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讲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宋琳主要内容真理与价值事实与价值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与价值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社会评价及其标准一、真理与价值哲学上,真理与价值问题就是关于“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涉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一)事实与价值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由来事实与价值的关系1.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由来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然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对外一些关系推出来,也应当举例加以说明。”在休谟看来,人类的领域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关事实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命题(或陈述)只关心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其不是真就是假,即“是”与“不是”的命题。另一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这种知识命题与事实无关,其关系事情应该是怎样的。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这一问题,其后的哲学家都企图去解决,但大都坚持事实与价值、“是”与“应该”之间有一道“鸿沟”,二者无法过渡。如康德提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二分。与此同时,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截然区分后,西方哲学界也不断有学者(如杜威、马斯洛等)对休谟等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把“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完全等同起来,否认二者的区别,把问题简单化,又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1.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由来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马克思理论坚持辨证地看待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与“应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表现在:真理与价值的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一致;后者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追求的效用和利益,即认识对象能满足认识者什么样的需要。其统一表现在:然而真理与价值并非互相隔绝毫无联系,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仅要正确反映对象,而且还要解决认识对象对人是否有用、有什么用和有用之大小的问题,还包括美丑善恶的问题。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马克思理论坚持辨证地看待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与“应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从生活实践出发,从社会的历史主体(人)出发,将二者统一起来。“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沟通“事实—价值”的主体是人作为判断主体的人,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沟通“事实—价值”的主体是人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当一个人面对各种选择时,他会根据对自己生存有用的原则,认定自己所需要的,并且把最满足自己需要的称为“最好的”。马斯洛,“从根本上说,一个人要弄清楚他应该做什么,最好的办法是先找出他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达到伦理的和价值的决定,达到聪明的选择,达到应该的途径是经过‘是’,经过事实、真实、现实而发现的,是经过特定的人的本性而发现的。他越了解他的本性,他的深蕴愿望、他的气质、他的本质、他寻求和渴望什么以及什么能使他真正满足,他的价值选择也就变得越不费力、越主动。”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沟通“事实—价值”的方式是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存在两个尺度,及既受外在尺度,客观规律的制约,也受内在尺度的,人内在本性的制约。在整个实践活动中,事实和价值的形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诚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2.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阐释沟通“事实—价值”的方式是实践事实与价值的联系是可以通过“是”与“应当”的相互转化来理解。也就是说“从事实向价值的过渡也每日每时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由于实践能动地介入实在过程,可能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和需要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等也就密切联系于现实事物”。事实与价值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二)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与价值第一,价值作为一定对象与人的需要和目的的适应关系,虽然包含了主观性但不能归结为主观性,它建立在一定实践基础之上并受具体实践条件的制约。第二,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和动机能否实现,活动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愿望,而是由各种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第三,社会活动过程作为多种活动的综合,作为多种主体、多种力量的动态的博弈过程,服从的是如同“力的平行四边形”的规律,不以某个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随着科学研究和人的理性的发展,科学认知被具体化为一套由怀疑到形成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论证,最后解答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科学的方法及其精神,排除了迷信和主观臆测,追求的是客观真理。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同要求。(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1.什么是真理?真理是认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正确认识(正确的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2.真理的特性真理的客观性ACBcaba2+b2=c2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2.真理的特性真理的绝对性绝对正确:真理能被推翻吗?绝对不能(如:在直角三角形条件下,a2+b2=c2绝对不能被推翻)绝对客观:(如:a2+b2=c2不以中国人或美国人的不同而不同)绝对可知: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问题一:真理的特性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AbCBacBacCAba2+b2=c2a2+b2≠c2(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问题一:真理的特性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非所有all)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绝对性:绝对正确、绝对客观、绝对可知相对性:某一部分非全部,一定程度非所有(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关系:无数相对真理之和,就是绝对真理这一天,激动的法布尔在《昆虫记》第7卷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但我们应为此而感到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已经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自己的提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实用标准?众人意见标准?权威标准?实践标准?思考:哪些方法可以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为真?(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3.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症结:不能用一种认识检验另一种认识真理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特点:主观与客观联系桥梁(三)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人们认识社会现象,不仅要了解社会“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指出社会“应当”怎么样,即确定社会合理的价值向度,从而指导人们进行合理的实践,促使社会向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转化。社会研究领域的许多理论之所以表现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研究主体的价值观不同。这就有一个如何处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自身的价值维度的关系问题。(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不是分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社会事实都是蕴含着价值的事实,社会价值都是依托于事实的价值。要达到对社会现象正确深刻的把握,就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起来。社会科学研究所要达到的“正确”,不是单纯认知意义上的真假、对错。社会科学理论总是体现着认知和评价、对象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在于,“人的尺度”或“人的目的的尺度”,往往因人而异,人们各有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这些利益和目的之间,既有一致或相容之处,又有矛盾甚至对抗之处。同时,一定的个人与个人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小共同体与其所属的大共同体的利益矛盾如阶级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国家与人类等的矛盾,都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别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形式出现。任何一个方面,单独看到可能有自己的合理性、必要性,综合到一起就可能出现矛盾和冲突,构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局面。社会科学研究者也是现实的人,属于一定的阶级、民族、群体,不可能完全处于“价值中立”状态。因而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只能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种相对而非绝对的统一,一种通过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实现的统一。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一)社会认知的特点与对自然界的认知相比,社会认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同人们的利益直接相关;在阶级社会则同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立场相关。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期望在雇佣奴隶制的社会里有公正的科学,正像期望厂主在应不应该减少资本利润来增加工人工资的问题上会采取公正态度一样,是愚蠢可笑的。”在社会科学领域,只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对职位、牟利、对上司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科学认知。(二)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只有当研究者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或行为,才能真正地体会和理解社会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矛盾运动,把握住作为现象和本质统一“社会现实性”,进而如实地进行事实描述。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如访谈方法、田野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历史档案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问卷调查类型:可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主要类型结构:一份完整的问卷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其他资料等四部分构成特点:具有匿名性,可以较好地避免访问员与被调查者的个人偏见,而且,资料便于定量处理与分析设计访谈方法访谈法是社会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访谈的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访谈资料则是这种互动的产物。案例:1963年,朱克曼对住在美国的56位诺贝尔获得者中的41位进行了访谈,并著有《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田野调查它是一种实地调查研究方法,观察与访谈是民族志田野工作的操作方法。民族志的方法试图进入一个特定群体的文化内部,“自内而外”来展示意义和行为的说明。是一种“深描”的方法。特点:研究初始并不提出假设,通过系统、全面的观察和参与,归纳出结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甚至包括现场的感性认识。历时较长,研究集中于个案。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投入理解来进行资料分析。1939年,费孝通的论文在伦敦出版,名为《PeasantsinChina(中国农民生活)》,轰动国际社会人类学界。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对该书评价很高,称它为国际学界人类学实地调查的里程碑。到1981年,费孝通也因此在国际人类学界最高荣誉赫胥黎奖的获奖名单上,添了一个亮闪闪的中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