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发展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论发展简史一.《学记》(2000多年前)《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学记》(2000多年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7世纪)卢梭(1712-1778)裴斯泰洛奇(1746-182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96以伦理学、认识论为基础的教学论(前苏联、日本、中国等)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论(北美)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加涅认知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论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二.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7世纪)一.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一)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12页。主张尽可能地用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实际观察是首要的,文字的学习是第二位的。认为,经过直观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因此,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教学应当从实际事物的观察开始;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时候,应当使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夸美纽斯还详细提出了直观性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二)系统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秩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教学必须循序渐进,系统进行。指出,经院主义学校打乱了教学的系统性,教学杂乱无章,结果学生学到的也是一些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主张教学科目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教学要遵守严格的时间,不能随意打乱计划;教学要系统连贯,“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开辟道路”。(三)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认为这样做是违反自然的。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学习。为此,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使教学富有吸引力;学校要美化环境,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乐于上学。(四)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掌握不仅在于领会,而且在于巩固和运用。要求,首先要理解知识,因为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忆;其次要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夸美纽斯反对死记硬背,反对把记忆当作唯一的教学方法。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教学要量力而行,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4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它的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响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发展的根本规律其次,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对教育进行思考,分析旧教育的问题,试图全面改革教育得出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表示了对旧教育的强烈不满。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教育的法则应依自然的法则得来。在论证教育原则时,夸美纽斯一般是把教育现象与其他自然现象放在一切论述的。这种论证是用一种类推法来说明教育法则的。正是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基础上,夸美纽斯阐述了教学的直观性,教学的巩固性,教学的循序性和连贯性等原则,初步建立起近代教学论的体系。其次,教育适应自然所包含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他对自然、社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在他看来,世界万事万物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安排,教育和个人要服从自然总体的秩序。当然,也应看到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法则并不是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而更多的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和人为的解释,从而在论证中带有拟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从另一角度来看,夸美纽斯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又并非仅仅是从模仿自然法则得来的,而主要来自他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教育取得的先进成果他用宗教观保护了他的自然观,又用自然观保护了他的教育观,这是他教育思想中自然主义特色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是以大自然作为参照系的,因此,他在论述儿童个体教育时常具有机械的特点。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人性,具有同样的感觉与理智的器官”,所有的人都要发展相同的自然能力。这是进行统一教育的基础三.泛智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泛智”思想实际上是使所有的人都竭尽个人的能力学习和积累所有的知识,其中有两点宝贵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类以广泛的知识教育,就会在人心中培育和发展美德和虔诚的种子。其次,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教育的。如何研究和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研究并总结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人人都应该掌握这种对于现实生活有益的、有用的知识。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客观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广泛发展教育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泛智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的核心。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段,以后就主要是发展力量了。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三.卢梭(1712-1778)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爱弥儿》为例(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卢梭把一个人受的全部教育分为三类: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卢梭认为只有这三种教育达到一致,趋向相同的目的才是良好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自然的目标。为了达到这种目标,要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自然教育是跟当时的公民教育相对的。公民教育培养的是服从国家的专制统治的人,而自然教育培养的自然人是有着独立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能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而不依赖他人的劳动生活,并且身心皆健的人。但是卢梭所指的自然人并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指出,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自然人和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两者完全不同。后者要头脑清醒,知道怎样在城市中谋得生存,与他人共处而不为偏见、欲望、权威所控制,也不参与狂妄的事情,等等。他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败侵袭。”卢梭特别强调对人的判断力的培养,他要培养的自然人是能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独立判断力的自然人。(三)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应注意的事项等等。第一阶段称为婴儿期的教育(时间段为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应以幼儿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一方面,卢梭认为体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他还认为“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卢梭对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他主张给婴儿穿宽松的衣服以免影响其身体的发育;他倡导由母亲亲自照看孩子,由父亲教育孩子;挑选保姆要选择身心皆健的等等。第二阶段称为儿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2岁—12岁)。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是感官的教育。从现代研究成果来看,卢梭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一个人的不同感官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人的童年阶段。至于为什么不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卢梭解释道:“因为进入人类心灵的知识以感觉为门户,所以人类最初的理性,是由感觉经验而得的理性。这种由感觉经验而得的理性,便是智慧理性的根基,我们最初的物理学教师,便是我们的手足和眼目。”在卢梭看来,理性教育应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诸多感觉中,卢梭最为看重的是触觉和视觉的教育。因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除了这两种感觉的教育之外,卢梭对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的教育都有提及。第三阶段称为青年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2岁-15岁)。卢梭把这一阶段仍称为童年,因为这个年纪“接近少年了,不过还没有到春情发动的时期”。他把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上。知识教育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知识学习陶冶情操。”卢梭还主张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要有选择,他说道:“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只是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聪明的人。”劳动教育上,他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应学习一门职业并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职业;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本着这些原则,卢梭为爱弥儿设计的职业是木工。第四阶段称为青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5岁-20岁)。卢梭把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上。道德教育方面,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方法是给学生阅览人类不幸、困难、受难的图画,还要注重善良的示范。道德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善良的判断’,研究历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他对于伟大人物的传记特别注意。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善良的意志’。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实际的练习,练习对贫民的援助,对不幸者的保护。”宗教教育方面,卢梭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他要求人们要爱上帝胜于爱一切,但反对当时教士编写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缛礼,他认为当一个人受了自然的教育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第五阶段称为爱情和婚姻家庭教育(时间段为人成年以后)。卢梭以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过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卢梭还专门提及了针对女子的教育。他一方面提出女子应当受教育,一方面又指出女子所受的教育也不要太多。卢梭认为女子应当是男子的附属品,他理想的女子形象是受过适当的教育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四.裴斯泰洛奇(1746-1827)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19世纪初期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活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68-1798年)诺伊霍夫新庄的“贫儿之家”(失败)1768年在新庄建立示范农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产量;(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实验的教育家)1774年建立新庄“贫儿之家”,进行教育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