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Takayasu动脉炎概述日本眼科医师Takayasu首先报道,因此又称为Takayasuarteritis,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也可累及肺动脉及分支,引起相应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病变,少数患者受累动脉可呈扩张性或瘤样改变又称“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不典型主动脉缩窄”、“慢性锁骨下动脉-颈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动脉弓分支血栓闭塞性动脉炎”等病因及流行病学发病原因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是目前研究热点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很少发病,多见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1∶(4~9)主要散发于我国及东南亚,但也在西方人群中发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病理病理机制主要是细胞介导的大血管炎发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非特异的炎症反应期;慢性炎症期早期表现为动脉壁全层的非特异性炎症动脉壁中层发生弹力纤维降解和纤维化瘢痕,结果导致管腔的狭窄或闭塞管壁的修复不足以抵挡血压的牵拉,导致动脉扩张、动脉瘤或夹层全身症状发病早期少数患者(约30%)有全身不适、发热、出汗、肌痛、严重胸痛或颈部疼痛(血管性疼痛,类似于急性动脉夹层)、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当局部症状和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早期的一些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局部症状和体征TA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临床上一般根据病变部位分为4种类型:①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②胸腹主动脉型;③广泛型;④肺动脉型国内蒋雄京采用动脉造影所见的病变部位加病变性质进行综合分型,分为5型TA病变综合分型分型病变部位病变性质Ⅰ主动脉弓及头臂动脉A型狭窄-闭塞Ⅱ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或)分支B型扩张-动脉瘤ⅢⅠ+ⅡC型混合型Ⅳ升主动脉、主动脉瓣或冠状动脉Ⅴ肺动脉蒋雄京.大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医学研究杂志.2008,37(8)头臂动脉型33%病变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或无名动脉起始部,可累及一或多根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最为常见头臂干或锁骨下动脉狭窄可表现为无脉症,患者有一侧或两侧上肢无力、发凉,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一侧或两侧上肢脉搏微弱或扪不到,血压低或测不到,锁骨上区可闻及Ⅲ~Ⅳ级血管收缩期杂音头臂动脉型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可导致颅内缺血,发生眩晕、视力减退、甚至晕厥及脑卒中体检可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动脉行径可闻及粗糙响亮的Ⅲ~Ⅳ级收缩期血管杂音眼底可见视网膜萎缩、色素沉着及静脉扩张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可致血液从椎动脉倒流,脑供血返流入左锁骨下动脉使脑遭受缺血损害,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症”,表现为患肢运动后脑部缺血症状加重甚至产生晕厥胸腹主动脉型血管狭窄在腹部,病人出现胃肠道供血不足的症状,可有腹胀、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表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血压降低或测不出,于胸骨左缘、背部肩胛间区、剑突下或脐上等处可闻及Ⅱ~Ⅲ级血管收缩期杂音肾脏动脉狭窄,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及肾脏损害,常规的降压药物没有效果,ACEI可能有效可有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出现下肢缺血坏死、皮肤溃烂广泛型病变累及多个部位,涉及两型以上大多有明显高血压和受累动脉缺血表现累及冠状动脉的发生率约为10%,常累及冠状动脉开口或主干,很少累及中远端,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劳力型胸痛、胸闷或急性心肌梗死累及主动脉瓣导致关闭不全的发生率约为10%~15%,是TA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动脉型约50%患者合并肺动脉受累,可见于单侧或双侧肺叶动脉或肺段动脉,但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发生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表现为心悸、气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亦可出现肝脏、脾脏肿大,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体检时于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液化验项目血沉(ESR)是反映本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CRP)也为本病活动的指标之一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生物学指标可能对反映本病病变活动更敏感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多排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多排CT能显示受累血管壁的情况,以帮助判断疾病的性质及活动情况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选择性造影,直接显示受累血管的细节,为大动脉炎血管受累诊断的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颈部血管MRA头颈部血管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标准美国风湿学会于1990年制定的6项诊断标准:–起病年龄≤40岁;–间歇性跛行;–脉弱;–双上肢动脉收缩压之差大于10mmHg;–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四肢近端大动脉局限或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证据(除外粥样硬化及肌纤维发育不良)具备其中三条的患者即可确诊病变的活动性判断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的标准:–部分患者发病时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肌痛;–血沉升高;–受累血管有缺血与炎症表现,如患肢间歇性活动疲劳,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杂音,血管痛,上肢或下肢血压不对称;–造影可见典型的血管损害具备2项或以上初发或加重即可判断为病变有活动性鉴别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胸廓出口综合征动脉肌纤维结构不良结缔组织性疾病巨细胞动脉炎治疗方案及原则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对症支持治疗:应用药物缓解症状手术治疗:炎症控制2个月以上,血管重建–血管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切除狭窄的血管,更换人造血管–剥离狭窄的动脉内膜,使血管腔变大、通畅–修补血管、用补片扩大血管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预后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及重要脏器的累及情况并发症有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失明死因主要为脑出血和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少见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