为高级滋补品。在我国历史上,列为贡品进贡皇室。乌鸡肉色乌黑、富含黑色素,含胆固醇低,含游离脂肪酸高,是老年人及久病体弱者理想食品。它能增加人体血细胞和血红素,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能力。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黑色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固于肾”,“黑色食品可以固本扶正、润肤美容、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乌鸡不仅肉质结实,炖而不烂,而且比甲鱼、白丝毛乌鸡含有更多的黑色素,享有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养颜如珍珠的美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掀起了纯天然“黑色食品”的热浪,乌鸡则以其特有的滋补保健药用功能和丰富而全面的营养价值,在众多黑色食品中独领风骚。所谓“黑色食品”主要是指含有黑色素和带有黑色字眼的粮、油、果、蔬、菌类食品。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黑葡萄、黑松子、乌骨鸡、黑海参等等。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经大量研究表明,“黑色食品”保健功效除与其所含的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外,其所含黑色素类物质也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如黑色素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美容等作用。《本草纲目》谓:“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的主要成份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明朝著名的本草纲目说明泰和乌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乌鸡在民间称是“黑心宝贝”。所以我被称为“名贵食疗珍禽”哦!药用价值“泰和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滋阴补肾,治心绞痛,和酒五合服之”——《本草纲目》“泰和乌骨鸡补虚劳,甘平,鸡属木,骨黑者属水,得水木之精气,故能益肝肾,退热补虚,男用雌,女用”——《本草备要》泰和乌鸡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品种,具有入药治病的作用——《中国医学辞典》和《辞海》泰和乌鸡具有补肝肾、益气血、清虚热的功能,主治遗精,久泻久痢,消渴,赤白带下,骨蒸劳热等——《中国药用动物志》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A:乌鸡=10鳗鱼(维生素A含量之王)8种微量元素含铁量:乌鸡=10菠菜含锌量:乌鸡=3.3大豆此外:还含有大量的DHA(又称22碳3烯酸)、EPA(又称20碳6烯酸)乌鸡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于药用,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备受历代医药家所重视,被誉为“药鸡”,民间用乌鸡治病的验方颇多。常作为药膳用。归芪乌鸡汤:气血双补,滋补肝肾。红豆乌鸡汤:补血养颜、强壮身体木耳金针乌鸡汤:补血养颜、益精明目红枣乌鸡汤:补血益气、滋阴、美容膳贡品酒其它等第一节乌鸡的生物学特性一、分类地位乌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在生产上的乌骨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产地和外貌特征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省区对乌骨鸡进行了引种驯化,因此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公元17世纪,我国的泰和鸡首先被日本引去,接着又由日本传到西方,成为著名的观赏鸡种,现已被国际上列为标准品种。二、品种与形态学特征在乌鸡的生产中,根据其产地和外貌特征的不同,除标准丝毛乌骨鸡(泰和鸡)外,还分出了一些不同的地方品种,其形态学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别名:绒毛鸡、羊毛鸡、穿裤鸡、丝毛鸡、松毛鸡、乌鸡、药鸡、竹丝鸡、狮毛鸡、松毛鸡、白绒鸡、绢丝鸡、黑脚鸡、丛冠鸡、龙爪鸡、白凤鸡等;根据原产地又称:武山鸡、泰和鸡等。泰和鸡分布:乌鸡原产于我国和印度、印尼等地。我国主产区在江西泰和县,福建泉州,厦门和闽南沿海地区。以江西泰和县的鸡最为正宗。泰和鸡形态特征:头小颈短,腿矮,具有独特的十大特征,或称“十全”、“十美”特征。1)复冠2)绿耳3)缨头4)胡须5)丝毛6)五爪7)毛脚8)乌皮9)乌肉10)乌骨品种特征十全特征(1)复冠:素有凤冠之称,公鸡多为玫瑰冠形,母鸡多为草莓冠及桑椹冠形;单冠较少,多见于公鸡;豆冠在母鸡中可见,但很少。(2)缨头:头顶长有一丛丝毛,形成毛冠,母鸡尤为发达,形如“白绒球”,又似“游泳头”。冠型是标准品种及变种的鉴别特征之一。主要有单冠、豆冠、玫瑰冠和胡桃冠(草莓冠)。冠型(3)绿耳耳叶呈现孔雀绿或湖蓝色,犹如佩戴一对翡翠耳环,在性成熟期更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故有人喻为“新婚巧装”。成年后,色泽变浅,公鸡退色较快。(4)胡须在鸡的下颌处,长有一撮浓密的绒毛,人们称之为胡须。母鸡的胡须比公鸡更发达,显得温顺庄重。(5)丝毛由于羽小支排列不整齐,且缺羽钩,故羽支与羽小支不能连接成片,使全身如披盖纤细绒毛,松散柔软,雪白光亮,只有主翼羽和尾羽末端的羽支和羽小支钩连成羽片。(6)毛脚由蹠部至脚趾基部密生白毛,外侧明显,观赏者称之为“毛裤”。(7)五爪在鸡的第二趾一侧又多生一趾,故成五趾,又称为“龙爪”,又有“五爪兴龙”之说。(8)乌皮全身皮肤均为黑色。(9)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肪均呈黑色,但胸肌和腿部肌肉颜色较浅。(10)乌骨骨膜漆黑发亮,骨质暗乌。此外泰和鸡内脏、血液、脂肪均呈黑色或浅乌色。眼多为棕色,少数黑色。卵、骨、肉均可入药。丝毛乌骨鸡的十大特征人们形象地概括为:一顶凤冠头上戴,耳碧环配两边;乌皮乌骨乌内脏,胡须飘逸似神仙;绒毛丝丝满身白,毛脚恰似一蒲扇;五爪生得很奇特,十大特征众口传。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和乌鸡远涉重洋,先后在亚美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观赏展出,传播了乌鸡文化,弘扬了中华文明。1983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泰国,专程从泰和原种鸡场挑选20枚乌鸡种鸡蛋,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赠送给泰国,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桥梁作用。泰和鸡历史事件1988年日本名古屋市召开的第18届家禽会议暨博览会上,泰和乌鸡应邀展出,博得了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观众的一致赞赏!长期以来,泰和乌鸡在国际上倍受关注,其食补功效在国际上倍受推崇,风行欧美及东南亚。2002年泰和乌鸡蛋搭乘“神舟三号”飞船登上太空。2005年泰和乌鸡获得原产地标识保护。2005年10月15日举办首届中国泰和乌鸡节。2006年泰和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泰和乌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04年被认定为“原产地保护品种”。2007年泰和乌鸡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280多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中获“中国驰名商标”的10件之一,是全国唯一“活体”的“中国驰名商标”,也是吉安地区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黑凤鸡黑凤鸡被称为“药鸡”,是中国乌鸡中的珍品,当前我国饲养的黑凤乌鸡是引进国外未经纯化的黑毛乌鸡,经过定向培育和选育而成。它具有黑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丛冠、凤头、绿耳、胡须、毛腿、五爪十个特征,并因为形似凤凰而得名“黑凤乌鸡”。该鸡产蛋率高,食量小,容易管理饲养,且抗病力强,疫病较少。90天体重可达1.5公斤。肉料比1:3,是我国重点推广的“三高一优”农业开发新项目,养殖前景非常广阔。余干黑羽乌骨鸡主产于江西滨湖地区的余干县,该鸡全身羽毛黑色,体型较小,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广。乌皮、乌肉、乌骨、乌喙和乌脚。母鸡单冠,头清秀,羽毛紧凑,丰满。公鸡单冠,呈暗紫红色,肉垂宽而薄,体形呈菱形。余干黑羽乌鸡开产日龄150-160天,500日龄产蛋量是145-160个。蛋重46-50克。种蛋合格率90%-95%,种蛋受精率90%-95%,公鸡全净膛屠宰率为71.21%,母鸡全净膛屠宰率为65.30%。公鸡胸肌屠宰率为12.85%,母鸡胸肌屠宰率为16.05%。四川山地乌骨鸡四川的地理形态和气候的地域性差异,使各地的鸡种长期处于小区域流动,形成闭锁、半闭锁的繁育状态,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又经各族人民长期选育,便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地方乌骨鸡种。该鸡体型较大,单冠平头,胸宽体深,背腰宽短,腿脚较高,身体结构匀称,羽毛以黑色为主,杂色次之,白色最少。黑羽公鸡的颈羽和背羽多带红色羽丝,尾部羽毛带墨绿色光泽。喙、冠、耳、胫、爪均为乌黑色,皮乌、骨乌,有的鸡的肌肉、腹膜、腹脂也为乌色,如墨染一般。成年公鸡体重2347克,母鸡2092克,公鸡5~6月龄开啼,母鸡6~7月龄开产,年产蛋110~150枚,蛋重53.45克,蛋壳浅褐色,就巢性较强,12周龄公母均重可达1.1千克,耗料比1:3.5。三、乌骨鸡生活习性乌骨鸡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在生态条件的自然选择下,世代衍生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体小、敏捷、觅食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1)适应性成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但幼雏体小,体质弱,抗逆性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易病,易死,难养。但经多年来的选育研究和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育雏率、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达95%左右。但是泰和鸡耐热性很强,但怕冷怕湿,饲养中应特别注意。(2)胆小怕惊乌鸡胆小,一有异常动静即会造成鸡群受惊,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因此,应创造一个较宁静的饲养环境。(3)群居性强乌骨鸡性情极为温和,不善争斗,但最好公母分群,大小分群饲养,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整齐。(4)善走喜动泰和鸡善走喜动,但飞翔能力较差,管理方便,一般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为宜。(5)食性广杂

1 / 1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